【摘 要】
:
目的 评价CarneyⅡ式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膀胱移行细胞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CarneyⅡ式原位回肠膀胱术患者33例.采用美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衡量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采用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充盈期膀胱压力等尿动力学结果评估回肠膀胱功能.结果 33例患者中,术后10个月因肿瘤尿道复发死亡1例,失访2例.30例患者随访12~6
【机 构】
:
福建氏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暨厦门市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心,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CarneyⅡ式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膀胱移行细胞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CarneyⅡ式原位回肠膀胱术患者33例.采用美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衡量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采用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充盈期膀胱压力等尿动力学结果评估回肠膀胱功能.结果 33例患者中,术后10个月因肿瘤尿道复发死亡1例,失访2例.30例患者随访12~60个月.术后尿动力学检查回肠膀胱容量(380±65)ml、最大尿流率(12.6±2.3)ml/s、残余尿量(25±11)ml,充盈期膀胱压力明显低于尿道闭合压[(20.4±8.7)cm H2O(1 cm H2O=0.098 kPa))与(57.2±10.5)cm H2O,P<0.05].并发肾功能不全1例、尿瘘2例.术后1年28例患者白天控尿均满意,夜间控尿满意26例.FACT评分为(110.5±16.0)分,IPSS评分(14.5±4.2)分.结论 CarnyⅡ式原位回肠膀胱术式是一种效果良好、并发症较低的尿流改道术,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气囊式临时假肢的康复训练方法 及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1例因地震创伤导致大腿截肢患者给予压力衣、气囊式临时假肢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对患者残肢一般情况、关节活动度、肌力和步行能力等进行评定.结果 患者经系统康复训练后,其残肢愈合良好,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均已基本恢复正常,穿戴气囊式临时假肢后行走能力增强,残肢塑形良好.结论 早期穿戴气囊式临时假肢系统能提高下
目的 调查新疆牧区哈萨克族、蒙古族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水平,观察其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和丰县牧区年龄≥30岁的牧民632人为调查对象,其中哈萨克族325人,蒙古族307人;抽取空腹12 h静脉m 3ml,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并根据公式计算出LDL-C的浓
目的 探讨无防腐剂的1%利多卡因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自身配对设计.收集75例(82只眼)ARC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其中男性40例(44只眼),女性35例(38只眼);年龄41~85岁,平均67.97岁;皮质性白内障34只眼,核性22只眼,后囊膜下性26只眼.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撕下的82只前囊膜标本分别用1%利多卡因溶液浸泡1 mi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IFIS)是一种新的小瞳孔综合征,其特征为:松软的虹膜基质随正常的灌注流量而起伏、涌动;虹膜易突出并嵌顿于水密的切口;虽经术前充分的药物散瞳仍出现的术中进行性瞳孔缩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与服用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的高选择性肾上腺素α-1受体拮抗剂坦索洛辛有关.建议白内障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服用坦索洛辛等α-1受体拮抗剂药物史,以预见术中IF
目的 探讨自制中药活血酊对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用活血酊湿敷于患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酊湿敷对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的治疗有效,可广泛用于临床。
目的 获取上海城市社区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及其高危人群数据,有助于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有助于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街道中2596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肾脏损伤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格检查、尿常规+沉渣镜检、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Scr、BUN、血尿酸、血糖、血胆固醇(Cho)、血三酰甘油(TG)、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后缘高信号区(HIZ)的发生率并探讨HIZ与下腰痛的关系.方法 统计1000例无选择腰椎MBI中HIZ发生率和200例有完整临床资料MBI中下腰痛组与无下腰痛组的HIZ发生情况.对11例16个HIZ椎间盘行CT椎间盘造影(CTD),观察CTD Dallas分级与疼痛诱发试验的关系.结果 腰椎间盘后缘HIZ发生率31.7%(317例),378个椎间盘.其中,L4、5和L5S1水平发
目的 通过分析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病例,提高IPA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IPA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宿主因素、基础疾病、胸部CT表现、微生物检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和转归。结果 49例IPA患者确诊19例(38.8%),临床诊断30例(61.2%)。3例(6.1%)无宿主因素,与IPA相关的宿主因素和基础疾病25例(51.0%),关系不肯定的基础疾病21例(42.9%)。胸部CT表
目的 了解远东蜱传斑点热在东北地区感染情况、分布及其流行规律.方法 选择东北三省9市(县)作为调查地区,采集正常人群血清、鼠血清、游离蜱及疑似患者血液等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蜱传斑点热抗体,豚鼠接种法分离立克次体.结果 调查地区总体人群蜱传斑点热检出率17.46%,除瑷辉县外其余8市(县)人群以黑龙江立克次体抗体为优势;人群当年蜱传斑点热感染率为9.4%,2年内蜱叮咬率林业工人为92.8%,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