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青铜铸币由春秋战国的刀、布、圆钱多种币形归演为方孔圆钱,“半两”钱在币形归演中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半两”钱是由圆孔圜钱蜕演而来。因此,穿孔小而不规则,或圆或类圆是早期“半两”钱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亦是“半两”钱分期断代的一个重要形态辨识依据。
“半两”钱集藏,十分注重圆穿、类圆穿类钱。这是因为其除了学术研究价值较高外,圆穿、类圆穿“半两”钱多厚重,文字道劲苍古,高凸壮美,而且一钱一形态,品品不相重,具有较高收藏价值。此类“半两”钱因存世较少而难觅,受到藏家追捧,成为觅寻的目标。下边是我收藏的几枚圆穿、类圆穿“半两”钱,现展示给泉友共赏。
图1,大型厚重类圆穿“半两”钱。该钱钱文宽宏遒劲,文字书法类于圜钱,给人以动感。钱穿孔较小介于圆方之间。钱径37,1毫米,重量14.6克。
图2,长冠类圆穿“半两”钱。该钱钱穿较图1钱近于方孔。钱文“半”字上两点较长异于常品,文字古拙精美。该钱径34.1毫米,重12.8克。
图3,长字类圆穿“半两”钱。该钱钱穿上下缘呈圆形,左右缘较直亦系类圆穿“半两”钱。该钱钱文“半”字较长,“两”字双“人”较低,钱径34.5毫米,重11.3克。
圆穿“半两”钱是“半两”钱收藏的极品,真正意义卜的圆穿“半两”钱发现极少。目前发现的此类钱实物有两种:一种如图4系早期铸行的“半两”钱;另一种如图5钱,铸行时间略晚于图4钱。
图4,圆穿“半两”钱是一枚盒范钱,即所谓的“饼半两”钱,钱轮边缘呈鱼脊状。该钱圆穿铸就而成,钱体厚重,重13.5克,径30.8毫米。
图5所示“半两”钱钱穿较图4钱大。从形制判断,该钱亦系战国“半两”钱,铸造时间晚于图4。
“半两”钱集藏,十分注重圆穿、类圆穿类钱。这是因为其除了学术研究价值较高外,圆穿、类圆穿“半两”钱多厚重,文字道劲苍古,高凸壮美,而且一钱一形态,品品不相重,具有较高收藏价值。此类“半两”钱因存世较少而难觅,受到藏家追捧,成为觅寻的目标。下边是我收藏的几枚圆穿、类圆穿“半两”钱,现展示给泉友共赏。

图1,大型厚重类圆穿“半两”钱。该钱钱文宽宏遒劲,文字书法类于圜钱,给人以动感。钱穿孔较小介于圆方之间。钱径37,1毫米,重量14.6克。
图2,长冠类圆穿“半两”钱。该钱钱穿较图1钱近于方孔。钱文“半”字上两点较长异于常品,文字古拙精美。该钱径34.1毫米,重12.8克。
图3,长字类圆穿“半两”钱。该钱钱穿上下缘呈圆形,左右缘较直亦系类圆穿“半两”钱。该钱钱文“半”字较长,“两”字双“人”较低,钱径34.5毫米,重11.3克。
圆穿“半两”钱是“半两”钱收藏的极品,真正意义卜的圆穿“半两”钱发现极少。目前发现的此类钱实物有两种:一种如图4系早期铸行的“半两”钱;另一种如图5钱,铸行时间略晚于图4钱。
图4,圆穿“半两”钱是一枚盒范钱,即所谓的“饼半两”钱,钱轮边缘呈鱼脊状。该钱圆穿铸就而成,钱体厚重,重13.5克,径30.8毫米。
图5所示“半两”钱钱穿较图4钱大。从形制判断,该钱亦系战国“半两”钱,铸造时间晚于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