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如是说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y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特在《为什么写作》中说道:“文学艺术作品绝不局限于画成的、雕成的或讲述出来的内容;如同人们会以世界为背景来感知事物,文学艺术表现的对象也是以世界为背景。”他用梵高的名作《麦田》举例,人们看到画上消失在远处地平线的麦田小道,感觉会延伸至更远,超出了画作本身所画、所局限的视野。由此联想到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和徐悲鸿的马。白石老人1951年接受文学家老舍先生的命题作画的请求,完成了《蛙声》,画面上无蛙,却有几只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游动,观者很容易通过这有限的画面内容联想到十里蛙声,构思十分精巧;而徐悲鸿的万马奔腾图,画面上实际也只画了几匹,然而他运用美术手法烘托出万马奔腾的气氛,这是他想表达的“自由”(萨特认为),而这一气氛正是由观赏者们的“自由”(萨特总结)营造的。即是说,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创作活动,通过它产生或重现的有限的几个对象,达到了完整把握整个世界的目的。这便是艺术的最终目的。
  上文这种表现手法,中国传统艺术中称之为留白。它已广泛存在于各艺术领域。音乐的留白最著名的描写莫过于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书法上则讲究“疏密”,“疏”即留白;除此之外,就是中国水墨画,特别是大胆写意的泼墨山水画,在表现山风、云雾、水汽时大块泼墨大块留白,留给观者极大想象余地。泼墨技法最早起于王维。王维的作品大的特点便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苏东坡亦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至此,要说中国古典诗词的留白。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描绘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空,处处留白,只余一钓翁。但读者却能很容易理解诗人的“自由”,江天漫雪之白,寒江独钓之翁,孤冷幽僻甚至凄凉之感,其留白恰到好处,烘托了这一意境。
  依萨特所说,每幅画、每本书都是对世界整体的一种挽回(因为每个作品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描写所有细节),它们把这一整体提供给观众的“自由”。中国诗词十分擅长通过有限的几个对象或局部向读者完整地展示世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运用多种景物组合出了一幅图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勾勒出一幅秋郊夕照游子飘零的秋思图。读者接触到这几个意象,用自己的“自由”形成了作者想表达的世界,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自由”。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四个简单的意象连结,让读者想象出边陲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连《红楼梦》中香菱都曾评价“这‘直’似无理,‘圆’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儿”。作者召唤读者的“自由”,读者们各有要求,通过这些要求在双方引起的牵连,作者把世界的整体归还给读者,用人性去包笼世界。(萨特)
  而谈到作者怎样满足读者的要求,怎样表达自己的“自由”,还原一个完整的世界,就是通过这些“意象”了。于诗词方面,意象就是一种意境中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最粗糙的詩词至少也会运用简单的意象的罗列来塑造一个意境。而有些意象经过多次经典运用,已成为表达某种特定情感的代表意象。如“长亭”指离别之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长亭外,古道边”;鸿雁,表达羁旅感伤之情,“缥缈孤鸿影”,也代指书信,“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怀桔,指孝顺父母,“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但是这种代表意象的接受者需要是有较高中国的古典文化修养的读者,一个普通外国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明白embrasser une mandarine是孝敬父母的意思。因他缺少与我们共同的集体记忆,这种在法语里叫做la memoire collective,指固化在某一群体记忆中的意义。至此,代表意象已可归于符号学,但此处已相去甚远,不再多做议论。
  作者简介:王秀范,女,汉族,山东威海人,首都师范大学法语系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收到人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领导干部离任时,要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本文在借鉴以往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自然资源审计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领导干部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
期刊
摘要:文学强调真实,但并不反对叙事。曹征路认为,小说失去了与时代对话的渴望,失去了把握社会历史的能力,失去了道德担当的勇气,失去了应有的精神含量,失去了对这种关注作审美展开的耐心,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曹征路小说中的不少人物呈现出与命运抗争的模式,即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自我三方面构成的“压力与对抗”叙事模式,这种叙事模式也构成了小说的叙事动力。从文化角度看,这种抗争模式与文化意义的完美结合也构
期刊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17-01  或许,我终将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由于太过的自我,太过沉溺于对美好的向往,但我依旧这般期许着,去创造一个独立与我之外的人格,引导着、注视着、感受着他的成长,进而促进我的成长,让他感受我曾有过和未曾有过的生命美好。  他是个男孩,倒不是我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而是我想给予他更多我所向往着的东西。我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民间文学,神话是远古时代人们的集体口头创作。那时,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等的原始理解不尽相同,产生于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中西神话更是有着较大的差异。研究中西神话的差异,有助于从根本上考察中西文化的差异。本文将以中国古代神话和西方古希腊神话为例,对中西神话中神的形象、人与神的关系及其体现出的不同的审美观进行对比分析,并试图追寻这些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中西神话;差异;中西文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I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29-01  周末沿着长长的海岸线漫步,临近栈桥车站旁的街面上。在一座依据百年前样貌复原的德式老建筑里,紧挨着青岛邮电博物馆,发现了充满着欧式氛围的良友书坊。  带着好奇和期许推开了书店的大门,第一眼看到的内部装饰风格和老城区的建筑风格交相辉映,整个空间都延续了上世纪20年代海派《良友》画报的文化趣味和氛围。但还
期刊
摘要:现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着民族丧葬的习惯与风俗,以教育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从教育的角度分析与解读丧葬仪式的教育功能,对当今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来讲应为助力。本文从对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盘龙彝族乡响水龙村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中进行参与观察,并总结分析其所蕴含的教育功能。以期有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丧葬仪式;教育功能;苗村调查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涂色书是2015年出版市场的宠儿。涂色书2016年没有延续之前的热卖趋势,但是其中的运营之道仍然可给出版业者一些启示:注重开发书籍的多样化功能;以社交出版的思维去设计和推广书籍;搭配周边产品实现双赢;多做话题营销。涂色书热卖的原因在于: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别出心裁的营销;满足人们减压、放松、尝鲜的需求;满足读者社交需要。  关键词:涂色书;《秘密花园》;原因;启示  中圖分类号:G236 文献
期刊
摘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不足的大背景下,国家出台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开始实行车辆通行费制度。此后三十多年间,中国公路的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干线公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路网规模增加翻倍,路网结构逐步完善,大幅提高了公路运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但关于是否应该收取车辆通行费的争论却一直没停止过。笔者根据多年公路管理信访热点问题的梳理,并且参考了有关政策法规,结
期刊
摘要:《庄子》的“庄周梦蝶”,是对于人生的超越现实的认知。蝴蝶是庄周的物化的意象,彰显着庄子主观与客观,物质与心灵的相互交融。庄周梦蝶虽只寥寥数语,却蕴含着多层涵义。但本文试着从“蝶化庄周”这一维度出发试述庄子悲剧的心理。庄子的思想智慧,为后人所折服,予人以隽永的启迪。  关键词:庄子;庄周梦蝶;物化;悲剧心理;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
期刊
摘要:“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有效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关键在于沿线国家要共同寻找利益共同点和共赢建设项目,而这离不开各国在相关政策和建设规划上的衔接。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面向南亚与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是中国桥头堡战略的中心,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必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缅甸与中国接壤,是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