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英国学者苏立文是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与变革的见证者,也是西方学界最早对之进行专题研究的学者。他关于早期中国现代艺术的变革观,鲜明地体现出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学者苏立文是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与变革的见证者,也是西方学界最早对之进行专题研究的学者。他关于早期中国现代艺术的变革观,鲜明地体现出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史学界盛行的"冲击—反应"论的运用。西方冲击—中国反应的各种现象是实存的,但当它成为一种史学叙述理论后,就带有了某些来自不同文化身份和学术立场的观念性色彩。苏立文在这种理论模式下对中国现代艺术变革与发展的复杂性进行了"剪裁",选定了那些艺术史料和风格探索更加符合"冲击—反应"框架,既易于被西方社会所接受,又不失对中国画家各种自我需求和风格选择的描述,进而"染上了一层相当个人化的底色"。
其他文献
<正>3月25日,在由知名媒体《商业价值》联合众多第三方组织和研究机构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CSR竞争力评选"中,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凭借其在企业社会责
自主品牌建设是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还不强,政府推进品牌建设尤为重要。只有将微观和宏观加以衔接和结合,才能促进自主品牌健康发展
<正>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关键在于敢不敢想、敢不敢做。1994年,一个惊人的梦想在年仅22岁的瑞典人克里斯蒂安·柯尼赛格(Christian Von Koenigsegg)心中诞生,
中国烹饪自诞生以来至陶器发明之前约有50余万年的历史。这一段烹饪史,史料和依据均十分缺乏。根据已有考古发掘资料、先秦及后来的有关文献、海内外现有原始烹调技法的遗存
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期刊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商业杂志的短暂繁荣应和着市民群体的阅读趣味,迅速构建起都市新女性矛盾纠结的媒体形象。她们追求经济独立、恋爱自由,却在职场中
明末清初,江南一带的文人山水画创作呈现出前代未有的新气象,其时正逢利玛窦携来的西洋画在文人圈中广泛传播。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
对待马克思主义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一个事关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在列宁看来,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一要承认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二要把握马克思
学术是人类社会价值增量的最重要行为方式之一,学者是以学术为基本生存方式的特定职业身份,人类的学术活动具有终极神圣性,对学者有特殊的道德诉求。在形而上层面学术操守的
汪悦进(Eugene Y.Wang),1958年生于江苏镇江,上海复旦大学1983年英语本科毕业。研究生时随伍蠡甫先生研习中西文艺理论,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艺术史,1997年获博士学位。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