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徐利治談治学方法和数学教育》一书中,徐教授指出“数学是模式的科学”.罗增儒教授在《数学解题引论》中也将模式识别作为第一个解题策略介绍给读者.的确,无论是数学中的概念和命题,或是问题和方法,都应被看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模式”的概念能更为深刻地揭示数学的本质.如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常常需依据导数法则构造辅助函数,解决以抽象导函数为背景的函数性质、函数不等式或比较大小的问题,但导数运算法则这个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徐利治談治学方法和数学教育》一书中,徐教授指出“数学是模式的科学”.罗增儒教授在《数学解题引论》中也将模式识别作为第一个解题策略介绍给读者.的确,无论是数学中的概念和命题,或是问题和方法,都应被看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模式”的概念能更为深刻地揭示数学的本质.如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常常需依据导数法则构造辅助函数,解决以抽象导函数为背景的函数性质、函数不等式或比较大小的问题,但导数运算法则这个模型往往又被命题者用各种手法掩盖起来,这就需要解题者以“法则”模型为基准,以不变应万变.由于数学问题的形式千姿百态,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归纳总结变化规律,提高解题技能.本文尝试对此类问题的演化规律做些归纳,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5 反思归纳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再由单调性来研究不等式问题是函数、导数、不等式综合中的一个难点,解题的基本策略是构造辅助函数,把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进一步解(证)不等式,而如何根据不等式的结构特征构造一个可导函数是用导数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关键.
以抽象函数f(x)为背景,条件中含有f′(x)的问题,是近年来高考(模考)试卷中的一位“常客”,常以压轴的客观题形式出现,不少同学感到很棘手.此类题目旨在考查考生对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导数运算法则的正向与逆向及其变形应用的能力,变形技巧要求较高,解答这类问题的技巧是将前述式子的外形结构特征与导数运算法则结合起来,合理构造出相关的可导函数,然后利用该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根据“和、差、积、商”的导数运算法则,不外三种基本模型:
作者简介 刘正章,男,199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2008年清华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汉中市数学学会常务理事,省数学学会会员,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先后获“省青年岗位能手”“ 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市学科带头人”“汉中名师”及十多次各级“优秀教师”,主编数学书籍28部,发表文章101篇,主要钻研于中学数学教学及高考试题的研究.
其他文献
2019年浙江高考数学试卷依然保持了“起点低、坡度缓、层次多、区分好”的命题思路,秉承“简约,朴实、灵动”的命题风格,系统全面考查了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高中数学的基本技能、方法、思想,深度考查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反映了新课程的改革方向\[1\].各类题型载体简单、蕴含丰富,给人以自然、流畅,质朴、和谐的深刻印象.其中第21题抛物线问题,涉及变量多,运算量大,命题立意高、构思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教育信息化整体均衡协调发展并不理想。辨析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中的影响因素,对全面客观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针对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教育信息化发展较快的S市开展了实证调研,测算各区县教育信息化的五大维度发展指数,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五大维度之间的交叉作用予
分段函数是指自变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范围内,有不同的对应法则的函数,它是一个函数,却经常被学生误认为是几个函数;它的定义域是各段函数定义域的并集,其值域也是各段函数值域的并集.分段函数情形复杂、综合性强,能有效考查复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综合考查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转化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因此分段函数倍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中的热点题型.在2015年高考的全国各省市15份理科试
摘要:为解决教师隐性知识转化难的问题,借鉴具身认知理论关于认知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和动力性的特点,结合具身认知理论对教师隐性知识转化的启示,该文设计出一种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师隐性知识转化螺旋模型。在模型中,教师依托网络教研等形式,经过社会化(观察、模仿、讨论)、外化(类比、分析、表达)、组合化(分类、编码、重组)、内化(重建、创造、再生)等四个循环迭代过程,实现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关键词:
摘要:“知识-学习-教学”(KLI)框架旨在联系课堂实践与学习理论,使教学要素间保持一致。框架由知识成分、学习事件、教学与评估事件三个相互联系的分类要素组成,其中知识成分按应用条件及其回应、条件与回应间的联系和是否有原理三个维度,可分为复杂性递增的七个层级;学习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可分为记忆与熟练、归纳与优化、理解与意义建构三个过程,分别对应间隔测试和优化安排,及时反馈、聚焦要义和工作样例,自我解释和
舌头就像是一匹野马,一旦脱缰,就很难再将它缚住。它犹如心灵的脉搏,智者根据它能够检验一个人的心灵是否健康。细心的观察者则用它来聆听心声。那些本该谨慎的人却最不谨慎,这是最糟糕的事情。智者能够避免各种困难和险境,表现出娴熟的自制力。他们总是三思而后行,就像是两面兼顾的杰那斯,時刻警觉的阿各斯。吹毛求疵的莫摩斯如果真的精明,会希望双手长出眼睛,而不是在胸膛上开扇窗户。 (节选自《智慧书》中信出版集团
摘要:厘清STEM能力结构是设计STEM课程体系的关键。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IBE-UNESCO)发布第30号报告《探索21世纪STEM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分析了STEM能力框架,明确了STEM课程所要教授的基本元素。该文梳理了IBE-UNESCO STEM能力框架,探究能力为本的STEM课程整合的方法。提出了以大概念架构能力要素,设计STEM课程体系;面向
摘要: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为学校和教学提供智慧应用与服务,而信息化学习系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该文结合信息化学习系统在中学智慧校园的构建和应用实践,认为中学信息化学习系统的构建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种有益尝试,对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当前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案例。 关键词:信息化学习系统;中学
摘要: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这一教育愿景,该文从教育原理(理论)融合信息技术的角度,深度剖析技术时代教育哲学拓展的理论准备、现实基础与可能框架。20世纪的绝大多数思想家与哲学流派都尤为关注与人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了一批内容与方法各异的技术理论,这些理论为教育哲学的拓展准备了理论资源;同时,现代技术对教育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均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从而使得教育哲
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 他死了,于是有了接下来的这个故事,我希望可以用一种松弛、平和、舒朗的方式来讲述我所知道的关于他的一切。他的结局是板上钉钉的,我的工作仿佛是把大家邀请到这个人的葬礼上,告诉大家他是怎么死的,生前经历过什么。也许葬礼还没结束就有人急着要走了,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来得及记住,有鉴于此,我决定将他命名为G。故事的开头也是明确的,无非就是我和他发生交集之始。这就牵扯到了我,因此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