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十 浅析北冰洋地区开发问题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点概览
  
  2007年8月2日,俄罗斯北冰洋底插旗引发北极科考热,使得北冰洋地区的开发也成为了各国争论的焦点。
  北冰洋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有着联系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线,地理位置很重要。并且北冰洋地区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曲折,沿亚洲和北美洲海岸都有较宽的大陆架,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沿岸地区及沿海岛屿有煤、铁、磷酸盐、泥炭和有色金属。
  根据北极气候影响评估组织于2007年3月提供的数据,北冰洋冰层融化缩减似乎有利于海运,优化北极地区海运通航条件。如果地球气候温度继续提高,北冰洋地区航道到夏季全部开通应该不成问题。根据已经探测到的数据,全球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总量25%集中在北极地区,一旦北冰洋航道夏季畅通,这些资源便可以通过海路,用大吨位油气运输船源源不断输出石油、天然气到欧洲和北美等世界各地,或者通过陆路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中国等亚洲出口石油天然气;而有些海运航线里程,如日本和加拿大,通过北冰洋可以缩短大约一半。
  和平、稳定地开发北冰洋地区,是北冰洋附近国家共同的目标。
  
  主干链接
  
  从政治学科分析,应掌握的主干知识有: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当代国际组织的作用;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要充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历史学科分析,北冰洋地区的主要国家有:俄罗斯、挪威、冰岛、格陵兰(丹)、加拿大和美国。应掌握的主要知识点:中国古代元朝的北部疆域范围,俄国和美国的发展史,美苏争霸,北美民族解放运动等等。
  从地理学科分析,应掌握的主干知识有:北冰洋地区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北冰洋地区的海上航线问题;北冰洋地区的空中航线问题;北冰洋沿岸的大型港口摩尔曼斯克形成的原因;北冰洋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问题;北冰洋地区资源的海上输出、管道输出,以及这些资源输出的国际意义;北极探索热所涉及的探索时间、季节问题;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地理特征;中国对北冰洋地区的探索开发,黄河站的相关知识。
  
  典型题例
  
  一、单项选择题
  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知名北极专家、国家杜马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率领的俄罗斯北极科考队,乘“和平1号”深海潜水器,在北冰洋4261米的海底插上了一面高1米、可保存100年左右的钛合金俄罗斯国旗,公开表明俄罗斯对北极的领土要求。俄罗斯的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北极周边国家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对俄罗斯行为表示不满,并立即纷纷派出自己的北极科学考察队挺进北极。回答1-3题。
  1,俄罗斯作为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 )
  A,独立权、平等权
  B,自卫权、管辖权
  C,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D,平等权
  2,要解决各国间的冲突和矛盾,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其有效途径是 ( )
  A,倡导和平
  B,建立国际新秩序
  C,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
  D,各国逐步强大
  3,“没有永久不变的敌人,也没有永久不变的朋友,永久不变的只是我们的国家利益。”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 )
  A,是变化不定的,这种变化只和国家的利益有关系
  B,是变化不定的,这种变化与国家的性质是无关的
  C,是经常变化的,这种变化必须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的
  D,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是因为国家的利益是永久不变的
  俄官方2007年9月20日宣称,最近的一次深海考察结果证实,“北冰洋海底属于俄罗斯”,北极的120万平方公里地区应属俄所有。依照现行有关联合国公约,一个国家如果对某地段海底提出领土要求,必须证明此地段海底是其领土大陆架的自然延伸。俄罗斯方面早在2001年就提出北极领土要求,但联合国要求其提供更多证据证明。回答4-6题。
  4,联合国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 ( )
  A,它可以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
  B,它的决定对每个会员国都具有法律效力
  C,它是最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D,它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5,安理会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之一。日本、德国、印度、巴西等国都渴望成为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B,提高本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维护本国的利益
  C,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安理会来实现的
  D,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重大的国际问题具有否决权
  6,下列我国元朝行省中,范围接近北冰洋的是 ( )
  A,云南行省 B,甘肃行省
  C,辽阳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
  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北冰洋附近的大国。回答7-10题。
  7,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殖民地是 ( )
  A,纽约 B,弗吉尼亚
  C,佛罗里达 D,波士顿
  8,美国南北战争中,促使联邦政府掌握战略主动权的战役是 ( )
  A,来克星顿战役 B,约克镇大捷
  C,萨拉托加大捷 D,葛底斯堡战役
  9,关于美苏争霸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苏联最终作出让步,从古巴撤走导弹
  B,这一事件的结局,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一方
  C,是美苏双方关系紧张的表现
  D,是美苏直接军事冲突的体现
  10,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表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完全解体 ( )
  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
  B,“八一九”事件的爆发
  C,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
  D,《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读《北冰洋沿岸某区域简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地跨两洲的国家有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2,图中丁所在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及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采用高度的机械化生产②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③农业生产的效率高,产量大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C,②③④
  读《北极地区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A是我国首座北极科考站黄河站(78°55′N,11°56E′)。当黄河站刚出现极昼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
  A,73°26′ B,50° C,61°5′ D,38°55′
  


  14,从冰岛(图中B)飞往俄罗斯诺里尔斯 克(图中C)的航班欲走最短航线,它的飞行方向是 ( )
  A,一直向西飞
  B,先往北飞,再往南飞
  C,先往东北飞,再往东南飞
  D,先往西北飞,再往西南飞
  15,俄罗斯北极考察团经过北地群岛(图中D)时看到的地理现象不可信的是 ( )
  A,停留考察3天,一直是白天
  B,地面上主要的植物是苔藓、地衣
  C,周围有北极熊出现
  D,局部地区出现大片针叶林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专家们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59厘米。全球变暖在改变着世界陆地形貌和海洋航道布局,促使远洋运输、沿海和近海航运随着地球变暖而发生变革。北冰洋航道正在大规模开发和准备之中。
  材料二据正义网2007年8月16日报道,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日益加剧,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目前,北冰洋沿岸的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和丹麦纷纷加入对北冰洋海域开发权的争夺。愈演愈烈的“北极之争”,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烈的关注。
  材料三根据已经探测到的数据,全球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总量25%集中在北极地区,一旦北冰洋航道夏季畅通,这些资源便可以通过海路,用大吨位油气运输船源源不断输出石油、天然气到欧洲和北美等世界各地,或者通过陆路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中国等亚洲国家出口石油、天然气;而有些海运航线里程,如日本和加拿大。通过北冰洋可以缩短大约一半。
  材料四为了争夺在北极的利益。200多年来,各有关国家还通过外交手段,开展了激烈的争斗,相继获得了在北极的领土主权。例如,英联邦、加拿大、俄国、美国、丹麦等等。
  材料五20世纪40年代。日本曾获得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接着又出兵占领了阿留申群岛顶端的两个岛屿。美国人猛然意识到,日本人有可能通过阿拉斯加从北面来袭击美国本土,于是阿拉斯加的战略位置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成了美国人“最后的前线”。而且成了支援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基地。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带来的后果及解决措施。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北冰洋航线开通的国际意义。
  (3)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4)结合材料二及当今国际形势,谈谈怎样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5)结合材料四、五,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成为“北冰洋国家”的?材料五中,日本是如何“获得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的?
  (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斯加在二战中以及二战后对美国的重要战略意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