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作品创作的民族化问题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e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中国的小号作品,无论是从小号作品的创作上,还是从演奏的技巧或者是演奏风格上,都有着浓烈的民族特色。我们在小号演奏和教学当中,应该充分借鉴和吸收小号这种乐器自身独特的性能和特点,以及它所擅长的传统演奏技巧,能够继承中国优美的民族民间音乐所弘扬的传统文化,运用中国音乐元素和审美品格来表达出这些作品所体现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进一步推进小号艺术的民族化。
  【关键词】小号作品;民族化;教学
  前言
  在西洋铜管乐当中,小号具有独特的个性,它的变化能力非常强,技术技巧也非常丰富,这样的特征使得小号作品的创作具有非常广阔的领域。在进行小号作品的创作是,我们国家的作曲家或者是外国的作曲家,为中国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时,一定要考虑中国的特色文化与小号作品创作的结合,这样才能够推动小号作品创作能够实现民族化。还要注意的是,在小号作品创作之后的教学当中,不仅要为学习者传播小号的演奏技巧,更要向其灌输我们的民族思想,让他们在学习小号作品的过程当中,同步吸收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这样也能够促进小号作品创作的民族化进程飞跃。学习小号演奏技术或者是进行小号作品的创作,要将它们进行民族化的转变和应用,的确很难,但是只有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作曲人不懈努力,就一定会达成我们的目标。
  一、进行小号作品创作时的民族化探究
  (一)对我们所要创作的题材进行适当的选择
  我们了解艺术作品,就要了解艺术作品的构成,构成艺术作品的技术就是题材,只有选好了题材,才能够进行一个优质的创作,才能实现小号作品创作的民族化。小号作品创作要取得民族化,就应当在小号作品创作前期的时候,是把中国一些经典民族民间音乐改变成小号作品,比如陈锐出版的《中国小号作品集》里面收录的作品,有著名的《陕北民歌》、《春到壮乡》、《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脍炙人口的曲目。在这里我们可以提一下一个在国际范围内造成了巨大影响的人物,那就是朱起东大师,朱先生对于小号作品民族化的创作具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深入地研究了小号作品创作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表达形式,以此为基础,创作除了震惊世界的小号版《喜相逢》。其次,我们不得不说的是,小号艺术的创作,在运用中国音乐元素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地体现了中国韵味。小号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许林更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深入研究小号的演奏技巧和艺术,并将它们融入到我们民族民间音乐当中,以此为基础,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小号作品,比如小号独奏曲《花灯》、《溜冰变奏曲》、《秧歌》等作品,为我们国家小号艺术的推广和弘扬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曲家李延生所倾力创作的小号独奏曲《帕米尔在欢唱》等,都是小号艺术民族化的代表作品。到了八十年代之后,小号艺术在人民群众中逐渐受到认可和欢迎,到了这个年代,人们禁锢的思想开始慢慢打通,开始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懂得了对于艺术以及艺术创作者的尊重,人们开始关心起为小号创作民族化进程做出贡献的人,开始体谅和关怀,并且开始接受这种美妙的音乐,这种神奇的音乐,甚至开始有人学习这种音乐的深层次内涵,学习创作这种音乐的技术和文化底蕴,这无疑对于小号作品进行民族化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阿细跳月》、《月光下的舞步》等。
  我们的民族风情,为小号民族化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借鉴和帮助,这对于小号民族化的创作更是提供了外部环境的支持,但是可惜的是中国很多民族化的小号曲目作品并不是有作曲家所创作出来的,这些民族化小号作品的创作者大多数是以小号演奏家、小号教育家为多,他们所创作出来的小号作品,很适合于小号的演奏,应用性特别强,但是音乐表现手法和作品形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比较单一的。上个世纪90年代过后,即使小号作品的创作也出现过一些狂热的小高潮,但是作品的影响力很深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假如要将小号作品的创作跟小提琴这样的乐器来比较的话,那是会发现他们两者之间是具有天壤之别的,这是中国对于小提琴的过分热爱也是有关系,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像对于小提琴的热爱一样对待小号的热爱。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号作品,才能将小号与民族文化进行同步推广,这样人们就会逐渐认识和了解到小号民族作品的魅力,并且在人民群众当中推广开来,得到普遍的接受和热爱。因此,要想达成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要有一些熟悉小号演奏技巧、创作能力强、文化底蕴深厚和有志于将自己毕生的热血和满腔的热情奉献于小号作品创作民族化的专业作曲家的加入。
  (二)创作者要具有强烈的民族化创作风格
