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GF对促进大鼠移植缺血皮瓣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移植皮瓣成活作用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8只,按月龄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2只.制作移植皮瓣模型.A、C组的大鼠多次多点每点注射bFGF 60 U(0.015 ml);B、D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于5 d、14 d观察皮瓣的存活率,分别取相同部位皮瓣组织块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免疫组化方法计算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血管数.结果 大鼠缺血皮瓣血管密度及VEGF阳性表达的血管数A组[(分别为(134.21±4.86)个/mm~2,(14.63±2.25)条]多于B组[分别为(118.48±2.31)个/mm~2,(7.45±1.43)条],C组[分别为(128.67±4.58)个/mm~2,(11.39±1.61)条]多于D组[分别为(115.32±2.18)个/mm~2,(6.96±1.35)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同月龄大鼠移植皮瓣内注射bFGF蛋白可促进皮瓣血管新生,改善移植皮瓣缺血状态,提高皮瓣成活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巨大体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11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巨大体表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9例,其中6例为头部及四肢烧伤瘢痕引起的鳞状细胞癌,3例腹部复发巨大隆突性皮纤维肉瘤.肿瘤切除后缺损面积19 cm×15 cm~24 cm×21 cm,切取皮瓣面积20 cm × 16 cm~25 cm×22 cm.术后3例进行放疗.结
患者 男,19岁,因胸闷伴活动后气促8 h入院.体检:胸廓对称,胸骨体中下部及相邻肋软骨向后凹陷,右肺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急诊胸部X线照片提示:漏斗胸,右侧气胸,肺组织压缩超过90%.入院后立即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行胸部CT检查提示:漏斗胸,右侧气胸,肺组织压缩30%.
期刊
目的 探讨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皮瓣修复腕部、手掌、手背部和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缺损部位、创面的大小及形状,以豌豆骨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为皮瓣轴心线,以尺侧腕伸肌腱止点与尺骨茎突之间为皮瓣旋转点,在前臂尺侧设计并切取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皮瓣,逆行旋转修复腕部、手掌、手背部和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3 cm×9 cm,最小5 cm×7 cm.结果 15例中2例
目的 对斜方肌内的神经支配进行解剖学观察,为寻找副神经移位到肩胛上神经的最佳移位点和移位方式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选用成人尸体标本10具20侧.观察副神经在斜方肌内的行径及分支.并取不同水平副神经、肩胛上神经横断面制病理切片,计数各神经断面的神经纤维数,进行比较.结果 副神经在锁骨上2~3 cm进入斜方肌内,在肩胛冈中点前上方3~4 cm处,有来自颈丛的交通支加入后形成终末支.副神经的神经纤维计数:
目的 探讨以单一趾背动脉为蒂的(足+母)趾腓侧趾背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以趾背动脉为蒂的躅趾腓侧趾背皮瓣并临床应用修复手指皮肤缺损26例,切取皮瓣大小为2.5cm×1.5cm~4.5cm×6.0cm。结果临床应用26例,皮瓣全部成滔;随访3个月~1年,修复手指外观颜色正常,质地良好,感觉恢复S,~S。,修复患指外形满意,供足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应用以单一趾背动脉为蒂的(足+母)趾腓侧趾背皮瓣
期刊
在2010年10月15~17日北京召开的"2010年中国显微外科学术年会"上,与会者针对在新形式下如何走出显微外科发展困境、再塑我国显微外科新的辉煌这一话题,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探讨.张涤生院士在主宾演讲中谈了三个观点:一是我国显微外科一直在国际上处于前沿水平;二是显微外科目前现状是一国际性现象;三是我国显微外科要加强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钟世镇院士阐述了如何立足临床搞科研、如何进行转化医学研究。
期刊
根据中国科技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期刊指标检索证明,《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8年度总被引频次1708,影响因子1.148。本刊的影响因子在本学科51种期刊中列第1位,在全部1868种期刊中列第76位。
期刊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越来越多见,由于血管撕脱呈缎带样,神经撕脱呈鼠尾样,再植难度大,曾被列入断指再植的相对禁忌证,自Pho等[1] 1979年报道应用血管、神经、肌腱转位行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获得成功后,应用此方法再植成功报道较多.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我科对21例21指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应用腕掌侧静脉游离移植桥接于桡动脉鼻烟窝深支与拇指尺侧固有动脉之间,桡神经浅
期刊
例1男性,20岁.左手.摔伤致钩骨钩骨折.病程1个月.钩骨钩切除术后感觉患手无力.无既往右手及腕部外伤史.主要临床表现为患手无力欠灵活,第4、5掌指关节爪形手畸形.钩骨附近有压痛.内收拇指,示、环、小、指内收、外展肌力不同程度减弱或消失,夹纸试验(+),Froment征(+),第1背侧骨间肌轻度萎缩,环、小指掌侧、小鱼际区、手背尺侧浅触觉和两点辨别觉正常,环、小指指深屈肌肌力均无改变.小鱼际肌肌力
期刊
自1966年杨东岳等首先报道应用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以来,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已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传统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仍然存在指腹颈部狭窄等外形缺陷,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心理健康,给患者带来工作和生活的不方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对再造拇、手指外观提出更高的要求。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改良,再造拇、手指的手术得到了长足进步,特别在再造拇指的外形上取得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