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压力引发软件并购狂潮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1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客户提供全面业务解决方案的需求和竞争压力,软件巨头正忙于通过收购来填补技术空白或增加市场份额。
  
  IBM的软件并购团队最近数周似乎非常繁忙: 8月23日,IBM宣布以13亿美元收购ISS(Internet Security Systems)公司。同样是在8月,IBM还收购了商业软件公司FileNet、资产管理软件公司MRO和SOA软件与服务企业Webify。与IBM同样繁忙的还有EMC、Oracle、 HP和微软等公司负责并购的人员。
  随着软件行业呈现出纵向整合的特点。寡头们都在着手建立从基础构件到数据库、中间件,再到顶层的整体解决方案,向用户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这促使软件巨头们通过并购满足客户需求,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来自IDC的统计显示,软件业行业在2005年的并购大大超过上年。相信2006年在数字上又会有新的突破。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收购,中等规模的企业则将会是收购的首选目标。
  
  收购源于竞争压力
  
  在2005年和2006年,收购潮是愈演愈烈。仅今年8月IBM就收购了Webify Solution、MRO软件公司、FileNet和ISS 4家; EMC在今年5月收购Kashya和InterLink之后,6月就又宣布收购ProActivity和RSA Security; Oracle今年4月同时收购了Net4Call和Portal Software,6月收购Demantra和Telephony@Work; HP、微软也同样不甘人后,大大小小的并购接连不断。
  计世资讯的分析师曹开彬表示,这完全是迫于竞争的压力。
  现今的软件行业呈现出纵向整合的特点,寡头们都希望向用户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因此,无论是哪一方面,只要有一个竞争对手有所行动,他们就不得不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跟上,以弥补生产线上的空白,避免因此带来损失。
  在这些原因下,选择通过收购来充实自己的产品线,不失为聪明之举——既能为企业提供进入细分市场或某一领域的机会、在较短时间内用成型的产品弥补生产线上的空白,更能获得许多新客户。
  IT巨头收购各个软件公司,呈现出一种大而全的态势。稍加留心便不难发现,近期收购的对象涉及文档格式转换软件、存档软件、内容管理软件、身份识别软件等专业领域。
  软件的专业性极强,尤其是那些针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软件。中小软件公司一般一家也就只在某一领域擅长,如果要开辟其他领域的业务,难度和成本都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而如何缩短与市场上已有的领先竞争者之间的差距更是难上加难。
  另外,在过去数年中,IBM在数据库软件领域丧失了很多市场份额,这影响了IBM其他产品的销售,因为很多产品都与数据库有关。此外,Oracle收购PeopleSoft和Siebel后,IBM需要扩充其产品线,以应对竞争。因此早先宣布退出应用软件市场的IBM,近期收购FileNet和MRO公司,并不意味着它即将重返最终解决方案的市场,而是由于竞争的压力,不得不收购。
  Technology Business Research分析师Allan Krans表示,IBM希望其软件业务可以成为整个企业增长和赢利的推动力。“这些收购本身也会给其服务团队提供更多工具和专业化的技能,以应对市场的竞争。”
  
  客户需求出现变化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研究,客户选择软件供应商的标准发生了重要变化: 由产品的简单易用和创新,转向针对具体业务、具有互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他们对于简单易用性和创新少有兴趣,相反,他们希望厂商能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案,并能与其特定的业务整合和互操作。”IDC的分析师Picardi表示。
  IDC预计,客户选择软件供应商的三个主要标准——解决方案、面向业务和优秀的功能,将会给那些继续作为单一软件供应商的企业带来困难。
  由于各企业客户越来越倾向于从少数几家厂商购买软件产品,也不太愿意再去购买那些对解决业务问题没什么帮助的独立软件,比如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等。业内人士表示,软件商从客户那里得到的信息是: 解决我的所有问题,不要只是卖给我一件产品就算了。提供网络安全、数据库、工具软件和其他所有有关软件产品的各类软件公司之间的差别,开始变得不像以前那么泾渭分明了。
  
  内容资产、安全管理软件受追捧
  
  仔细分析巨头们猎取的目标。你会发现有几类软件企业比较集中: 安全软件企业、内容资产管理企业以及基础设施软件企业。这些软件要么是为了填补在产品系列上的技术空白,要么是给公司带来大量的关键客户和市场份额。
  在评述ISS时,Boston Coporate Finance的管理主任Murray Beach说,“当你看到EMC和IBM向这一方向(收购安全类软件公司)转移时,就意味着你将看到其他公司也会进入安全相关的市场领域。”
  
