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土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与实践

来源 :高等建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an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国家亟需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土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增强学生对国际前沿动态的掌握能力.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土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与实践,探讨了课程特点.针对现有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及考核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出勤情况、“雨课堂”随堂测试、课程成绩等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分析课程目标达成度.教学团队基于评价结果和学生反馈意见总结存在的问题,在完善培养方案与考评制度,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其他文献
2017年11月,我参加了广州市第三批教育专家“中芬基础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修”活动,该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承办,历时21天,期间参观了5所大学,走访了7所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和4个教育机构,聆听了13个专题讲座.芬兰中小学教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麦田里的守望者.”当我看到《麦田的守望者》中的这段话时,我恍然体悟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是整天干这样的事,呵护着学生幼小的心灵和美好的理想.教师不也是一个麦田守望者吗?
我曾向我的学生们讲过:土力学是一门很“土”的力学. 这些系统地学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学生们竟然都欣然同意. 以他们看,土力学研究的对象——土谈不上时尚,脾气多变,性格又极为复杂;土力学中充斥着经验公式、试验参数、修正系数,使其远不如经典力学完美与精准,也常为那些精于数学与力学的人们所腹诽与诟病.
又是一年秋风起,每当学生深情地朗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我总会想起小坤的样子.rn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厌倦学习、沉迷游戏的中学生.然而,这样的小坤却不是最真实的他.rn故事还得从那个秋风习习的早晨说起.那天早上,正当全班学生深情地朗读《秋天的怀念》时,小华突然举手说:“老师,小坤一直在哭.”我当时只觉得很意外,但因为是上课时间,只让同桌安抚他的情绪,没有过多关注,准备下课后再单独找他.
期刊
我始终认为,日记不但能记录自己人生的轨迹,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作为班主任,有许多教学工作、教学设想和教育感想是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有些可以在班级教学中实现,有些则需要通过另一种途径表达,从而与学生形成思想的共鸣,达到教育目的.在我看来,写QQ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相比其他口头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笔尖上的思政课也同样精彩.
期刊
作为岩土工程的专业必修课,土力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研究生需求量及数量的增加,对土力学的理论性和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已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教学探索.参考已有土力学课程教学经验,联系土力学中“土的抗剪强度”与高等土力学中“土的本构关系”,以介绍土的临界状态为重点,补充必要的三轴试验和土的性质相关知识点.以砂土临界状态分析为例,辅以微生物加固钙质砂研究,介绍了如何扩展土力学知识点,如何引入本学科的研究前沿,通过教学探索,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和培养
清华大学土力学课程组针对土木水利大类培养新模式,构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土力学课程和高等土力学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和制作了多种不同课堂模式的基于混合式教学和雨课堂的教案,重点介绍了基于MOOC/SP OC和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实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预习的时间,减少了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总的学习时间保持不变.研讨时间的增加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关键内容,严格执行上述步骤,学习效果改善明显.混合式教学方法积累的经验在疫情期间的远程授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岩土工程设计规范的建议方法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差异很大,这使得中国岩土工程企业难以开展境外岩土工程项目的咨询、设计与监理的竞标,也制约了中国岩土工程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除了要开展相关标准与系统的整合研究外,关键仍在做好岩土工程专业人才工程设计思维逻辑的培养.为此,从岩土工程设计理念——容许应力设计法着手,以土力学教学的视角讨论安全系数的取值问题,并以地基承载力与边坡稳定分析的计算原理为例,探讨中国现行规范建议方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能为岩土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借鉴与思
为提高土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土力学课堂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开展RBL、CBL及TBL与PBL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并积极利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广泛阅读土力学教材和相关书籍,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课程常讲常新;充分利用已有在线课程资源,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介绍土力学专业领域的国内外杰出人物和土力学著名工程案例,有机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土力学教学.实验教学改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得MOOC等在线教育资源发展迅速,如何将线下教育与线上资源有机融合,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理论要求高、实践性强等特点.随着课堂学时的压缩,学生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深入理解和应用本课程知识的要求.针对传统教学模式所面临的新挑战,在进行MOOC等线上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课时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