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_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应该以精心设计三大任务为基础,以培养探究能力为重点,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展开研究。
  一、精心设计三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精心设计课前预习任务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精心设计好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设计: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设计重在学生自学的预习任务,让教师从中了解学生能达到的基本水平和差异,为课堂教学指导提供依据。2.重在设计把教材中的“学习点”以一个个学习任务的形式让学生预先思考和学习的预习任务,以期从中暴露学生理解的过程,便于组织课堂学习。3.重在设计对知识进行整理梳理,对方法进行温故沟通,对认知进行铺垫的预习任务。
  (二)精心设计课堂学习任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否恰当设计与成功实施课堂教学任务,是学生有效学习、自主学习的关键。在设计时要把握好以下三点:1.主题突出,能以关键的问题整合教师口头提问中的零散问题,能够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不仅局限于结果。2.设计的问题应该被完全结构化,形成具有连贯性、序列性和关联性的问题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炼和升华,促进对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建构,服务于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3.课堂任务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学生学情出发,设计以大问题为线索的任务组合来承载学生的学习,给学生的合作探索留足空间和时间,与预习任务相配合,形成一条“展开”知识形成过程的学习台阶。
  (三)精心设计课后整理任务
  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常规性整理,不仅能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急速遗忘,还能让他们学得更加轻松、更加扎实。课后任务整理可以围绕以下两点:1.一节课的知识整理。利用每天的作业整理时间,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范例学习整理,回忆当天学过的知识——指导看书中的例题及笔记——说说知识的重点、难点——最后让学生做作业。当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整理了。
  2.一个单元或一个知识点的知识复习。教给学生一些复习方法,列表法或画图法,可以画知识结构网络图、也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图。其次,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整理成知识的结构图。最后引导学生不定期的进行修改和完善知识体系并不定期地复习。在学生的整理过程中,对于个别问题,可通过个别指导的方式帮助解决,对于共性问题,可采取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补缺。
  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营造探究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探究氛围,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激发探究欲望,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实际活动。
  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老师过生日想买蛋糕,随即课件出示两款材料、价格均一致的差不多大的圆锥体蛋糕和圆柱体蛋糕图片,选择哪款才合算呢?谁能帮助老师?学生都知道买体积大的才合算。根据已学知识,学生很快算出圆柱体蛋糕体积,却无法计算圆锥体蛋糕体积。这时部分学生提出“圆锥体体积怎么算?”“它和圆柱体体积有什么关系?”“能否把圆锥体转化成圆柱体,推导出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等问题。为了找到解决方法,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热情高涨,顺利进入到自主探究“圆锥体体积”的学习中。
  (二)拓展探究维度
  在数学教学中,要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应该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从多角度出发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1.在知识的衔接点引领探究。如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可以引领学生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联系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引领学生探究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能否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来推导。
  2.在知识的矛盾点引领探究。在原有知识的结构上或认知上出现了矛盾,学生自然就会去思考“这是为什么呢?”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创造矛盾,引领学生去探究。如学习可能性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这有5个白球,6个黄球,摸出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当学生回答摸出的白球的可能性大时,教师提问“老师刚才摸了几次,摸到的都是白球,这是怎么回事?”这时学生会觉得这与“可能性”大小有矛盾,然后让学生在困惑、质疑、反思与感悟中体会只有试验次数足够多的时候,可能性大小的体现才能更加充分,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
  3.在知识的应用处引领探究。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如:日常生活中的自行车架、篮球架、三角板、篱笆等,为什么都设计成三角形;车轮为什么都采用圆形,而不是正方形或椭圆;身份证号码为什么这么长,为什么每个人的出生年月都在里头?为什么同一地方的前六个数字都相同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徐学福,房慧主编.《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是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区域游戏已成为辅助幼儿园教学的有利延伸。它通过老师和孩子共同创设环境,共同搜集低结构操作的材料,让孩子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与环境进行对话,从而在主题活动与区域游戏间有效互动且自主发展。而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通过活动主题的生成和更换,不断变化、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活动;区域
民办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是目前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从民办高校图书馆办馆经费、馆藏资源建设、馆舍建设、特色化服务内容、人员结构与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回顾了
阿海水电站在筹建之初,提出“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管理思路。在工程设计、招标与合同执行、设备监造与验收、安装监理和调试等方面,生产人员全面参与工程建设,做到电厂生产准
金安桥水电站左岸人工砂石加工系统试生产期间发现制砂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石粉含量与砂脱水也存在较大矛盾,为此,进行了增容改造。改造施工完成后,制砂系统产量满足设计要求。
多个精馏序列可用于分离多组分混合物,其能耗和投资费用均与其非关键组分总流量正相关,可据此辨识最优精馏序列。考虑反应器对精馏序列的影响,系统推导了反应器原料、操作参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有一定实践价值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探究性学习在课程标准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它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然选择。为学生的
高水头动水闭门试验由于水力学复杂、不定因素较多、甚至可能引起次生灾害,一直行业内较忌惮的工作。小湾水电站放空底孔事故链轮闸门经过模型试验研究及参建各方的努力,成功完
针对采油用管道内流体引发管道振动问题,研究了U形管路在内流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利用非线性耦合方法分析非稳定流体与管道相互耦合规律。流固耦合模态结果与前人计算结果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