  RBC资本分析师Robert Breza表示,很多解决方案提供商面临需要提供安全产品的压力,而这类产品很难依靠自身进行开发,这就给并购留下了机会。他认为,未来业内对应用软件安全和访问方面将保持持续的关注,从而会为基础设施、网络和安全软件企业带来较好的市场机会。
  EMC此前以21亿美元的高价把信息安全公司RSA收入旗下,而这也是源于客户对安全管理和存储信息的需求。
  微软也通过最近的收购━━例如Winternals、Whale Communications,帮助其开发整合型安全服务。微软的战略是明确的,其不会只提供“点”服务,而是要努力提供“面”服务。微软收购了Whale,它的SSL加密技术对微软尤其有吸引力。FrontBridge 能够提供邮件存档和内容过滤功能,2005年2月收购的Sybari Software则提供了Antigen电子邮件反病毒技术。
  Canalys安全分析师布斯预测,微软在企业安全市场上还没有经过考验,要进入大企业市场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近期有分析师称,面对竞争对手在安全市场的大肆并购,惠普将来很可能通过收购赛门铁克或McAfee来弥补该领域的空白。
  同其他几次填补技术空白的收购不太一样,IBM收购FileNet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存档管理市场的增长让IBM非常看好这一市场,客户对随时访问获取信息的巨大需求使企业内容管理市场不断升温。 IBM公司是文档管理软件市场上的第三大厂商,经常与FileNet公司和EMC公司旗下的文档分公司进行竞争。IBM公司用16亿美元的代价一口吃掉了第二大厂商,并超越EMC公司跃居市场首位。 据IDC研究公司称,去年的文档管理软件市场总规模在32亿美元左右,其中EMC公司占了11.3%的市场份额。FileNet公司和IBM公司合起来占的市场份额在18%左右。
  IBM软件部门掌门人Mills 希望能实现6%~9%的增长,其中收购能够贡献2%~3% 。IBM CEO Samuel Palmisano希望软件部门能够成功,该部门已经成为整个公司增长的推动力。IBM服务业务年收入在470亿美元左右,由于大额订单的递减而导致的行业内竞争加剧,其服务业务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IBM公司希望将以前互不相干的不同软件和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
  
  有望出现软件运营商
  
  在并购的热潮之下,IT巨头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在为完善其产品线做努力。不断的整合让他们形成了一个大而全的业务形态。
  计世资讯分析师曹开彬认为,在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软件运营商”。用户不再需要在本地安装各种挤占空间资源的程序,也无须自行搭建服务器,只要通过网络就能够获取各种服务。就如现在的电信运营商一样。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有三类人有可能成为软件运营商。
  电信运营商,他们通过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来经营软件,向客户提供服务。如今,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向软件运营商靠拢,提供一些无线的商业服务。但由于3G尚未大规模应用,受到网络的影响,电信运营商的服务仍然受到限制。
  传统的软件公司,比如用友、金蝶这样的ERP厂商。当然,IT巨头们也有可能自己来充当软件运营商。
  还有一类是新兴的公司。现在的并购狂潮意味着软件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上升阶段,这有可能是新型公司出现的绝佳契机。现在已有的RightNow和SalesForce公司就是这类公司的典型代表,他们已经开始显现出活跃的生命力。
  “软件业现在呈现出纵向整合特点,这一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曹开彬说,“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企业级客户从基础构架到最终解决方案,很有可能是由一家公司来提供全部的服务。因此,未来可能出现两种商业模式: 代工和为软件运营商提供应用软件。”
  代工,即大公司将其软件中的某一模块外包给小型的软件公司。中小企业一旦成长到一定规模或在某一领域做得十分出色,多数会被大企业并购。不断的并购只会使大企业更加强势,同时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就相应地变得更加恶劣,因此,再成长出一个能与微软、IBM等抗衡的IT巨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软件运营商提供各种应用软件也不失为中小企业生存的一条途径。毕竟,不同的软件运营商提供的产品是有差异的,而差异正是这些企业存在的空间。如何把具有某一功能的软件做得精、做得专,多是那些IT巨头无法顾及的细节。因此,中小企业完全能够利用这一点,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求得发展。
  
  并购狂潮开始波及中国
  
  目前,这股并购的狂潮已经开始波及到中国的软件企业。5月,SAP和东软联合宣布,SAP将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东软。而此前,微软也对金蝶、浪潮等国内知名的软件企业进行了战略投资。尽管在严格意义上,这不能算是并购,但IBM曾表示过只要时机成熟,随时会收购中国软件企业; 而业界也盛传微软将以10亿美元收购用友、Oracle将以1.5亿美元收购金蝶的消息。
  从这些国际巨头有意收购中国软件公司的传闻中可以隐约地感到,中国的软件企业正在强大起来。但是,曹开彬认为,中国的软件企业还远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IT巨头收购中国企业,其目的主要是迅速占领市场。毕竟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利润也是很丰厚的。”
  曹开彬还表示,面对现在国际上的收购热潮,中国的软件企业应当做的有两件事: 一是密切关注国际动态,留意软件产业的转移,把握未来趋势; 二是要思考在这个机会与竞争并存的时代,如何让自己变得强大,能够成为这个热潮中的参与者。
  尽管并购的热潮已持续几个年头,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并购案仍是企业完善产品线的战略性行为,因此对成败还无法做出评断,而这个热潮仍将持续下去,“也许到2008年,”曹开彬预测,“SOA相对成熟了,有了明确的标准的时候,并购的热潮才会逐渐冷却,但那时候,也许又会有新的热潮出现了。”
  