  民族化的创业风格,才能从根本上完成小号作品的创作,否则一部没有自己民族风格的小号作品,是很难谈及已经完成小号作品创作进行了民族化转变。所以说我们的小号作曲家,要培养自己在创作当中,要恰当地运用我们民族化得风格来进行创作,这是能够形成一种特有的中国是的小号艺术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多半与我们国家的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情况、社会状况、人文习惯等各种因素有直接的影响关系,它也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和对于审美的观点和自己的要求。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许林许老师在对广西唯美的山水景色进行游玩之后,被广西当地独有的喀斯特地貌美景所折服,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所吸引,创作了《降B大调小号协奏曲“刘三姐”》这一小号曲目,就是吸收了刘三姐的故事,根据故事的背景和所传扬的文化,进行创作的,结合宜山民歌、桂柳山歌等创作出这么有特色风格的作品,这样的小号作品就能够被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认可,因为刘三姐的山歌犹如桂林山水一样,深入人心,这就完全符合我们大众的审美。除了乐曲的序奏和各大章节的首尾受到了降B大调的牵制,创作受到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其他内容部分都是灵活应用的,采用了广西当地特有的演奏技巧,再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使得作品完美地展现了人文关怀和小号艺术修养。这个完美得作品,使得许老师获得了诸多荣誉,甚至在国际化的大舞台上,也得到了很多著名小号作曲家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体现艺术风格,一种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手段就是灵活地运用我们手中得演奏技巧,这也是表达艺术风格的一种重要体现,所以我们要深切地认识到,在中国小号作品的创作上,我们应该要充分考虑发挥出小号乐器本身的特点,更要将其与所表达曲目的情感、环境、内容等相结合在一起,这样它就能为我们国家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就能够轻松地实现小号作品创作实现民族化,可以完全地把小号文化融入到我们民族文化当中,让它成为我们民族文化构成的一部分,并且在今后的岁月,能够与我们的文化、语言、社会人文等相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小号传入到我们国家之后,固然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审美标准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小号作品的创作,在经过融合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之后,开始慢慢适应我们的文化环境,在实践当中不断融合,能够充分融入到我们国家音乐环境之中。
  二、小号演奏技术的民族化
  我个人认为,必须从铜管作品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这些方面入手,才能在现在的条件下更好地表达我们国家民族音乐语言,而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就必须要对小号的构造具有很详细的了解,因为只有当你了解小号的发生、结构等情况之后,你才能从本质上理解这个乐器,否则你是很难做到能够对它有一个成熟的运用的。除此之外,你甚至还要了解它的音乐性能以及它所擅长的音域音色等,这才能去实现将它为我们中国传统音乐所用,使得它能够奏出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小号音乐。
  (一)分析小号它所拥有的性能以及它所能实现的演奏技巧
  小号在管弦乐器当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无论在什么场合进行何种形式的音乐,无论需要满足何种音乐气氛,小号都能够通过自己的音域和音色以及音调来实现它的全能,它可以适应很多种场合和氛围情况下独奏或者是配乐,所以它拥有广泛的应用。经过时间的发展,小号演奏技巧和它所能运用的场合越来越多,几乎是随处可见小号的演奏,它的各种演奏技巧和它自己本身的构造,使得它的性能非常好,拥有很多独特的演奏技巧。
  在小号工艺技术和演奏技巧的进步同时,也诞生了特别多的小号演奏大师和缤纷的小号流派,比如说俄罗斯的小号超级演奏大师赛格纳卡利伊可夫和美国的温顿马塞利斯,这些大师以超人的天赋和努力创作出技巧和和技术性特别强的小号曲目,充分展示了小号的民族审美内涵和个性,并且把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和形象与追求技术技巧想结合,作为小号演奏艺术的原则和基础,这样就能让小号的演奏更加成熟更加有吸引力。笔者坚信,中国人的努力和执着不懈的进取,也会在未来将小号演奏艺术推向于全国,获得相当高的水平,展示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二)中国作品演奏中小号技术的民族化
  每一件不同的乐器在它的演奏之中,都有着它固定的弊端。当我们进行小号作品的演奏或者学习时,我们就要在想着应该要把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与小号的演奏技巧相结合在一起,开发出适合我们本民族审美、情感的曲目,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小号要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包括对它的物理结构、性能、音色、最佳音区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让小号能够完美地融入到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当中,实现小号作品创作的民族化。
  我相信很多对于小号作品有过学习或者欣赏的人,对于小号作曲家许林老师那一首沁人心脾的《秧歌》一定不陌生,这首曲子使用了非常多的小号演奏技巧,堪称是一首在小号演奏技巧下华丽包装的歌曲,通过它适当的技巧的运用,让这首歌很好地表达了西北人民对于劳动对于生活得热爱。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正是由于小号的结构比较复杂,这也导致了我们运用和学习小号技术比较困难,不像是我们传统的乐器学习那么简单,所以我们要有信心和毅力将它学好,发挥出小号的优点,让它能够紧紧地与我们的民族结合在一起,成为我们民族的小号作品,创作出属于我们民族的小号作品。
  三、在小号作品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应该如何实现民族化
