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生活事件现状,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黔西县定新乡和重新镇四~九年级学生1 485名,采用一般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留守、曾留守和非留守男童的生活事件项目发生数及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曾留守女童的生活事件项目发生数、总分、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及其他因子分均大于非留守女童(P值均<0.05);留守女童的人际关系因子分与曾留守女童的丧失因子分均高于非留守女童(P值均<0.05);留守与曾留守女童间生活事件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学习压力因子分高于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P值均<0.05);留守>2 a的留守儿童健康适应因子分高于留守1 a~组的留守儿童;留守≥5 a组的曾留守儿童其他因子分高于留守2 a~组的曾留守儿童(P<0.05)。结论留守类型对儿童生活事件的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留守经历对儿童生活事件影响有一定的持续性;无论正在留守还是曾经留守的儿童,留守年限越长对生活事件的影响可能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