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华时报》报道,北京顺义区张镇张各庄村的村支书兼村主任张歧河,9年里换了7辆轿车,除去卖车回收的40余万元外,花费在购车上的村集体经费高达130多万元。该村村委会包括张歧河也总共只有3名领导。村民们称,光购车一项,张歧河上任9年来,每天花费的集体资金就有400元左右。
村支书兼村主任,是个多大的官呢?还真不好说。若正儿八经地论古今官制,非但离“七品芝麻官”尚有相当距离,且连“公务员”的编制都沾不上边。但是,要论权势,有些地方的“村首”却是大权独揽、称霸一方,一村老小,莫敢正眼瞧他,那个威风啊,活脱脱一个“土皇帝”。您瞧,这张各庄的张支书,不就是这么一位神气庄主么!
因为掌着大印,就不但神气,而且阔气。“登基”九年,竟然换了七辆轿车,以集体的名义为个人和小团体谋私利,却耗费了村里的公款一百几十万。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玩起砸钱游戏来,怎么痛快怎么耍,全然没个谱儿。“村委会”连他不过三个“领导”,却接二连三、牵五挂六地买轿车,除了让屁股大过车瘾外,当然是让脸面因新车而添“光彩”了。
然而,在众多村民看来,这位捏着权柄的特号败家子,所作所为不过是在自己的人生足迹里大书特书“腐败”二字罢了。其实,他是坐着用一百来万公款买来的轿车,驶上了“让公仆变老爷、将百姓当奴隶”的邪道,实实在在地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起来。
张支书只是一个基层干部而已,即使胡作非为,也似乎无碍地方繁荣稳定的大局。但是,假如上级部门对此听之任之,或至多说一点“下不为例”之类的不痛不痒的“批评教育”官话,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必然会多起来,一但歪风邪火成卷地燎原之势,就足以摧毁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美好家园的信心,甚至足以使江山变色、百姓遭殃。
有道是:“村首”好阔气,年年换“座骑”;不用掏腰包,全是吸民脂!这一可怕现象,若得不到及时制止以致蔓延开来,绝不是亿万百姓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