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闯关,凝聚共识再进发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从来都是攻坚克难。
  35年改革,一路闯关夺隘。今天深化改革,更要勇往直前。
  “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彰显出我们党迎难而上的决心和信心。
  改革又到闯关时。
  深水前行,改革任务更加艰巨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放眼过去改革的丰硕成果,我们精神振奋;面对未来改革的艰巨任务,我们心情并不轻松。
  改革行至“深水区”——两难问题突出,改革与发展问题相伴,经济与社会矛盾交织。
  我们刚刚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却发现要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中国能不能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
  钢铁产量第一、煤炭产量第一、水泥产量第一……面对众多“中国制造”赢来的世界第一,我们高兴并纠结: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尴尬,缺少“中国创造”的遗憾,资源环境代价的沉重,告诉我们转型比增长更难。
  要稳增长也要调结构,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要推进资源价格市场化也要抑制通货膨胀,要提高劳动报酬也要控制企业运营成本……改革方案的制定既要敢于取舍,又要“优中选优”。
  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但对“分配不公”的抱怨也多起来。城乡居民收入跑赢CPI、跟上GDP,但“被增长”、“被平均”的声音从未消失。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高。
  “如果说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帕累托改进’,绝大多数人能从改革中受益。那么现在,改革越来越会成为‘卡尔多改进’,利益增进和利益调整并存,两难情况越来越多。”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改革进入“攻坚期”——改革面对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任何一项改革都要破解错综复杂的矛盾,都要突破认识和利益的掣肘。
  “硬骨头”,硬在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单兵突进式的改革已经很难成功。
  一本小小的户口簿,牵动着多少人的命运起伏,阻碍着多少人真正从农民转为市民。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户籍制度的缠绕急需解开,基本民生服务的均等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需加快,让更多早已工作生活在城市的人,享有平等的市民待遇。
  “硬骨头”,硬在改革已不是简单的应急,而是长治久安的制度建设。
  超过10万亿元的地方债,会不会引发债务危机?地方政府为何患上“举债依赖症”?看似近两年方才凸显的矛盾,背后指向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功能过度经济化、政绩考核“唯GDP论”等深层次因素,需要全面改革财税制度、政绩考核制度,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硬骨头,硬在改革已不能只是利益的增进,而必须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
  改革本来就是利益的调整,深水区的改革,绕不开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城镇与农村等利益格局的全方位调整,利益调整就会有增有减。“有些不合理的做法必须果断纠正,有些利益格局的调整则应着眼于培育新的利益,在增量上做文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研究员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愈难愈进,迎难而上,正是改革者的品格。改革前无古人,深化改革就要攻坚克难。
  别无选择,改革更需凝聚共识
  改革需要共识。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呼唤改革,改革共识的凝聚正是改革攻坚克难的锐利武器。
  不改革没出路。
  当雾霾连日不散、当房价节节攀升、当“冷漠症”四处蔓延,有人抱怨:“都是改革惹的祸。”改革不是完美无缺,发展难免伴生问题。有些问题,是改革经验不足造成的,需要及时调整。有些问题,恰恰是改革还不到位引发的,需要持之以恒推进改革。有些问题,则缘于发展理念的偏差。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其根源多在于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正是清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强大动力。”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禇平说。
  改革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改革仍是我们唯一、最好的选择。
  改革不能等。
  改革会不会影响社会稳定?改革会不会引起经济波动?改革难免有风险,我们如何看待风险?
