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讲农民起义史?——从讲解黄巾起义谈起

来源 :历史教学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4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次数之多,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一部中学历史教材,从秦末到清朝,大小农民起义达数百次,前后占去十个独立章节。即使一个课时讲一节,一个学年也要出现十次相同的主题。怎样使学生既懂得农民起义的共同规律,又了解每次起义的特点,达到步步深入,学好农民起义史的目的?本文仅以黄巾起义为例,谈一点体会,供有关同志参考。一、怎样对比各次农民起义,深入浅出地讲好课文? 中国历史浩如烟海,头绪纷繁。对初中学生讲历史,不能漫无边际,贪多求全,而要紧扣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怎样才算“紧扣”?我认为不能就课文论课文,应该从课文出发,对比各次农民起义的异同,然后再回到课文,确切、具体、生动地进行讲解。讲黄巾起义,要联系秦末农民起义和绿林赤眉起义。同时,还要照应到后面的课程,对李密、黄巢、
其他文献
伴随互联网运用的飞速发展,中国网民的数量急剧增加。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关注,网络沉迷已成为影响高职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云南农业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和确诊的要素。方法系统回顾分析经皮肤及肌肉活检或基因检测确诊的2例CADASIL的
【正】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什么是学生的具体情况呢?我认为应包括三个方面,即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思想
战时深水大跨桥梁损毁后,为尽快恢复交通通畅,可利用浮箱拼组成浮墩、浮桥和轮渡。以铁路深水浮墩为例,用ADAMS软件对浮墩的抗沉性进行了仿真,将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两者
文章应用波特的行业竞争力理论——五力模型,分析了甘肃省的旅游产业,得出甘肃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以期提高甘肃省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