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康有为对中国革命的看法

来源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有为对中国民主革命持反对意见、怀担忧之情。他认为,中国当时的革命是“大义暗而不明”,骤行革命是“弊大于利”,在中国须行“大革命”,革命应该渐进而非激进。这些看法,由康有为的政治立场决定,也与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密切相关,对其看法应结合当时的国情予以理解、评价,才更为客观。
其他文献
教育教学过程是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存在着“双主体”,即: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媒体。同时,从地域的特点来看,乡村的初中学生和城区的初中学生相比,他们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还是存在的。笔者从乡村初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来考察影响乡村初中生德育提升的因素。  一、学习主体是影响乡村初中生品德教育提升的决定因素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的主要表
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怀疑精神,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亦蕴含着怀疑精神,只不过这种怀疑是以更隐蔽和适度的方式出现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采取适中的继承原则,同时,怀疑本身
辛亥革命首先发难于南方新军并迅速得到各地响应,与革命党人在新军中成功地进行宣传鼓动密不可分。而不少新军统帅对革命默认、容忍甚至响应支持,为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活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