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义模糊理论的哲学思考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_m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义模糊理论是国内外学者广泛讨论的一个话题.近年来还出现了“模糊语义学”这样系统性的研究.然而,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先入为主,先接受了这种从西方传过来的语义模糊理论,然后从现有的研究以及现代哲学思潮中寻找理据作支撑,或是仅限于探讨语义模糊性产生的原因.这种研究遮蔽了语义的本质,使得我们的研究囿于感官,陷入了现象的泥潭.本文试从现行语义模糊理论的三大主要观点入手,对语义模糊理论的两大哲学基础——原型范畴理论和现象学观点进行剖析,提出其存在的缺陷,最后得出结论:语义并不模糊.
其他文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改进.为了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采取主客结合、时政结合、教管结合、理情结合以及古今结合的教育方
语文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设计问题是教学进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应遵循"一化、两度、三性"的原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独立学院是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的过程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实行新的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决定独立学院能否长久发展的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具
第四届"中国术语学建设暨术语规范化"研讨会将于2012年8月在历史文化名城天津举行。主办单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津外国语大学和黑龙江大学,承办单位为天津外国语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笔者以延安大学为例,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加以改革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