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因子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5744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水平与斑块形态特征的关系。

方法

入选136例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8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8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上EMMPRIN表达情况,以平均荧光强度(MFI)反映其表达强弱。ELISA技术检测外周血uPA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斑块形态特征分为Ⅰ型斑块(33例)、Ⅱ型斑块(59例)和Ⅲ型斑块(44例),其中108例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粥样斑块CT值分为软斑块(42例)、纤维斑块(34例)和钙化斑块(32例),比较不同斑块类型间EMMPRIN及uPA水平变化。

结果

(1)ACS组主要为Ⅱ型斑块(48例)、软斑块(35例);SAP组主要为Ⅰ型(20例)、Ⅲ型(17例)、纤维斑块(16例)和钙化斑块(22例)。(2)Ⅱ型斑块者EMMPRIN水平(MFI:11.61±0.81)和uPA[(0.89±0.17)mg/L]高于Ⅰ型斑块者[EMMPRIN MFI: 6.65±1.32,uPA:(0.53±0.06)mg/L]及Ⅲ型斑块者[EMMPRIN MFI: 9.47±1.16,uPA:(0.56±0.04)mg/L](P均<0.05), Ⅲ型斑块者EMMPRIN水平高于Ⅰ型斑块者(P<0.05),但两组间u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软斑块者(EMMPRIN MFI:11.37±0.76)、uPA [(0.97±0.12)mg/L]高于纤维斑块[EMMPRIN MFI: 8.93±1.21,uPA:(0.52±0.09)mg/L]及钙化斑块[EMMPRIN MFI: 6.94±1.19, uPA:(0.49±0.12)mg/L](P均<0.05),纤维斑块EMMPRIN水平高于钙化斑块(P<0.05),但2组间u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冠心病患者随着EMMPRIN、uPA表达水平升高,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下降,提示EMMPRIN与uPA可能共同参与了ACS斑块不稳定过程,对于ACS的早期诊断可能有一定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发生纵隔和颈部血肿并发症病例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200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阜外心血管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和介入中心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中有病历记录的发生纵隔、颈部血肿的患者共8例,1例患者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另外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6例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与其发生心房颤动(房颤)是否相关。方法连续收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1年1至12月入院治疗并进行过甲状腺功能检测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其甲状腺功能与房颤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5组,分别为TSH<0.55 mIU/L(n=105)、0.55~2.49 mIU/L(n=1 599)、2.50~4.77 mIU/L(n=62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TLR)4是否参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β2糖蛋白I/抗β2糖蛋白I(ox–LDL/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泡沫化以及相关因子的表达,以探讨TLR4的作用。方法分离C3H/HeN(TLR4正常)和C3H/HeJ(TLR4缺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根据实验分组分别加入ox–LDL、ox–LDL/β2GPI、ox–LDL/抗β2GPI、β2GPI
目的探讨黄芪及其活性成分黄芪总黄酮、黄芪总皂苷、黄芪多糖对豚鼠离体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6只豚鼠的离体心脏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黄芪组(AST组)、黄芪总黄酮组(TFA组)、黄芪总皂苷组(TSA组)和黄芪多糖组(APS组)6组。检测豚鼠离体心脏的心率、冠状动脉流量、心肌梗死面积、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活性、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
目的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价肺高血压(PH)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各指标与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CMR)测得的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住院的Ⅰ类和Ⅳ类PH患者40例。入院后行右心导管(RHC)检查,确诊患者在病情稳定及治疗无变化1周内行CMR、TTE、6MWD试验。分别对CMR、TTE、
期刊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成年SLE患者540例作为SLE组,按1∶2比例在体检中心选取与SLE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 0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血脂水平,并对SLE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LE组高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可行性。方法入选2013年2至8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封堵术的单纯房间隔缺损患者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引导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TE组(30例)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组(35例)。TTE组患者在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下,仅在TT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TEE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下,仅在TE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