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识”重回两岸政治舞台中心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uoyaoxiezu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上旬,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提出将以“维持两岸现状”为原则处理两岸关系。5月初,“习朱会”在北京举行,国、共两党领导人一致主张坚持“九二共识”,继续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表面上看,就两岸关系而言,红、蓝、绿三党都愿意“维持现状”,实际上,台湾蓝、绿两党对“两岸现状”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红、绿双方对“两岸现状”的解释更是大相径庭。两岸关系的“现状”在岛内呈现出一个名词、多种解释的奇特状况,体现出两岸关系的复杂结构和特殊属性。
  今天我们谈论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直接起源于国共内战,从1950年代起受到全球冷战的影响,形成了两岸政治对峙和军事对抗的冲突关系。另一方面,自1980年代以来,两岸贸易、投资与社会交流蓬勃发展,为两岸关系注入了交流合作的新内涵。而且,中美两国在亚太的地缘政治角力也作用于两岸关系。冲突与合作、制度差异与务实交流等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的两岸关系于焉形成。
  从性质上看,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也就是“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国共内战及其历史延续的产物,两岸各自的最高法源都规定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但实际管辖上却存在分治的局面。
  台湾统独光谱上的任何政治主张,为了论述自身的合理性,都不约而同地要先定位两岸关系的“现状”,再申论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1990年代前半期,两岸官方打破隔绝状态,开始试探性互动,围绕着两岸关系现状内涵的争辩是两岸政治互动的第一角力点。
  两岸各方究竟如何理解“两岸现状”?在台湾政争日趋激烈之时,两岸政党如何互动,对两岸关系又有何种影响?

国民党如何论述“现状”


  1980年代到90年代,国民党当局认识到由其统一大陆已不可能,在战略选择上宁愿“偏安台湾”而不再是“光复大陆”,因而注重推进内部“宪政改革”,从勉强维持“全国合法性”转向积极落实“在台合法性”。与这种“偏安战略”相配合的,乃是国民党的本土化(台湾化)及其对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位。从1991年5月到1992年7月,国民党当局廢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颁布《国统纲领》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构建一整套对大陆政策。
  李登辉主持下通过的《国统纲领》曾被称为“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原则”。不过,《国统纲领》仅由台湾“行政院会议”通过,并不具备法律位格。近来有研究指出,《国统纲领》只是当年李登辉为拉拢国民党内非主流派、巩固自身权力的工具,而非其两岸关系理念的体现。
  1994年7月,台湾“陆委会”公布首部大陆政策白皮书《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将两岸关系定位为“一个中国,两岸分治”,并且说明“一个中国是指历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缘上的中国”。其关键意义在于抽离了“一个中国”在宪法和政治上的意义,使之虚化。由此,当年李登辉所谓“经由两岸共同的努力,中国必然会走上统一的道路……”,成为没有约束力的空头支票。1996年以后,李登辉随着个人权力的扩张,在分裂言行上越走越远,并且拉拢蔡英文等一班幕僚炮制“两国论”。
  2008年以来,国民党重新执政,马英九主张“在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宪法”架构是这个“现状”论述的前提,意味着虽然从现实上看两岸既未统一,也未独立,但从法理上看两岸同属一个中国。马英九和李登辉在两岸关系上的差别在于,李登辉本质上是个分裂主义者,源自“宪法”的“国统纲领”只是他党同伐异、争权夺利的工具,而马英九则信守该“宪法”关于两岸同属一中的规范。最近,李登辉不断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不敢面对他当年主持“国统会”通过的“八一决议文”(即《关于一个中国之涵义》:“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甚至辩称当年的“国统会”及其决议文只是应付压力的权宜之计。
  马英九以捍卫者自居,承认两岸一中,他的策略就是通过“政经分离”的方式,一方面推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为台湾争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是搁置两岸政治协商。马英九所说的“不统”语义含糊,不管怎么理解,他的意图就是回避两岸政治谈判。在“不统、不独”的框架下,今天国民党精英对两岸关系现状的理解就是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和平分治的现实和经贸文教交流合作的潮流。

