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民办高校助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关建议,以使远程网络教学更好地应用于民办院校助学教育中。
关键词: 民办院校 远程网络教学 助学自考
一、“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的基本情况
2009年10月考期,在学生自愿参加的前提下,我院共组织了2951人参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英语一》、《高等数学工专》、《电工技术基础》、《工程经济概论》共七门课程的“网络 面授”混合式的“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学习,共计3305科次。此次“网上助学”采用分班集中学习与有组织的学生自主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分班集中学习16000多小时,有组织的学生自主网上学习23000多小时。实际参加全国统一的终结性考试3170科次,缺考135科次。经过成绩合成,及格达1748科次,总通过率为55.14%。
二、调查分析结果
1.虽然远程教育在民办院校全日制助学的应用才刚刚开始,存在诸多问题,但经过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认为: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能增强学习效果, 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网络教学资源对于面授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2.网络助学可以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实效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 变“愁学”到“乐学”。
3.促进教学内容丰富和更新。
4.强化面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建议
1.加大网络助学的宣传。
“网络注册过程性考核”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编印《网络注册过程性考核》宣传手册,做到师生人手一册,并及时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要做好任课老师、班主任学工干部业务的培训;通过学院的院报、宣传栏、黑板报、条幅、网站等多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做到人人皆知,共同推进“网络注册过程性考核”的改革试点工作。
2.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1)为远程网络学习者提供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对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资源建设之初应明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资源的内容,以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求。由于远程教育的特殊性,教学资源的设计工作应由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和具有教育技术专业特长的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资源的内容应符合远程网络学习者的特点。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不能简单地利用和照搬传统教育的教材,而要把提高学习者应用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使教学资源具有实用性。远程教育应满足时代对人们知识结构的要求,满足学习者获得先进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淘汰掉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学习内容,保留先进的内容,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2)切实提高网上课件质量,努力增强学生网络注册过程学习的效果,增强“网络注册过程性考核”的吸引力,真正使“网络注册过程性考核”既丰富和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程通过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教学内容既要紧紧围绕考试大纲,不超纲,又要突出重点、难点、考点,以区别于面授教学,与面授教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二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发挥网络的优势,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网络学习的吸引力。三是提高网络教学课件的正确性,力求不出现概念、定义、答案等低级错误。四是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网络资源,保证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五是力求将网络过程性学习纳入面授计划,使网络过程性学习与面授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六是要给任课老师提供学习课件的帐号,为教师掌握课件内容,做好辅导提供必要的条件。七是加强任课老师与华夏公司的联系沟通,及时反映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动员教师积极与华夏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课件,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八是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提供记录学生每次网上学习的上线时间、下线时间、学了多长时间等信息生成报表,供指导老师、班主任网上查询,以便及时监控学生网上学习情况,增强督学效果。
3.强化管理,为“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提供优质服务。
(1)制定“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学生报名管理办法》、《班主任现场指导学生学习管理办法》、《指导教师网上学习现场指导管理办法》、《教学管理人员值班检查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管理,强化网上学习效果。
(2)切实做好“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于自学考试各考期时间间隔较短,工作任务重,各部门应通力协作提前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提前一月公布“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的报名时间和考核课程目录,让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召开班主任、任课老师会议,积极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再次,及时调研报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切实做好“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各项考核设施的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3)按照制定的教学管理规程,加强“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现场的管理。一是做好班主任、任课老师、实验人员的服务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网络注册学习过程线上学习的指导作用。二是加强任课老师线下指导的跟踪管理,保证学生过程性考核全过程指导到位,切实增强学习效果。三是辅导老师应尽量安排原上课老师进行辅导,便于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除了集中安排网上学习以外,应在课余时间开放部分机房,供学生自由参加“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的网上学习。
(5)及时公布“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过程考核成绩。在网上公布课程考试最终成绩的同时公布考生的卷面考试成绩,解决部分学生对参加“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学习最终成绩的怀疑,打消学生报名学习的顾虑,有利于“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试点项目的开展。
4.加强师生的教学交互。
“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是指学习者及其辅导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同伴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在传统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个教室中,可以方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而在远程网络学习环境中,原有的教师和班级被重新编排,导致学习者很难有归属感,这会降低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来建立学习共同体对于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利用学习讨论区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可以加强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创造交流讨论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教师通过与学习者的交流,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促进教师由传授者向帮助者、支持者的角色转换。在学习讨论区的建设中,促进学习者成为“积极参与者”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交互氛围的形成。可采取以下策略。
(1)激发学习者参与讨论的动机。在学习讨论区建设初期,教师应向学习者说明进行异步交互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学习讨论区建设的目的,并制定对“积极参与者”的奖励制度,如计入学习者的平时成绩,获得参与管理学习讨论区的权利等。
(2)促进交互氛围的形成。通过观察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讨论区发帖在集中辅导时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并定期对积极参于讨论的学习者进行表扬和鼓励。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在学习讨论区提出合适的主题,鼓励学习者发表自己的观点。
本文系江西蓝天学院09院级教学改革课题《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民办高校助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Y0935)中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民办院校 远程网络教学 助学自考