  艺术表现最重要的因素是表演者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这有这样,才能演绎出作品当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故事内容。因此,如果没有娴熟的技巧和扎实的功底,是很难做到将小号演奏与民族风格特色相结合。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西洋铜管乐历经发展,培育了属于他们固有的一套教学体系,这对待中国作品的教学和演绎当中,我们必须持有一个谨慎的态度,是吸收还是借鉴要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尤其是在培养专业的人才方面,更要因材施教,有规律、有步骤地对其各项技能进行系统的培训。只有扎实的功底,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提高小号演奏水平,小号演奏艺术的民族化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要把西方先进的小号演奏技术以及教学方法,有选择地借鉴到我们民族的实际运用当中,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小号成为我们民族当中特色的乐器,而不是谈及小号,人们联想到的仅仅是西洋乐。
  四、总结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小号作品创作过程当中所涉及的民族化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指引我们如何在小号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很好地解决所涉及的民族化问题,更是为培养小号民族化创作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慧.浅议21世纪中国儿童钢琴作品创作[J]人民音乐,2010(01).
  [2]张茵.浅谈王志信声乐作品创作的思想美[J]名作欣赏,2012(03).
  [3]杨艺媛.我国早期钢琴作品创作的历史进程[J]兰台世界,2012(01).
  [4]王青.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国际比赛——(87·中西杯)获奖作品和声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1(01).
  [5]王文迪.浅析当今二胡作品创作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J]北方音乐,2011(10).
  [6]王亮.早期钢琴作品创作的历史溯源[J]青年文学家2012(20).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大剂量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8例。两组均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B组在此基础
【摘要】电子琴作为高师音乐专业课程的一门选修课,其重要性日渐凸显,它既综合了键盘弹奏技能、乐器操作技能,又融合了基础乐理、和声、曲式、音响、配器等相关学科知识,同时它还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我国的基础音乐教学提供了保障。所以,一本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合学生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针对国内目前尚未适合高师专业学生使用的电子琴教材提出一些构想,且有志于与相关专业教师编著构想教材。  
【摘要】中华民族音乐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通过各民族人民不断的积累和沉淀,不断创新而来,是历史文化的艺术瑰宝。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能够培养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和综合素质,丰富精神世界的建设,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精华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提高民族凝聚力、培养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的兴趣做出分析研究。  【关键词】民族音乐;兴趣;培养  
弗雷德克列·肖邦1810年2月生于华沙近郊的热里亚左瓦沃里亚。他从小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父亲是法国人,母亲出身于波兰贵族,对波兰民歌十分感兴趣,也会弹钢琴。小时候的肖邦
本文以贫困生人格特征的分析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公安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模式进行了剖析,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摘要】随着高雅音乐德育、智育、美育功能研究的深入,2005年国家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提出了“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2007年教育部又提出“巡礼艺术殿堂、领受文化盛宴、构建高雅校园、塑造健全人格。”的口号,通过高雅音乐教育促使中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塑造得到了许多中小学(尤其是城市中小学)的积极响应和尝试。高雅音乐教育活动的推广,也使得“何为高雅音乐,高雅音乐教育有什么特点?”成为一个不容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形成终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其特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
【摘要】电影音乐的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电子音乐在其中的体现,其存在形式多以音色多变为主,是改善传统音乐中存在的音色受限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近年来电子音乐发展各阶段状况都可看出,电影音乐中电子音乐已逐渐成为主要配乐形式,使电影音乐更具现代信息。本文主要对电子音乐与电影音乐的基本概述、电影中电子音乐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的趋势进行探析。  【关键词】电子音乐;电影音乐;运用  前言  作为世界性语言,音乐无论
由于西藏高校特殊区情和特殊矛盾的存在,概论课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探究案例教学法、实施专题教学、开展实践教学增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完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