蔡英文否认“九二共识”不得人心


  民进党内部派系林立,包括激进的台独分子、稳健的台独势力以及部分淡化台独色彩的人士。各个派系在两岸关系议题上的公约数就是1999年的《台湾前途决议文》。最近谢长廷提出“现状”应该包括“宪法”及其运作,似乎有靠拢国民党之两岸现状主张的迹象,不过,谢的立论基础仍然是《台湾前途决议文》,今天不敢再公开说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蔡英文在上一届台湾大选的选战阶段(2011年)就曾说过要“维护两岸现状”,所提的“台湾共识”只有程序意义,没有实质意义,缺少务实、具体的策略去实现“维持现状”的目标。蔡当时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不得人心,最终以6%的得票率差距输给了马英九。
  今年4月中旬,蔡英文再次成为民进党的“总统参选人”,面对国民党对“九二共识”的坚持,且美国智库人士质疑她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蔡英文再次提出要“维持两岸现状”。蔡英文的“维持现状”说立刻遭到国民党上下的反击。马英九公开质问蔡英文,她要维持的究竟是“7年来的现状”,还是“7年前的现状”?“7年来的现状”指的是马英九执政下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而蔡英文近年来不断抨击马的两岸政策。“7年前的现状”指的是陈水扁执政下的两岸冲突紧张的局面,得不到台湾主流民意的支持。
  不过,2015年的蔡英文比4年前在两岸议题上的变化是,她要求民进党执政的各县市都成立“两岸小组”,推动城市交流与经贸往来,同时在两岸议题上尽量不直接挑衅中国大陆。可以看出,蔡英文也试图用“政经分离”的策略应对两岸关系。

不能只要房屋不要地基


  1997年以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和中美关系的改善,大陆处理两岸关系更加自信,有关两岸关系现状的表述也更加包容,虽然坚持一中原则,但是不再简单地用中央与地方的名义处理两岸关系。当时,时任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对于两岸关系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于1998年10月第二次汪辜会谈时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目前尚未统一。双方应共同努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一个国家的主权与领土是不可分割的,台湾的政治地位应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进行讨论。”这就是汪氏“八十六字”。但是,1998年以后李登辉的分裂倾向愈加明显,突出表现就是1999年7月“两国论”的出台。此后两岸关系陷入多年低谷,“八十六字”失去了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作用的机会。
  2000年5月陈水扁执政后,大陆出于防止“台独”的需要进行军事准备,但也做出很多善意的动作,包括当年7月以后钱其琛副总理及国台办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出“新三句”,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与大陆同属于中国,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国目前尚未统一,双方应共同努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台湾的政治地位应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讨论。”“新三句”的提出尊重台湾方面要求两岸平等的意见,承认两岸尚未统一的现状,是大陆对台论述的重要突破。不过,由于此后陈水扁陆续推出“一边一国论”、“正名制宪”,以及推动“法理台独”的行径,两岸官方的政治信任蕩然无存,两岸政治关系进入了冰冻期。
  蔡英文提出“维持两岸现状”之后,国台办发言人迅速给出了回应:“关键是维护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这个“政治基础”就是“九二共识”。大陆的主张是,两岸是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实现和平发展的,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可以理解,大陆认为“和平发展”和“九二共识”都是这个现状的组成成分,后者甚至还是前者的基础。因此,不能只想要漂亮的房屋,而不要这栋房屋的地基。

