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钱不是问题;香港:就这么简单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agebird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父亲在县里的中学当语文老师。他有个同事是广东人,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从遥远的广东来到内陆。或许他是一名知青,因为插队来到山西汾阳。也可能是他的出身不好,是地主或者资本家的后代,历次政治运动的狂飙将他裹挟而起,让他辗转流落此地。
  从外表上看,除了颧骨高点,这位广东叔叔已经和山西本地人没什么两样,但在心理上我还是会把他当做外地人。或许是因为都教语文的缘故,广东叔叔和我父亲非常要好。每到星期六下午他就会来到我家,与我父亲高谈阔论。那时候“文革”刚刚结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走了第一批人。上海有很多人开始出国寻亲,北京也开始有人自费留学。两个县中学的语文老师在午后的残阳里谈论着城市里发生的事情。有一天广东叔叔很严肃地和我父亲谈起了他的广东老家,沉默良久他才说:“要是工作调不回广东,我就去香港,我有很多亲戚在那里。”
  那时,大街上到处是“解放思想”的标语,但他们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还是压抑着声音,仿佛这是“叛国”的秘密,唯恐被别人知道。是啊,英国占据的香港是一个多么神秘的所在,在人们的印象中那是一个与“鸦片战争”联系在一起的花花世界,那是传说中的资本主义城市:满街灯红酒绿中,盛开着被大陆禁止的一切。广东叔叔说他想出去看看,他的话有些惊吓到了我父亲,他一直劝他耐心等待工作调动,安心内陆山西的小城生活。
  没过几天,广东叔叔的儿子突然失踪了,他的儿子比我年纪稍大两岁。那时候电影院刚刚放过《少林寺》,报纸广播里常有孩子离家出走,去少林寺拜师学艺的报道。学校的老师按照这个思路推理,判断广东叔叔的儿子也是遁空门而去了。大家兵分几路去省城太原火车站,甚至跑到郑州寻找,最终都没有孩子的消息。没想到过了不久,广东叔叔的儿子被公安押回了汾阳。原来他一路辗转竟然去了深圳。他想游过深圳河,去到对岸,去到香港。那时,我在汾阳县城能见到的最大的水面,也就是公共澡堂里的浴池,我真想不明白广东叔叔的儿子是怎么学会游泳的,更不可思议的是从小在山西长大,满嘴汾阳话的他,为何有着比他父亲更强烈的游到河对岸去的冲动?
  后来县城开始有了录像厅,放映的大多是香港电影。我终日沉溺于此,在香烟缭绕的黑暗屋子里通过电影去了解香港。那是吴宇森《喋血双雄》《英雄本色》里的城市:招牌密集、人来车往、帮派林立、歌舞升平。码头上货柜往来,街道上警匪相战,美女、假钞、毒品、游艇、电子手表、尼龙T恤,还有必不可少的夜总会里传来的流行歌,这些构成了我对香港全部的想象。
  我身边真的开始有人出国了,他是我们的小学校长。我就学的汾阳实验小学以前是狄青庙,抗战时候成了侵华日军驻汾阳的一个据点。在据点里当过兵的几个日本老兵出面邀请,校长一行便踏上了“中日友好”之旅。校长考察回来春风得意,站在学校操场的土台上为师生们讲他的出国见闻。他的开场白深受《新闻联播》的影响,他用庄重、喜悦的口吻讲到:“我们一行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发,乘搭中国民航第多少号航班前往日本首都东京。飞机一声长啸,甩开大地,向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飞去。”让全校师生爆笑的是他对初到日本时的描绘,校长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他接近于喊叫地说“你们知道吗?一出东京机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接一辆的日本进口车。”
  我第一次有机会出去看看已经是1996年,那时候我的短片《小山回家》应邀去香港参加独立短片展。一接到入围通知我便四处化缘,准备凑足盘缠去见识一下香港。那时候香港尚未回归,我也还是学生身份,如何赴港成了大难题。得一位搞旅游的姐姐指点迷津,她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是中国政府允许的旅游目的地,这几个地方的旅游签证容易拿到。如果你有一本中国护照,再有这3个国家其中之一的签证,你就可以从香港过境停留7天。”我连忙申请护照,拿到马来西亚签证后和我的一个香港同学一起乘飞机抵达了深圳。
  从罗湖出关的时候,我的香港同学从旅客稀疏的香港居民入口进去。我一个人被稠密的人流裹挟,沿着大陆居民通道前行。没有想象中手持武器的士兵,也看不到森严的铁丝网,过关的人流中年轻人很少,大多是老人和妇女。我发现很多人拉着小旅行车,车里面放着几捆青菜,仿佛持护照、通行证过关去香港只是为了送菜。所谓的边防口岸居然如此日常。我不由得想起广东叔叔的儿子,据说当时他被边防军人抓获时还挨了一刺刀。他们一家后来终于调回了广东,然后就失去了联系。我们乘火车到达红磡火车站,香港同学把我带到了传说中的油麻地。我同学的父亲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划船从海南岛偷渡到香港的,如今他把我安排到庙街附近的香港海南同乡会居住。正是傍晚时分,我趴在窗口上看油麻地如织的广告牌,那些繁体字招牌在夜幕中闪着霓虹光芒。这些繁体字是我熟悉的,我在颜真卿、柳公权的字帖里早已拜读过,不知为何会有一种莫名的好感。走出去一到街上,这里分明是一个陌生的所在,满街听不懂的广东话与英语不时提醒我已身在异乡。
