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写作游离于学生的言语生命之外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ee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首先应该是顺应自然的教学,这个自然,就是存在于学生生命本能中的言语需求和天赋。学生的言语意识、言语才情、言语智慧,应该是从他们鲜活自由的内在生命中生长、绽放出来的绚丽花朵。因为,孩子的观察角度、思维方式、选择兴趣和情感体验与我们成人明显不同。但是,当前的多数作文教学恰恰忽略了这种差异,学生的写作语言游离于他们的言语生命之外,超越了他们写作的现实。
  我们的语文教师总喜欢引导学生“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说崇高的话”,用“群性话语”“公共思维”和“成人模式”,让全体学生都用一个模式思维、用一套语言说话,杜绝学生的个性语言,武断地干预甚至窒息他们的言语禀赋,以换取毫无灵性的、工具化的言语操作能力。
  于是,多数学生无法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无法抒发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无法说出有独立精神体验的个性话语。再者,教师们如此这般日久天长地耳提面命,一节课一节课地训导熏染,学生就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公众场合、根据不同人的需要,违心地写符合要求的作文,说人们想听的、千篇一律的话,而没有符合自己年龄阶段的、自我的真实体验,有时甚至说假话、套话。
  我们可以抽查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会惊人地发现:相当数量的作文,从谋篇布局到词语的选用,甚至开头结尾,都如出一辙,却很难见到符合学生言语生命的、富有个性的文章。这些不同区域的孩子有着千万张不同的面孔,而他们的作文却有着大体一样的精神套路和言语方式,岂不怪哉?
  本来孩子们是能够写出个性来的,他们是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观察、独特的思维的,可是,日久天长,他们的天性被一些语文老师给磨灭了,给扼杀了。孩子们被纳入了一个个早已准备好的套子之中。比如:写松树,就必须写松树坚贞的品格;写草地,就非得写小草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做奉献不可。
  孩子们的精神、孩子们的个性和孩子们的言语生命就是如此被泯灭的!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人古时的妇女缠足,有差别的是这样的作文教学不再是缠足,而是缠脑!所以,全国名师韩军痛陈: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不但没有成为语文学习的导航人,反而成了扼杀“天才”的刀斧手!成了扼杀学生独立精神的执剑者!成了独立思维、独立言语者的封喉人!
  写作本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它源于一种生命觉醒,源于苏醒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生的惊喜感悟,源于对自身经验、自身情感的一种珍惜。因而用自己的语言写真实的感受是一个人灵魂的确证,是一个人个性与人格的展现,这其实是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不管他的语言多么怪异,他的感受多么与众不同。
  作文教学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到良好的护养和培植,这样,学生的言语智慧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学生的写作应以生活化、平民化、个性化、童稚化为主,以朴实和真切为本,以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精神体验和生命体验为基本限度,切记不可拔高,尤其不可用神圣、崇高来取代孩子们真实的语言表达和精神体验。我坚定地认为,相当多的时候,孩子们率性地写生活、朴实地写自我、不加掩饰地描摹与诉说,这本身就是神圣,就是崇高,就是庄严!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而言,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而文字又是枯燥的书写符号,识字不像看动画片、听故事那么有趣,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一、利用游戏激发识字兴趣    
由于氧化锌特殊的结构及在光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关于氧化锌的光电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综述了氧化锌薄膜在短波激光、透过率、电子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
大家约好了下午一起去吃晚饭,但小杨愁眉苦脸地说,他不能去,最近肠胃不太好,出现了便秘。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多吃点香蕉嘛!
南宋是杭州相扑民俗的繁盛时期,军中把相扑当作一种军事训练的体育活动;宫廷中举行大型的“内等子”相扑大赛;瓦子里流行着娱乐性很强的相扑表演。相扑的形式也丰富多彩,有“小相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自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应用超短波及直流感应电疗治疗1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习能力的核心,能让学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打破直接认识的局限,扩大知识范围。近几年,我们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善于设疑,引领学生思维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的确,有疑难才能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方能启动大脑,有了思索才会有收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知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