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初次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高转运特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初次行腹膜透析置管并完成了腹膜平衡试验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标准腹膜透析平衡试验的4h腹膜透析液与血肌酐的比值[dialysate to plasma ratio for creatinine at 4 hour,D/Pcr (4h)],将患者分为4组(低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高平均转运组、高转运组).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
【机 构】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 成都610041;攀钢集团总医院肾脏内科 四川攀枝花6170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 成都6100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初次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高转运特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初次行腹膜透析置管并完成了腹膜平衡试验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标准腹膜透析平衡试验的4h腹膜透析液与血肌酐的比值[dialysate to plasma ratio for creatinine at 4 hour,D/Pcr (4h)],将患者分为4组(低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高平均转运组、高转运组).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D/Pcr (4h)的相关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腹膜高转运特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647例,平均年龄为(45.85±14.03)岁,平均D/Pcr (4h)为0.67±0.12;其中,高转运组89例(13.76%),高平均转运组280例(43.28%),低平均转运组234例(36.17%),低转运组44例(6.80%).糖尿病者D/Pcr (4h)高于非糖尿病者(0.72±0.12 vs.0.66±0.12;t=-4.005,P<0.001).相关分析显示年龄、24 h尿量与D/Pcr (4h)呈正相关;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钾、钙、镁、磷、血红蛋白、血清尿酸和肌酐与D/Pcr (4h)呈负相关;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高敏C反应蛋白、铁蛋白、胆固醇、钠、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D/Pcr (4h)无相关关系.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清白蛋白[比值比(odds ratio,OR) =0.84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0.809,0.877),P<0.001]、血清尿酸[OR=0.996,95%CI (0.994,0.998),P<0.001]、镁[OR=0.389,95%CI (0.156,0.965),P=0.042]、BSA[OR=3.916,95%CI (1.121,13.680),P=0.032]与患者腹膜高转运特性发生率有相关性.结论 低血清白蛋白、高BSA、低血清尿酸和低镁是初始腹膜透析患者高转运特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inases-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7,IGFBP-7)水平在多发伤早期的变化及其对继发性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测效能
目的 研究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治疗的70例PHC患者并作为PHC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75例良性肝病患者并作为良性肝病组,选取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4mL,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FP、CEA、CA199、CA125及CA153水平.比较三组AFP、CEA、CA
目的 探讨模块化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0例)和模块化护理组(3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块化护理组采用模块化护理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以及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与常规组比较,模块化护理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
目的 了解气压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出院时间在2017年4月-2020年12月的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骨科转入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根据病例资料的医嘱内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干预方法为气压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治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气压治疗与患者DVT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15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71例,对照组82例.康复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