一、“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的基本情况
2009年10月考期,在学生自愿参加的前提下,我院共组织了2951人参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英语一》、《高等数学工专》、《电工技术基础》、《工程经济概论》共七门课程的“网络 面授”混合式的“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学习,共计3305科次。此次“网上助学”采用分班集中学习与有组织的学生自主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分班集中学习16000多小时,有组织的学生自主网上学习23000多小时。实际参加全国统一的终结性考试3170科次,缺考135科次。经过成绩合成,及格达1748科次,总通过率为55.14%。
二、调查分析结果
1.虽然远程教育在民办院校全日制助学的应用才刚刚开始,存在诸多问题,但经过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认为: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能增强学习效果, 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网络教学资源对于面授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2.网络助学可以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实效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 变“愁学”到“乐学”。
3.促进教学内容丰富和更新。
4.强化面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建议
1.加大网络助学的宣传。
“网络注册过程性考核”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编印《网络注册过程性考核》宣传手册,做到师生人手一册,并及时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要做好任课老师、班主任学工干部业务的培训;通过学院的院报、宣传栏、黑板报、条幅、网站等多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做到人人皆知,共同推进“网络注册过程性考核”的改革试点工作。
2.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1)为远程网络学习者提供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对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资源建设之初应明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资源的内容,以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求。由于远程教育的特殊性,教学资源的设计工作应由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和具有教育技术专业特长的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资源的内容应符合远程网络学习者的特点。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不能简单地利用和照搬传统教育的教材,而要把提高学习者应用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使教学资源具有实用性。远程教育应满足时代对人们知识结构的要求,满足学习者获得先进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淘汰掉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学习内容,保留先进的内容,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2)切实提高网上课件质量,努力增强学生网络注册过程学习的效果,增强“网络注册过程性考核”的吸引力,真正使“网络注册过程性考核”既丰富和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程通过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教学内容既要紧紧围绕考试大纲,不超纲,又要突出重点、难点、考点,以区别于面授教学,与面授教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二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发挥网络的优势,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网络学习的吸引力。三是提高网络教学课件的正确性,力求不出现概念、定义、答案等低级错误。四是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网络资源,保证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五是力求将网络过程性学习纳入面授计划,使网络过程性学习与面授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六是要给任课老师提供学习课件的帐号,为教师掌握课件内容,做好辅导提供必要的条件。七是加强任课老师与华夏公司的联系沟通,及时反映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动员教师积极与华夏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课件,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八是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提供记录学生每次网上学习的上线时间、下线时间、学了多长时间等信息生成报表,供指导老师、班主任网上查询,以便及时监控学生网上学习情况,增强督学效果。
3.强化管理,为“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提供优质服务。
(1)制定“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学生报名管理办法》、《班主任现场指导学生学习管理办法》、《指导教师网上学习现场指导管理办法》、《教学管理人员值班检查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管理,强化网上学习效果。
(2)切实做好“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于自学考试各考期时间间隔较短,工作任务重,各部门应通力协作提前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提前一月公布“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的报名时间和考核课程目录,让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召开班主任、任课老师会议,积极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再次,及时调研报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切实做好“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各项考核设施的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3)按照制定的教学管理规程,加强“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现场的管理。一是做好班主任、任课老师、实验人员的服务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网络注册学习过程线上学习的指导作用。二是加强任课老师线下指导的跟踪管理,保证学生过程性考核全过程指导到位,切实增强学习效果。三是辅导老师应尽量安排原上课老师进行辅导,便于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除了集中安排网上学习以外,应在课余时间开放部分机房,供学生自由参加“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的网上学习。
(5)及时公布“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过程考核成绩。在网上公布课程考试最终成绩的同时公布考生的卷面考试成绩,解决部分学生对参加“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学习最终成绩的怀疑,打消学生报名学习的顾虑,有利于“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试点项目的开展。
4.加强师生的教学交互。
“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是指学习者及其辅导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同伴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在传统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个教室中,可以方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而在远程网络学习环境中,原有的教师和班级被重新编排,导致学习者很难有归属感,这会降低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来建立学习共同体对于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利用学习讨论区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可以加强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创造交流讨论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教师通过与学习者的交流,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促进教师由传授者向帮助者、支持者的角色转换。在学习讨论区的建设中,促进学习者成为“积极参与者”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交互氛围的形成。可采取以下策略。
(1)激发学习者参与讨论的动机。在学习讨论区建设初期,教师应向学习者说明进行异步交互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学习讨论区建设的目的,并制定对“积极参与者”的奖励制度,如计入学习者的平时成绩,获得参与管理学习讨论区的权利等。
(2)促进交互氛围的形成。通过观察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讨论区发帖在集中辅导时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并定期对积极参于讨论的学习者进行表扬和鼓励。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在学习讨论区提出合适的主题,鼓励学习者发表自己的观点。
本文系江西蓝天学院09院级教学改革课题《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民办高校助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Y0935)中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