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禁区请绕行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拔牙是口腔外科最常见的治疗,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因为生理性的退变,牙齿容易松动。然而上了年纪的人通常都多少患有一些系统性疾病,拔牙时产生的紧张、恐惧、激动等情绪很可能会导致系统性疾病的发作或是加重。另外,因口腔内存在大量正常菌群,拔牙后会出现短暂性的菌血症(血液中存在细菌),这对正常人而言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对患有系统性疾病的老年人而言,很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因此,拔牙时应绕开一些禁区。
  
  心脏病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老年人,拔牙容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拔牙引起的短暂性菌血症也可能会使风湿性心脏病的老年人出现严重的心内膜炎,而患有肺心病的老年人则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另外,患有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的人也应慎重拔牙。但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并非绝对不能拔牙,可在拔牙前给予一定量的镇静类药物、扩张血管的药物来减轻拔牙时产生的紧张、恐惧等情绪,另外,术前也可给予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拔牙时可采取心电监护,并保证镇痛完全,必要时可请求专科医生的配合。
  
  高血压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应先行治疗高血压,待血压控制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下再行拔牙。
  
  血液病
  患有血液病的老年人主要的问题是拔牙后不易止血,应先治疗血液病,待病情好转后再拔牙。患有恶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以及白血病晚期患者禁拔牙。
  
  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通常伴有心血管的病变,拔牙时,血糖应控制在8.88毫摩尔/升以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老年人,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拔牙,因为此时药物作用最佳,但因其多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感染,故术后应服用足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甲亢
  患有甲亢的老年人可能会由于拔牙时产生的紧张等情绪引发甲状腺危象,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故患有甲亢的老年人先在脉搏控制在100次/分以下,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后方可进行拔牙。
  
  肾病
  各类急性肾病均应暂缓拔牙,而对于慢性肾病,则应视肾的损害程度而定,处于肾功能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50%,血肌酐<133微摩尔/升),临床无症状者可以拔牙,但应严格预防术后的感染,以免加重肾功能的损害,术后的抗生素应以青霉素为首选。
  
  肝炎
  急性肝炎期禁拔牙,慢性肝炎肝功能有明显损害的应在术前行凝血功能的检查,防止术后出血不止,并在术前2~3小时服用足量维生素K及维生素C,及保肝药物。
  另外,处于急性炎症期的老年人也不宜拔牙,因拔牙可导致炎症的扩散;患有恶性肿瘤并需进行放疗手术的老人,位于照射部位的患牙应在放疗前至少7~10天拔除,且放疗后3~5年内禁拔牙,否则可引起放射性的骨坏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人应在停药后凝血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后再考虑拔牙;长期肾上腺太皮质激素治疗的老年人拔牙前就迅速加大皮质激素用量,拔牙时需要专科医师合作,以预防危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老年人需要进行拔牙时应向医生说明是否患有系统性疾病,拔牙的禁忌证是相对的,大多数情况下在病情得到控制时是可以进行拔牙的。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上了年纪的人牙齿就一定会出现松动,只要我们增强口腔保健意识,平时注意刷牙并定期进行洁牙及口腔检查,老年人也是可以拥有健康的牙齿的。
其他文献
固体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其结合方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固体结合是研究材料性质的基础。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氯化钠、金刚石和锂晶体的电荷密度和电荷密度差,并以此为基
从结构的振动和力学分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出发,基于波在弹性结构中的传播和振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波在弹胜结构中传播的力学平衡方程,提出了阻抗和迁移率的概念。通过对波
对研究运动稳定性所使用的方法作了概括和总结,并对比得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的范围。
据悉,截止明年6月1日,所有药品的说明书和标签都将更新换代,采用新的版本。新版本的依据是从今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新规定在药品名称、活性成分、警示语、不良反应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借此机会,一起来学学如何看懂、会用药品说明书吧。    医疗改革后,居民小病小痛,自己到药店买药的越来越多,据长沙市某化工厂工会发放调查表统计,100%的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