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在微小残留病灶(MRD)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59例AML患者(AML组)WT1基因表达水平并与16例骨髓分类正常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核型AML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分析AML患者WT1基因与融合基因AML1-ETO、CBFβ-MYH1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ML组W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年龄、性别及白细胞计数AML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AB分型中,M3与M4型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较高,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2型患者比较,M3型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较高,M5型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较低(均P<0.05);M5型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亦低于M4型患者(P<0.05)。异常核型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正常核型患者(P<0.05)。t(15;17)/PML-RARa和t(16;16)/CBFβ-MYH11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核型和t(8;21)/AML1-ETO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低于t(15;17)/PML-RARa患者(均P<0.05)。除1例AML1-ETO阳性AML患者复发时AML1-ETO升高而WT1基因表达水平未升高,没有同步提示疾病复发外,其他跟踪的AML患者WT1与AML1-ETO、CBFβ-MYH11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采用RQ-PCR检测WT1基因表达水平,可以监测AML患者MRD,评估疗效与预后,预测疾病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