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责任主体的侵权责任探究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s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088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摘 要:《侵权责任法》第4章对特殊责任主体进行了规定,包括:他人致害行为的责任归属、侵权责任能力、因有隶属关系的工作人员致他人损害时的侵权责任、在公共开放空间和设施发生损害时的侵权责任以及损害特别发生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时的侵权责任以及由于对安全保障义务的违反从而单独地或者与第三方侵权行为共同地导致损害发生时的侵权责任。本文主要论述了《侵权责任法》中几个特殊侵权主体造成他人损害时适用何种归责原则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侵权责任法》如何进行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侵权责任主体;侵权责任能力;归责原则
  一、侵权责任能力
  《侵权责任法》关于侵权责任能力的规定,是以“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前提的,其关键性的规定存在于《民法通则》中,这里不用赘述。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对由他引起的损害,按不同的侵权行为,分别依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等原则承担侵权责任。本文在此着重讨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由他引起的损害的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1款规定,由监护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关于这条规定,首先是“监护人”的规定。将民法通则的规定适用于侵权法上的监管义务,这点是否适当,本文对此存在疑问;其次这种监护人对于被监护人行为原则上应承担无过错责任,这点也是少见的。不过,侵权法第32条第1款也规定了在监护人尽到监护义务的情形下,这种责任可以减轻,但如果监护人没有不法行为,仅仅是减轻责任是不够的。
  《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2款对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充分的自己责任予以限制,并体现了衡平责任的观点,因被监护人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首先从其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监护人的赔偿只是辅助性的。
  二、雇员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4条、第35条规定了雇员造成他人损害情形的侵权责任,由单位或者雇主承擔侵权责任;劳务派遣人员对他人造成的损害,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关系中,是雇员自己而非第三方遭受损害的,应当由雇主和雇员依据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规定中,雇员或劳务派遣人员对他人造成的损害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或由接受劳务派遣一方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与是否存在雇员(劳务派遣人员)的过错、雇主(接受劳务一方)自己的过错或雇主(接受劳务一方)自己的侵权行为并无关系,雇主或接受劳务一方应承担严格责任。这里不太明确的是,上述规定,是否仅仅是归属规范,还是侵权责任规范,或者是除此之外还创立了对雇主侵权责任独立的请求权基础。这一疑问,或应取决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来进一步明确。第34条还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也有过错的,承担补充责任,显然,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过错责任。这种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接受单位承担不同的侵权责任的规定,也是缺乏合理的解释。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因网络用户引起的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承担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而未阻止,由此造成的损害,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对网络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删除、屏蔽、断开等。
  根据该条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也就是说,即使考虑到技术问题,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其技术条件下不能识别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时,依第36条规定,也要承担侵权责任,这一规定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应分为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直接责任是指网络服务提供者自己组织、编写、发布信息造成的对他人的损害而承担的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间接责任是指网络服务提供者为其他侵权行为提供条件而应承担的责任,适用过错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而未阻止,由此造成的损害,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这一规定适用的是过错责任,与前款规定不一致。而且有了前款的规定,该款本可不需要规定。
  第36条第2款规定,被侵权人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侵权行为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删除、屏蔽、断开等。该条的规定更应该说是被侵权人的请求权,即被侵权人可以请求停止侵害和排除妨碍。只是当这一请求权没有得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实现时,被侵权人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由此扩大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但被侵权人提出该请求权时应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侵权情况证明,否则,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应采取反侵权措施。被侵权人指控侵权不实,被控侵权人因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措施受到损失,应由被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7条规定,在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公园和娱乐场所等公开的或者公众可进入的建筑和设施中造成他人损害时,由上述不同情形中的管理人以及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承担侵权责任。这一规定采取了无过错这人的原则。问题是,侵权责任主体仅仅限于管理人和组织者是否合适?对于危险源负有责任的或者从设施中获取了经济利益的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而前者与后者并非总是相关联。因此,笔者认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主体应该包括:建筑物的所有者、建筑物的维修负责人、设施的经营者、群体性活动的组织者。
  五、发生在幼儿园、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8条、第39条、第40条规定了幼儿园、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损害的适用过错推定责任;限制民事能力人受到损害的适用过错责任;因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方导致损害发生的适用过错责任并仅在第三方责任以外承担补充责任。这些规定显然是将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与儿童和青少年的照看关系纳入了侵权法的范畴。因此,对于有必要被特殊照顾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损害的,相较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损害,要承担更严格的侵权责任。但需要说明的是,对义务的违反从而导致过错,必须是人身损害发生的原因,并且被违反的义务必须指向受侵害人的个体保护。这一点应在今后的司法审判中进行相应的目的性限制。
  参考文献:
  [1]郑倩.流浪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J].法制与社会,2013(13):64-65.
  [2]王国征.证明责任应为一般侵权责任与特殊侵权责任的划分标准[J].齐鲁学刊,2014(1):92-97.
其他文献
以现有高校校园群体竞赛模式为研究对象,认为目前高校竞赛模式存在以下问题:竞赛项目不普及,组织形式单调;片面追求成绩,与健身要求相脱节;竞赛项目安排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终身体育;场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光辉历史,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民族性格和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因此应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传统文化是思想政
摘 要:私有财产的民商保护法是指民商法作为部门法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展开的法律保护。加强私有财产的民商保护法的法律保障,有益于市场发展经济,有益于构建法治社会以及更好的完善私有财产法律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的私有财产民商法在制度及保障私有财产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部门会完善有关私有财产的民商保护法制度。本文将主要针对我国私有财产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完善私有财产的民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作了明确规定,为民事监督权行使提供了有力保障。但由于目前法律规定较为笼统,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在实践运用中还存
法律与道德,一直以来是法律学者们热议的话题,不同学者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研究。而庞德作为社会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上有独特的见解和研究,提
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阐述了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强化高职实践教学环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应用能力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校园代理在高校中迅速崛起,并成为兼职大学生的新宠。但实践中,校园代理的代理人资质参差不齐,法律关系模糊不清,又由于校园代理中代理人及第三方均为大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山东省平阴县抓住发展契机,及时梳理县域文化资源,并积极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布局.本文作者基于该县的文化强县建设实际,从文化产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高效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且也是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强大支撑。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促使企业始终保持有效的发展措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