  “不改革才是最大的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认为,改革进程中,最可怕的不是有风险,而是一点风险也不敢冒,一遇到阻力就止步不前。
  改革时机宝贵,不加快改革,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导致积弊难返,酿成更大危机。
  风险不可怕,关键是理性认识风险,科学应对风险,防患于未然。
  多年改革,我们抵抗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增强改革的科学性、协调性、协同性,改革就能化险为夷。
  改革有底气。
  35年改革发展,我们已有了深化改革的一手“好牌”。
  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改革的体制基础更加牢固,可以开启更高层面的改革;多次应对各种挑战,党积累了领导改革的宝贵经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越来越强;改革的潜力依然很大,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从小康迈向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13亿人口的大国华丽转身蕴藏无限机遇,也给改革带来了进退腾挪的更大空间。
  共识铺就改革路。凝聚改革共识,改革攻坚克难之路才能畅通无阻。
  坚定不移,改革更有勇气、智慧
  任务艰巨,更激发改革雄心壮志。
  时不我待,正敲响改革紧锣密鼓。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政府改革一马当先。国务院机构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行政审批改革,国务院已取消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300多个。简政放权,用政府权力“做减法”换市场活力增加。面对经济下滑,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既稳增长,又调结构,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   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加大。财税、金融、价格、投融资、民生保障、农业农村等领域,推出多项重要改革措施。“营改增”扩围,让企业轻装上阵;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让创业门槛大大降低;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外开放有了新突破……一项项重要改革,增添了经济活力,人们感受到了“啃硬骨头”的决心。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有无畏的勇气,有高超的智慧,改革就能翻山越岭,一路高歌。
  勇气和智慧,来自于人民的重托。
  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到向西开放的重镇兰州,从全球瞩目的上海自贸区到老工业基地包头的棚户区,一年间,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全国2/3以上省份。决策层问情于民、问计于民,让人们对改革更有信心。
  勇气和智慧,来自于改革的方法更加科学。
  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协同推进。经济改革与社会、文化改革同步,促进发展与保障民生的改革协调,各项改革相互呼应,形成合力。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的路径,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更加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图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奋斗,已进入至关重要的“后半程”。续写“前半程”的辉煌,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美梦成真,改革的使命鼓舞我们攻坚克难。
  财税改革
  ——“营改增”从交通运输和若干现代服务业扩大到电讯、铁路运输和建筑安装业并从部分地区推广到全国。
  ——启动个税向综合税改革的试点,稳步扩大房产税的试点。
  ——大幅度提高资源税税率和环保收费的标准。
  ——显著提高医疗、社保、环保、新能源等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降低一般性支出尤其是三公消费的比重。
  背景:多位消息人士透露,财税、金融、行政体制、价格改革等将列入报告初稿。在这些改革内容中财税改革分量最重,具体到报告初稿中涉及的财税领域改革,财政部、国税总局是操办者,尤其是前者。
  土地制度改革
  ——征地遵循“公平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将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而动态调整。
  ——土地自由流转,确保农民工权益。如何使土地增值收益大头落到农民工头上。是正确改革方向。
  ——土地私有化,农民最终拥有自己的土地。
  ——扩大农地进入市场流通试点,这将利好地产及其投资产业链。
  背景:分析人士认为,农民土地私有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出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标志,地方政府层面对这个问题的容忍度比较有限。
  金融改革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进一步放松资本账户的管制,放松民资投资海外的限制。
  ——利率市场化将面临最后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业内认为需要时间,下一个具体步骤很有可能是让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
  ——进一步规范银行表外业务,让民间金融阳光化和合法化,杜绝吴英事件的再度发生。
  背景:中国的金融一直存在被压抑现象,涉及到体制改革的最根本政策都由中央所控制。这种集权式的管理如果不被打破,就会影响到金融改革的进程。各界对“人民币先生”未来的改革作出各种猜测,最期待的莫过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
  推进城镇化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应先行一步,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民可选择行业,城镇化就起来了。
  ——破除土地财政,不改变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切断地方政府卖地生财动力机制,人的城镇化就永远赶不上土地的城镇化。
  ——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一环,应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背景:厉以宁认为,如果中国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即90%以上的人口集中于城市,那么城市居住条件必定恶化,居民生活质量必定下降。中国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即中国城镇化要分三部分:老城区 新城区 农村新社区。
  收入分配及户籍制度改革
  ——出台收入分配改革实施细则,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居民收入。
  ——限制垄断性国企高管权力和薪酬的膨胀,缩小贫富差距。
