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求常见的Ⅱ型糖尿病与若干候选基因的关系。方法 选择葡萄糖激酶(GCK)、脂肪酸结合蛋白2(FABP2)、NIDDM1(D2S140)基因的遗传标志在26个中国人Ⅱ型糖尿病家系中进行连锁分析,连锁分析在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两种遗传模式下进行。结果 (1)根据GCK基因遗传标志的连锁资料,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25010家系)的LOD(logarithmofodds)值最大为0.600704(θ=0.000000),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25002和23002)的LOD值最大为0.903088(θ=0.000000);(2)根据FABP2基因遗传标志的连锁资料,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60001家系)的LOD值最大为0.884261(θ=0.000000),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25002)的LOD值最大为0.903088(θ=0.000000);(3)根据NIDDM1基因遗传标志的连锁资料,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20010家系)的LOD值最大为1.128301(θ=0.000000),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25003)的LOD值最大为0.903088(θ=0.000000)。结论 本研究中虽然无足够证据说明GCK、FABP2、NIDDM13个基因的变异是否是Ⅱ型糖尿病的主导致病原因,但有可能发挥微小效应或参与多基因致病模式下遗传效应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