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用化肥对塿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i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土壤微生物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营养循环、植物生长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长期施用化肥对其产生的影响可为农田合理施用化肥、培肥土壤和高产高效可持续性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杨凌"国家黄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利用BIOLOG分析并结合常规分析研究了6种长期不同化肥施用方式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钾配施(NK)、磷钾配施(PK)、氮磷配施(NP)和氮磷钾配施(NPK)对土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长期单施氮肥(N)的SMBC、SMBN没有显著变化,但明显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商和土壤微生物对氮素的利用;NP和NPK配施能够显著增加土SMBC和SMBN含量,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商,使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土壤微生物对氮素的利用没有显著提高;长期偏施肥处理(NK、PK)的SMBC、SMBN和微生物商虽轻微增加,但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没有显著改变。BIOLOG分析结果显示施磷处理(PK、NP和NPK)对微生物代谢活性的促进作用较大且在培养初期代谢活性较不施磷处理(CK、N和NK)增加显著。长期单施氮肥(N)对于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没有显著作用而其他化肥施用处理可以提高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能力、物种的丰富度和优势度,其中NP和NPK处理配施效果最好。化肥施用对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均匀度没有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表现出显著差异,氮磷养分的差异是产生分异的主要原因。【结论】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下,平衡施肥(NP或NPK配施)对于改善农田土壤微生物特性具有良好作用。
其他文献
王琇瑛先生是我国第一个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曾任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她拥有若干部著作,从事过众多的社会工作(她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护理事业。为了缅
以广西某铅锌矿开发引起的土壤镉污染为例,阐述含镉化合物在河流水体中迁移与沉淀的基本特征;土壤中镉的存在状态及其与其它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土壤镉污染导致谷物、蔬菜、牲畜
对于此轮信用债违约潮,投资者和媒体应理性看待,有效甄别投资风险,实行组合投资,把债券投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信用债发行企业,则应当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看清当前货币监管
报纸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和糖类抗原199(CA199)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免疫比浊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57例胃癌患者(A
讨论了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及其对渤海湾地区的影响、作用;提出渤海湾盆地是在中国东部陆壳伸展、拉张作用的构造背景上,叠加右行走滑拉分作用形成的“拉分
弯孢叶斑病是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种新的玉米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如遇适温高湿气候,病斑会迅速蔓延至整个植株,造成干枯,影响产量。研究表明,玉米对弯孢病的抗
分别以二茂铁和二氧化硅为前驱体和载体,通过"一步法"化学气相沉积(CVD)来合成Fe2O3/SiO2催化剂.在二茂铁升华温度为110℃、载体400℃,N2作为载气,反应气氛为空气,真空度为0.
修拉在美术史上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在一直追求以感性的生动画面效果为价值取向的体系中,修拉的绘画显得有些呆板和理性,很难被理解和产生共鸣,这是修拉不被我们接受的主要原因
<正> 春风料峭、江涛翻滚、松柏如簇,游人似海。采石矶青莲祠谪仙楼下东厢旁边,一位侨装老人仰望着清末"中兴名将"彭玉麟画的梅花画和题写的梅花诗,久久徘徊,低迥吟咏,眼角里
《十二首美洲前奏曲》属于希纳斯特拉"客观民族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作曲家选取了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中体现拉丁美洲音乐构成的印第安元素、欧洲伊比利亚元素、非洲黑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