  ——由于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分化”,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农村城市化进程,不利于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应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消除在教育、就业、医疗、城乡间的福利差异。实现人口自由流动。
  背景:一位接近发改委的消息人士透露,“这次的户籍制度改革与以往明显的不同在于,以往的提法都是继续合理控制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而此次对北上广深这些特大城市也会结合条件逐步放开。”
  打破国有企业垄断
  ——打破中央企业垄断,放宽进入市场限制,国企逐步退出,减少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目前国资监管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存在国资管理的“空白点”,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应实现政企分开,改变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放宽入行门槛,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背景:垄断仅仅是国企治理不力的结果,它只是问题的表征现象。如果对国企改革只就垄断而反垄断,只就垄断而进行所谓的“私有化”和“社会化”肢解,那么国企改革也还真有可能沦为一部分利益集团的分羹大宴。
其他文献
近年来,微博用户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让每个人都拥有了“麦克风”。一条不过140字的消息,可以将各类信息瞬间传遍大江南北。  代表们认为,微博时代,地方官员对待突发事件的唯一的办法是:第一时间公布真相,让谣言止于真相,让群众掌握真理。    明智选择:第一时间公布真相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5亿,其中近半数网民在使用微博。去年以来,曲靖铬渣污染事件等热点事件信息在微博大量传播,使微博成为许多公共事件
提到明教,如果你想到的只是光明顶上“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的江湖恩怨,那你一定不是黄晓明的忠实粉丝。早在2003年,心血来潮的影迷们就曾合力写下一篇“告明教教众文”以博晓明一笑,彼时在横店探班的黄晓明很喜欢文中“教主”这一名词。于是“黄教主”便成为了他的尊称。  而他也在“专注耍帅三十年中”被“教众”不断洗刷——跟李毅吧里的“毅丝”一样,这些教众中的很大一部分,以开涮自己喜欢的明星为乐,从演技,到造
15年前,一场车祸使得世界上最耀眼的玫瑰凋谢。戴安娜就这样离去了。世人眼中的她,美丽、善良、有风度,然而却遭遇婚姻的不幸与命运的折磨。  15年来,她从来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人们也不会忘记“我们的王妃”给予世界的勇敢和善良。也许恶能够激起人们一时的好奇,但最终能够长久留在人们心目中的,一定是普通人无法做到的善,而她却做到了。  人们还在谈论她的历史,在人们的称赞或者贬斥中,戴安娜的生命变成了两重:
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最近风头正劲,得益于《卡通农场》(Hay Day)和《部落战争》(Clash of Clans)等游戏的成功,公司市值达到了30亿美元。  据AppData称,《卡通农场》和《部落战争》均进入了iTunes Store商店毛利润最高的10款应用榜单。据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数据显示,Supercell每天捞金超过240万美元。  BusinessInsider最近得到一次
2012年11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中央政治局,并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至此,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代际交替。11时53分,七位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第一次以新的身份集体出现在镁光灯下,会见中外记者。  对于这次见面会,外国媒体高度关注。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媒体纷纷指
3月1日,习近平校长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以《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为主题做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校长在讲话中强调,保持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和不断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的固本之道。这是习近平校长对我们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形式下提出的更高、更具体、更迫切的新要求。  胡锦涛同志曾在党的第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在新形势下保
奥巴马和罗姆尼的“轰炸式”美国竞选终于尘埃落定,最终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相信那个:“我受够了,受够了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科罗拉多州4岁小女孩阿比戈尔终于可以笑颜了,纵观历届美国选举,这次总统选举真的是最重要的一次吗?不久前在伦敦一次视讯会议上,一个英国人问美国政治分析师拉瑞·萨巴托。“这次总统选举,”对方答道,“绝对是自 2008 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场哄堂大笑,但他们并不完全满意。在英国人
9月22日,杭州星巴克咖啡灵隐寺门店开业。该店位于灵隐寺景区外的停车场旁,店内外装潢风格古色古香,中式风格与景区建筑相得益彰。进驻故宫的星巴克早已在一片争议中退出,如今星巴克进驻灵隐寺景区,开店选址到佛门清净地,更是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调侃:以后进这家星巴克服务生会微笑问,“施主,您是大悲还是超大悲?还是大瓷大悲”“哦,我能续悲么?”  星巴克,代表着美国典型的咖啡文化;灵隐寺,则承载着中国千年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组照片,是各地民众热烈学习刊载有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报纸的照片。  各地报纸的照片构图大致相似,不外是几个人集中一起,或各自眼前摊放着报纸,在阅读;或是几个人围坐一起,对着一张报纸指指点点,似是在阅读。  总之,照片拍出了“认真学习”公报的氛围,拍出了公报“受群众关注,也为群众欢迎”的场面。  这种照片,不是现在才有,过去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这样。  其实不过是某些媒体人、摄影记者玩
【导读】:在“华夏之星”中国小企业公益大讲堂上,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开场第一个演讲,在演讲中冯仑提出很多有意思的观点,他认为企业发展就如同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学习,恋爱,调整这些如同人生的经历过程,而就像交朋友一样,与其有100个小弟,不如只有3个小弟。  企业发展如同人的一生  企业的发展跟人是很像的,人这一生当中有几个特别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每一次都会有分杈,而这些分杈就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