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过程中出具“借条”的行为如何认定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c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在逐步进行新农村建设。当前形势下,农村职务犯罪还处于多发时期,应当对农村土地补偿领域的职务犯罪予以充分的重视,关注民生,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法律问题,笔者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挪用公款过程中出具“借条”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关键词:挪用;借条;定性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21 -01
  一、基本案情
  任某系某村村委会会计,2005年3月因该区修建环城公路征用该村村民王某某土地,并由该区国土资源局赔偿王某某土地补偿款10余万元。2005年8月该款从该区国土资源局转到该村村委财务账上后,任某利用职务之便,在向王某某办理支付该土地补偿款过程中,擅自挪用4万元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为其在济南市承包的工程准备资金,因资金不足又再次挪用1万元。2007年3月在村干部和王某某的再三催要下,任某在王某某的住处给其补写了一张借款5万元的借条以掩盖挪用的事实,挪用的款项至2007年12月案发时一直未还。期间,王某某也并未在土地补偿款的领取凭证上签字认可。
  二、分歧意见
  对于案例中任某的行为是否是挪用公款行为、是否应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存在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任某与王某某之间属于借贷纠纷,其行为不构成挪用公款罪。虽然任某在其先前行为即其挪用征地款时王某某并不知晓,但在村干部和王某某的催要下,任某向王某某出具了借条,与王某某之间的纠纷有借条为证,说明王某某已经认可了任某的这种行为,所以任某与王某某之间应属于一种财产纠纷,从法律上讲任某仅应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任某挪用征地补偿款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书写借条的时间为分隔点。在第一阶段任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土地补偿款,时间一年有余,已达到挪用公款罪成立的期间,结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要件,应当认定在第一阶段任某已经构成挪用公款罪。出具借条后的阶段可以作为第二阶段,因为王某某已经收到任某出具的借条,对这笔借款已经予以认可,因此认为任某的行为已经不再构成挪用公款罪,而可以转化成民间的借贷关系。
  第三种意见认为:任某的行为与王某某之间并无联系,其行为应当构成挪用公款罪。任某担任村民委员会会计属于基层组织人员,其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管理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构成挪用公款罪。任某在挪用公款被发现后,迫于压力向王某某出具借条的行为并不能改变其挪用公款的性质。
  三、评析意见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第一,借条不能成为任某逃避刑事责任的“挡箭牌”。任某在其协助人民政府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过程中,擅自动用自己在职务上主管、经手或管理的财物,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既有侵犯财产关系的性质,又有渎职的性质。任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用于经营活动,在未被发觉之时一直不予归还,而在其挪用土地征用补偿款两年之后,迫于压力出具了借条,但这并不能改变任某挪用公款的本质。首先,挪用公款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实施的,而借用公款则不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问题,应当是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的合意的结果。而在本案中,任某是利用其经手管理土地补偿款的便利擅自将公款挪用用于营利活动的。其次,挪用公款一般是行为人不经合法批准擅自动用公款,公款所有者不明公款被非法动用的真相;而借用公款则是根据正当的理由或用途,经申请或协商取得公款所有者的同意。而本案中,任某挪用公款之际并无人知晓,其后出具的借条并不能将其这一行为合法化。挪用和借用在理论上很好区分,但实践中的情况却往往是错综复杂的,需要察微析疑,明辨是非。
  第二,任某挪用的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属于其代人民政府管理的,而土地补偿费用在未向土地被征用人补偿前并不能必然区分出此笔款是属于哪一土地被征用人所有,此土地补偿费应当属于由村委帮助人民政府代为管理的土地征用补偿费,属于公款的范畴,所以其在事情败露后向土地被征用人出具“借条”的行为亦不影响任某挪用公款的行为性质。
  第三,任某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要求。任某作为村委会会计,协助人民政府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用,根据2002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关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解释的第四项规定,任某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规定的行政管理工作时,应当属于基层组织人员依法从事公务的范围,应当依法认定其具有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资格。
  第四,在农村土地补偿领域的职务犯罪是当今改革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由于土地补偿款多是由村干部负责管理和发放,所以此类犯罪的主体大多是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等村干部,其手段多是直接侵吞、虚报冒领、挪作其他用途等多种形式。由于这类犯罪直接涉及农村,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而由于土地补偿款的发放不公,激化干群矛盾,容易引起集体上访和各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产生不稳定因素,容易给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本案中任某在村干部和王某某再三催要土地补偿款的情况下出具借条,因主观上不存在“借”款的意图,而“借条”也并非出借人自愿的产物,完全是用一纸“借条”支应王某某,其行为不符合民间借贷中“平等、自愿”的要件。同时,基于任某在出具借条之前擅自动用土地补偿款的行为已经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要件,事后虽有“借条”加以掩盖,但其挪用公款的事实真相是否认不了的,其行为的性质也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任某的行为完全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体现了刑法的“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而且在当前形势下,农村职务犯罪还处于多发时期,应当对农村土地补偿领域的职务犯罪予以充分的重视,关注民生,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曾娇艳.减刑案件中认罪悔罪的判断与处理[J].人民司法(案例).2016(20)