  我很快被街上的找换店吸引,几乎每条街上都有不只一家写着“Money Exchange”的找换店。狭小的门脸儿里交换着美元、英镑、马克、港币。金钱就这样在大街上明目张胆地交换,各种货币就这样自由流通。这是大陆没有的景观,这不就是资本主义吗?我像梦游一样沿着弥敦道游走,庙街传来丝竹之声,寻古音而去,一些临街商铺是专门唱粤剧的会馆。街道上人的密度真高,擦肩而过时甚至会触碰到别人的皮肤,从旺角的女人街、庙街的自由市场、佐敦的国货店,一直走到尖沙咀。夜色中海面上往来着摆渡船,人来人又去,此岸又彼岸。多年之后,我还是喜欢九龙多于香港本岛。那一片连接着大陆的土地上龙蛇混杂,港口里货船进进出出,茶楼酒肆里人声鼎沸,人们饮茶、吃饭,翻报纸,说闲话,疲惫倒也生机勃勃。在油尖旺一带闲逛,我常渴望遇到一场吴宇森电影里的枪战。我在人流中分辨谁是黑社会,谁是暗探,谁是国际通缉犯。明月依旧照尖东,但终究什么都没有发生。
  以后我有机会前往世界各地旅行,还是保留了从香港出港的习惯。无论去巴黎、纽约,或者曼谷,我都会从香港出发,然后再回到香港。我有7天的过境期限,我可以享受7天的资本主义生活。在香港我养成了买书刊的习惯,在路边那些报摊、唐楼上的二楼书店里,买些政治书刊、看看政治八卦;或者捧一本厚厚的回忆录,看革命者、改革家或者托派讲自己的故事。无论掌权的、下台的,还是被遗忘的,香港为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言说的台面。我常常买两瓶水,带几本书报杂志回到酒店,然后彻夜阅读。香港成了我的一小块精神自留地,有时间就飞过去读书看报看电影。
  1997年以后,香港街上的大陆同胞逐渐多了起来,服务员也开始学说普通话。去太古广场或者是圆方,抑或海港城附近,仿佛去了王府井。一边会突然有重庆阿姨的喊声,另一边是东北大哥在打电话。当然还有上海人,突然会愤懑地说一句,册那!前几天再去香港,早晨下到餐厅吃饭,那里已经高朋满座。往往是一个香港移民或者投资顾问面对一个大陆家庭,他们热烈讨论着股票、投资、移民。在杯盘刀叉的声音之外,时常听到大陆客突然高声说:“钱不是个问题。”然后香港顾问简短而肯定地回答:“就这么简单。”
  香港的确在变,它的商业外观已经不再吸引我。上海、北京不也有着同样的商业气息吗?资本主义不只商业那么简单,“7—11”里充满各种观点的报刊杂志依旧在卖,香港回归的时候说保持现有制度和生活方法50年不变,50年没到,大陆已经变得“钱不是个问题”,香港人也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保持不变真的没那么简单。
其他文献
为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和理解,向世人展示中华书法艺术的魅力,由联合国中国书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行书、篆隶专业委员会、上海联合国研究与发展中心(筹)主办、中导集团/上海
为期9天的第十五属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落幕。金爵奖八大奖项备归其主,伊朗影片《熊》获得最佳影片奖;评委会大奖授予加拿大影片《从未放弃的爱》;中国影片《神探亨特张
有一次到外地开会。开完会接下来就是吃饭,虽然大家已经团团坐到一桌,但是吃饭的时间未到。有个朋友叫大鹏,他说:我们玩玩加三个字的游戏怎么样?蛮好玩的。
建设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加强闽台海洋经济合作,推动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引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新增长极.闽台海洋经济的交流与合作由来已
有关递延所得税与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考察管理部门运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估值准备(deferred tax asset valuation allowance,以下简称DTAVA)与递延所得税费用来
公元2012年,电视选秀纪元八年。几乎有超过十二个选秀节目在众多卫视风起云涌。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歌唱选秀女评委,我自然是纵横捭阖,淘汰晋级,忙得不可开交。但颇为吊诡的是,一手开启中国电视选秀纪元的湖南卫视却在这个夏天失去了最后的选秀节目,而我本人始于2010年的评委生涯正是从湖南卫视的王牌选秀——“超女快男”处下的脚。  前不久在万里高空上赶路时看过一部Discovery Channel的科教片,
读了《时代》上那篇关于“自我一代”的报道,又看了各个方面的反应,写一下读后感。  那个报道对中国“80后”的描述很可能较偏颇甚至失实,对此应该“立场鲜明”地批判。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个报道对当今中国年轻人精神状态的描述,是大体靠谱的:追求个人发展,不关心公共事务。不过我奇怪的是,难道这仅仅是所谓“自我一代”的精神状态?这跟出生年代有重大关系吗?就算是六十年代出生的“文化热一代”,现在有几个在关心政治?
金沙日光壁虎(Gold Dust Day Gecko)大多数栖息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北部和科摩罗。另外,在一些小岛也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比如非洲的塞舌尔群岛、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听说在十
很奇特的,《画皮Ⅱ》的媒体场安排在广州的老城区,在骑楼榕树下转了好半天才找到电影院,劈面第一个镜头就很惊艳,不得不说,有周迅的地方就特别有美感有灵魂有戏。开始很好,慢慢的慢慢的好东西开始萎顿开始纠结开始变成一团乱麻,等看完片子,好不容易在大雨里抢到一辆的士,我和闺蜜两个在车上惊魂末定地面面相觑,罕见地没有对刚看完的电影展开一句评论。是的,这肯定不是一部顶好的片子,但绝对也不是部顶坏的片子,我只能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