   
其他文献
在竞争激烈的中低端网络市场上搏杀,对国内、国外厂商来说都殊为不易。然而,有一家厂商却能够保持自成立以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好成绩,它就是NETGEAR(美国网件)。在抢得无线市场先机,布局SMB市场之后,NETGEAR如何面对电信市场的诱惑?近日,本报总编辑孙定与NETGEAR大中国区总经理陈林对话,就中低端网络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消费者市场  多产品运作  从消费者市场来讲,NETG
收购EDS是惠普继收购康柏之后的第二大收购案,也是IT服务领域最大规模的收购。如果赫德不谨慎处理的话,很可能会走上惠普前CEO卡莉的老路,被董事会扫地出门——哪怕若干年后,这桩交易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HP以一次突如其来的收购,打破了2008年IT业界的沉闷,并可能掀起又一波并购高潮。  5月13日,惠普高调宣布与信息服务厂商EDS(Electronic Data Systems,电子资料
本报讯(实习记者 王坤凝)8月14日,刚刚宣布扭亏为盈不久的京东方(*ST东方A)停牌,宣称即将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就这一消息,京东方仅发布了简短公告:“*ST东方A已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司股票自2007年8月14日上午9∶30起停牌。期间公司将就重大资产重组投资等事项与有关单位进行协商,待有关事项确定并履行信息披露后复牌。”   此前曾有传闻,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
美德投资者有意收购BenQ Mobile    本报综合消息 破产的移动电话制造商BenQ Mobile的产品生产已经逐渐停止,与此同时,与可能出资收购这家公司的投资人的谈判也在不断进行。在有意收购BenQ Mobile的投资者中,有一个由美国和德国个人投资者组成的小组,这个小组成员的身份目前尚未透露,但是他们都拥有IT和电信领域背景。   1月1日,由于BenQ Mobile在2006年末这个最
在建筑规模上,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要比英国希思罗机场新航站楼更庞大。然而与希思罗机场新航站楼的“臭名声”相比, T3航站楼自运行以来一直享有“安全、有序”的盛名。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在为T3保驾护航?  英国希思罗机场5号航站楼自3月27日开始运行以来,由于航站楼电脑故障、行李传输系统出错和电梯、电话故障等问题,曾一度导致了多趟航班被取消,众多旅客被滞留。3月29日,英国航空公司宣布,该机场因混乱
本报综合消息英特尔去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增长未达到分析师的预期,其中一个原因是内存芯片价格下滑。该公司该季度收入为107亿美元,比前年同期增长10.5%,略低于分析师估计的108亿美元。  英特尔表示,虽然来自计算机相关产品的收入和预期一致,但来自NAND内存的收入却低于预期,这归因于较低的平均销售价。  英特尔首席财务官Stacey Smith表示,面对竞争加剧的态势,NAND内存价格趋平,他预计价
这几天,满耳朵、满眼睛都是汶川地震的消息。因此这一次,老贾准备说一说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问题。  我们看到,在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企业做出了积极举动,捐款、捐物、捐服务。但与此同时,我也听到很多反馈,指出企业在此刻捐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企业不应该在做此事的同时还要告知媒体,这分明就是作秀,是企业公关。  社会有难,企业认捐。但是,要不要留名呢?  我觉得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我们更理智地认识:    一
被称为“烧钱产业”的WiMAX,其全球产业链已具雏形,虽面临风头强劲的3G的严峻挑战,但其成长值得期待。   3月14日,有网络媒体称“中国联通WiMAX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记者随即致电联通总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说法,“联通WiMAX网络尚处在小规模的定点试验阶段”。   而在此之前的3月6日,美国力推WiMAX商用的Clearwire公司以25美元每股价格发行2400万股,IP
观点  微软内部邮件曝光,泄露出微软存在的问题;综合Vista和Windows Mobile糟糕的表现,和微软过于复杂的开发理念,让人不禁怀疑,微软是否已经失去了开发出优秀操作系统的能力?  如今,所有人都在谈论微软高层内部邮件被曝光的事情。这些邮件反映出微软在英特尔的要求下,降低了某些硬件的兼容性标准,也表明微软的高管们要让硬件产品迎合“Windows Vista Capable”标签(证明PC
坏消息    Google削减临时工数量  本报讯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近日宣称,面对当前的经济低迷,Google并未冻结新员工招聘计划,但规模有所缩减。作为削减成本计划的一部分,Google将削减临时工的数量,约1万名Google临时工将受到影响。而分析机构指出,尽管Google大量削减合同工数量,但这些远远不够。如果美国经济短期内无法复苏,Google明年还将削减10%~15%的全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