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如何更好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87200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让德育更好走进思想品德课堂?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和学习,虽然说不上太多的“创新”,但也是有一些新的尝试。在此,我将我的经验和同行们交流一下,以期望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正。
  【关键词】德育教育计划  思想品德  多种德育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0.032
   自参加工作17年以来,在教学中服从组织安排,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全力以赴、勤奋苦干。随着工作经验的日益积累,在工作业绩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何让德育更好走进课堂?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和学习,虽然说不上太多的“创新”,但也是有一些新的尝试。在此,我将我的经验和同行们交流一下,以期望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正。
   我是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更有责任、有义务在课堂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如果一位老师盲目的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天天事无巨细强调分数,我想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我们也绝不能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合格的思品品德课的教师。学生教育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到底怎么做效果好,我平时做了如下探索:
   首先,制定好德育教育计划。
   (一)确立一种意识:只要有好习惯都是好学生,只要养成好习惯都会成为好学生
   (二)抓住两条主线:一头是养成教育,一头是教学方法
   其次,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一)利用课本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如: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指导学生用行动去孝敬父母长辈;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同时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有逆反心理,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念,及时解决与父母长辈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进步中去感受爱、奉献爱、涵养道德。要从亲情、道德、责任等多角度严格要求,克服任性、固执等毛病,同时帮助学生权衡利弊,预见不同态度和行为带来的不同后果、做到理智的处理与父母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单元“师友携手共进”:强调健康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有助于学生的成长,突出道德学习中的重在实践的德育理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至少在面临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其一,身体正在急剧发育,使他们积蓄了大量能量,容易过度兴奋;其二,学习上的任务很重,面对激烈的竞争,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其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对外部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人际关系增多,面临的问题也多。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情感发展、道德发展。和交往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育学生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客从他乡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尊重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小主人。通过家庭、学校交往扩展到社会交往。如何领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健康文明、积极有益的网络交往,成为学生面对的课题。并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时代眼光、世界眼光。
   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重在探索交往的品德与艺术。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让学生理解把握如何懂礼貌、讲礼仪,如何善于与人合作、勇于竞争,如何平等待人、心系他人,如何诚信做人。这些道德问题,已不限于叫我的品德和艺术问题,而涉及做人的根本问题。
   (二)利用多种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1.在课堂中善于捕捉德育契机。
   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可塑性强。作为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结合教材,注意收集信息,捕捉德育契机,精心施教,通过一些贴近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顽强的生命、可敬的解放军、消防官兵、白衣卫士等,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及时观看新闻,网络信息,图片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及时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利用“新闻发布会”的环节让学生点评抗震救灾的故事。这时,作为教师不用更多话语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如果没有典型的事例,不会让学生产生共鸣,而有了鲜活的事例,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就会受到很好的效果。这时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
   2.小故事,大道理。
   大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曾经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受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知识灵活运用,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七八年级教材更好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九年教材更好的渗透国情、国策教育,还有责任和理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时常寻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小故事如:《自信的指挥家》、《差距》、《一位中学生的自述》等作为课堂导入,还让班级中朗诵较好的的学生来给同学们讲故事,学生在欣赏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然后,设置一些问题,再引出教材中的知识,这样的课堂形式就会比较自然,学生也最容易接受。
   总之,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我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将德育进课堂在思想品德课中做的更好,为教育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研究生对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方法:以某军医大学为例,使用尤金创造力测试量表和自制问卷,调查研究生对创新能力界定方式、内涵、影响因素等的看法。结果:多数研
作者根据多年来施工阶段监理的实践,总结监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施工阶段监理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监理三方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谈一些看法.
目的:了解心胸外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2月的50例心胸外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对于我院的心胸外科下呼吸
最近几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视行业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在此期间,人们对电视台记者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然而,当前阶段,大多数电视台记者却出现定位不明确
摘要:《滕王阁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广为接受的说法是作者王勃在上元二年(675)前往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今天,我们就来浅析这篇作品的抒情特点。  关键词:滕王阁序;抒情特点;借景抒情;借古抒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08-01  关于《滕王阁序》一文中展现的抒情特点,文中从以下几点
从中国古代妇女与中国近现代妇女的境况引出中国女性艺术在中国的困境和出路。 From the Situ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Women and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著名小说家,作品繁多,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其前后期作品风格相异,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变化,从前期极端的自我主义到后期实现了自我与外界的调和,而本文试图
国内青春家庭剧自诞生之初,就凭其“青春范儿”与“接地气儿”的有机共融收获了广泛的关注.在愈发显见的代际文化下,其类型的突破与叙事的创新也让传统“家庭伦理剧”焕发新
针刺疗法作为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之一,应用广泛,临床医师掌握针刺的禁忌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有关针刺禁忌的论述进行归纳,并从部位禁忌、时间禁忌、体质禁忌、病情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