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长度钛笼植骨对山羊椎体融合的影响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d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切除不同长度的山羊椎体,构建腰椎切除的山羊模型,观察不同长度的钛笼对椎体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成年山羊15只,体重25~35kg,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构建经前路L3椎体为中心腰椎椎体切除融合的山羊动物模型,根据切除椎体长度分为A组(切除0.5个椎体)、B组(切除1个椎体)和C组(切除1.5个椎体),选取合适长度钛笼,将切除的椎体去除软组织后钛笼植骨。术后14d静脉采血,比较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形态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3组间的表达水平。4个月后处死山羊,测定钛笼内距骨接触面不同距离(0mm,5mm,10mm)椎体的相对CT值,分析植骨愈合情况。利用力学测试仪检测椎体标本前屈、后伸、侧弯、扭转等不同运动状况下的变形及位移,三维CT扫描提供的数据造模,进行有限元分析。丽春红染色观察钛笼内距骨接触面不同距离骨小梁生长情况。结果:术后14d,A组的BGP、BALP、BMP-2、TGF-β和VEGF表达水平(OD值分别是0.271±0.032、0.522±0.060、0.306±0.046、0.314±0.055和0.364±0.033)均显著低于B组(OD值分别是0.657±0.085、1.360±0.145、0.775±0.065、0.767±0.068和1.037±0.039)和C组(OD值分别是0.664±0.041、1.348±0.113、0.741±0.066、1.038±0.079和1.280±0.067)(P<0.05)。A、B、C三组钛笼和骨接触面0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82±0.13、0.75±0.12、0.40±0.06,距离骨接触面5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57±0.11、0.52±0.03、0.26±0.05,距离骨接触面10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42±0.07、0.28±0.08、0.14±0.03,与距接触面0mm处比较,5mm处、10mm处相对CT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生物力学检测和有限元分析法显示:A、B、C三组在扭矩为1N·m时,扭角分别为1.23±0.12、2.53±0.19、3.93±0.27,扭矩为3N·m时,扭角分别为4.05±0.39、10.26±0.90、13.78±0.81,扭矩为5N·m时,扭角分别为8.65±0.69、21.15±1.62、26.45±2.29。各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较短的钛笼植骨山羊模型中外周血中促进骨生长相关因子表达低,植骨区域融合强度大,椎体间稳定性好。组织学切片检测显示钛笼内骨小梁生长情况随距离钛笼界面的距离越远,骨小梁的生长情况逐渐变差,而且随着钛笼的变长,钛笼内骨小梁生长也变得越差。
其他文献
期刊
β-受体阻断剂能显著提高慢性心衰病人(CHF)的生存率,但在缓解症状和改善运动耐量方面还不很清楚。本文综述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在临床试验中以运动耐量为研究终点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胃穿孔患者,在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期间,给予全程护理措施,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后,46例治愈,12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6.7%。结论:在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期间,给予胃穿孔患者全程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摘要】在人类疾病威胁排名中,心脑血管疾病占据比较靠前的位置,该疾病以多并发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为特点,特别是在急性发作期限内其病情情况是非常凶险的,如果不能展开有效的急救,就可能导致极高的病死率。这就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工作,进行安全隐患的解决。在该文中,笔者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展开分析,进行隐患消除对策的应用,保证急救护理的综合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
期刊
期刊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蛋白激酶P1k3可以增加肿瘤抑制因子p53的转录活性,但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实验旨在研究蛋白激酶P1k3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p53缺
【摘 要】目的:在患者临床护理中,始终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满足每一位病人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知情权,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方法: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操作流程以及评分表中,从而将人文关爱服务理念充分体现出来,本研究经15个临床科室实践,参加护士共100名,护理实践200次,随机对60例患者以及50例家属进行调查。结果:达到预期目标的护理实践次数198例,达标率99%。所有病人
目的探讨症因分析速查表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完全随机方法将384例患者分为改进组和对照组各1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改进组在此基础上将症因分析速查表加入日常护理中,指导护理工作。比较应用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医护满意度。结果将症因分析速查表应用于临床护理后,患者、医护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67,-31.92,-42.78;P<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