  [2]洪星,王刚.挪用公款罪的停止形态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3]蔡学军.浅谈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01)
  [4]秦文嘉.关于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14)
  [5]侯亚萍.挪用公款罪中“谋取个人利益”的认定[J].中国检察官.2012(18)
  [6]高晋.详解挪用公款罪[J].商品与质量.2010(SC)
  [7]肖海珊.挪用公款罪数额计算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12)
  [8]胡虎,黄恒学,胡海.挪用公款罪客观认定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6)
  [9]刘正祥.挪用公款罪若干争议问题的再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10]闫仲毅.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与处罚解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7)
  作者简介:李博,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2013级在职法律硕士。
其他文献
摘要:刘震云是一位创作生命力非常旺盛的作家,他的作品紧跟时代步伐,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作者在描写他们饱受现实挤压的同时也写出了他们生活的不易,展现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赞美他们的坚韧的生命力,并表达作者对底层小人物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小人物;刘震云;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021 -01  纵观
期刊
摘要:李洱为展示现代人在权力虐恋场上的假面狂欢,大量运用“颠倒”的反讽叙事手法,指出当下乡土政治民主建设欣欣向荣的背后隐藏的戏谑。  关键词:村委直选;狂欢;颠倒;反讽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026 -01  继《花腔》之后,李洱从知识分子题材转向农村题材的创作,为摆脱以往的“苦难写作”,李洱在《石榴树上结樱桃》中通过村民直接选举这一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在文坛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逐步摆脱男性创作的立场,并开始向传统男性文化发出挑战,其中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和陈染的《私人生活》以个人化的创作方式进行纯粹的女性经验写作,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孤独意识、自恋与欲望、同性情爱以及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等角度来分析这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自我意识、女性个人经验以及女性性意识的觉醒
期刊
摘要:中央政府于2009年出台新农保政策,随后地方政府对新农保向“广覆盖”目标推进。政府此举是否令农民满意?本文在山西省清华村对新农保制度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以村民满意度为主线,从村民对新农保的认知、资金筹集、待遇发放、经办机构以及总体满意度这几个维度来分析新农保的问题,为促进新农保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农保;清华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色彩是传递美感与享受的最直接的形式。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借助色彩传达思想和情感。丰富色彩的使用是叶赛宁诗中的一大特色,与其诗歌有着密切的联系。诗人通过使用色彩或描绘有色彩之物传达其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而同一种色彩,又由于诗人本身世界观、所处环境、心态发生转变等因素具有了不同的象征意。本文分别研究了白、蓝、金三色,每种颜色又从其普遍象征意,在叶赛宁诗中涵义和所传达情感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在撰写
期刊
摘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不仅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且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是对公安机关提高执法能力的重大考验。作为公安机关,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公安部领导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以保证辖区治安大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公安机关;预防;化解;社会矛盾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契丹族是一个以马为伴的民族,爱马饰马是契丹民族的一大特点,因而契丹族使用的马具也十分发达和完善,契丹人对马具制作特别重视,马具装备的繁复和技艺精湛已极致,例如,内蒙古哲里木盟陈国公主墓出土的两套十八副完备的马具,包括络头、衔镳、缰、胸带、鞍、障泥、镫、蹀躞带、鞧带等,都相当精美、完备。  关键词:辽代;络头;马镫;蹀躞带  中图分类号:K87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
期刊
摘要:吉备真备是日本奈良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其一生两次遣唐,在唐生活共计十九载,学习唐朝的先进政治制度和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关于吉备真备的传说、说话等,从平安时代初期的史书《续日本纪》开始,说话集、地方志、寺庙缘起志中均有所记述。可见真备谭的形成之早、传播范围之广。然而关于真备谭的研究,至今为止国内鲜有涉猎,而在日本也是寥寥可数。  关键词:真备谭;入唐;先行研究;
期刊
摘要:作为刑罚体系的最新刑罚措施,终身监禁成为我国专门针对特别重大贪污受贿犯罪的处遇措施。它一方面顺应了限制死刑的大趋势;另一方面又彰显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战略的基本立场,对贪腐行为具有强有力的震慑作用,从而很好地协调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关键词:终身监禁;限制死刑;高压反腐;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期刊
摘要:近来“陆案”受到了大众的关注,诸多法律学者也开始讨论本案。笔者认为要想避免“陆红霞案”的再次发生,除了要树立正确理念,维护正当诉讼避免滥诉;还要鼓励非营利性组织主导公益诉讼的发展,以及通过司法判决引导信息公开的理性复位。  关键词:行政;权利;建议  中图分类号:DF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22 -01  案例来源:“陆红霞诉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