“妥协”与智慧


  于是“九二共识”这面旗帜回到了两岸政治舞台的中心。2008年以来,一度被两岸政治关系冰冻期所冷藏的“九二共识”重新成为国共两个执政党建立政治互信的基础,成为两岸海协会和海基会恢复事务性协商的桥梁。7年来,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两会已经达成了21项协议,国共论坛也提出了153项共同建议,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九二共识”体现在1992年11月初海协海基两会的函电往来中。“九二共识”是两岸官方政治妥协的产物,也是政治智慧的体现。说是“妥协”,是因为当时国共双方想在和平的条件下推进两岸事务性协商,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就不能只坚持己方的政治高标准,而应该容忍对方的政治要求,给予对方生存空间和论述空间。“九二共识”让国民党政权对台湾内部有所交代,也守住了大陆关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底线。说是智慧,是因为双方都对政权问题进行模糊化处理,为推动两岸经贸文教的务实交流合作开创了政治空间。
  应该指出,“九二共识”对“一中原则”有共识,但对“一中内涵”尚无共识。关于一中原则的共识就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而对“一中内涵”亦即两岸的政权定位问题,则国共两党都有不同的主张和理解。这就是现阶段两岸关系发展的进展与局限:国共两党都能反对分裂、维持法理上两岸同属一中,这是进展;但对未来如何实现统一、采取何种模式的统一形式则尚无共识。
  习近平在和朱立伦的会面中说,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国共两党都要勇于面对,关键在于“虑善以动,动惟厥时”。事实上,两岸关系已经成为台湾2016年选战的重要议题。台湾选举结果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因为国、民两党对“九二共识”的立场、对两岸现状的理解截然不同,将导致两岸交流合作局面的反差。2016年台湾的当选者不论是谁,相信都不愿回到陈水扁时代两岸冲突和对抗的局面,不过如果与大陆没有政治互信的基础,很难维持两岸和平发展的势头,势必会引起两岸关系的新一轮波动,对台湾不是好事情。
其他文献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那么在高中语文活动课中怎样运用教学策略促进语文课堂的开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要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并引导其天资得到发展。”高中语文活动课要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活动的内容、形式、空间上具有开放性,活动过程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以促进学生身心
据香港《南华早报》2014年7月21日报道,香港城市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60%的12~23岁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仅相当于中国大陆低年级小学生的汉语平均水平,甚至无法顺利阅读招聘广告,以致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部博士惠安娜表示,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从中学开始就已跟不上汉语课程的进度,但是汉语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香港教育局将于2015年推出《第二语言汉语课程学习框架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华北与西北的交会处,是宁(夏、内)蒙(古)陕(西)经济区的结合部和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乌海1976年建市,现辖海勃湾、乌达、海南三个县级行政区,面积1754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有蒙、汉、回等25个民族。乌海资源富集,有“塞外煤城”、“乌金之海”之称。地处库布齐、毛乌素、乌兰布三个沙漠的交会处,黄河穿市而过。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乌
奥巴马缺 亚太系列峰会,本身就表明他认为内部问题比外部问题更重要、更紧迫。  随着奥巴马签署临时拨款和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持续16天的美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的关门风波暂告一段落。民主、共和两党将在未来3个月内继续谈判。  这场因奥巴马医改而起的政党斗争,使得美国民众对政府和国会的满意度创下新低,也让被认为恶意瘫痪国政的共和党支持度受挫,不得不在谈判最后一刻妥协,在众院放行了不涉及医改内容的临时解决方
插图/丁得  站在建党一百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路迭经险阻和艰辛。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背后,是一系列充满胆识和魄力的结构性改革措施。经济改革的进程里,有“禁区”,有阻力,中国是如何达成共识,坚定驶向市场经济的彼岸?又是如何突破重重约束,把握住改革和稳定的平衡,连年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为此,南风窗记者专访历史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者萧冬连。萧冬连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
爱尔兰一家酿酒公司仓库中堆满了詹姆森威士忌  在2019年4月宣布对价值110亿美元的欧盟商品征收关税之后,美国近日将威胁加码,清单里多了40亿美元的欧盟商品。来自爱尔兰的威士忌、意大利面、橄榄和某些种类的奶酪都受到了影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表示,正在增加的89个关税清单子类别里,包括各种金属。  欧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和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类似,表面是农产品的激烈竞争,背后是高科技和尖端
2009年的重点煤合同在经历了近半年的艰苦谈判之后,终于将迎来破题曙光。煤电双方对价格的分歧从相差130元/吨的差距逐渐拉近,并有望在同比上涨4%左右的区间内重合。  6月初,五大发电集团已经与山东省内的煤炭企业签订了重点煤合同,价格即同比去年上涨4%,这正好覆盖了今年煤炭企业多承担的4%的增值税。按照华电集团一位负责人的话说,该价格是在省发改委的协调下确定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煤电谈判的后
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2017年4月30日报道,一直以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相关研究的重点都在学生的认知能力方面,近来,研究者首次对学生的幸福感展开调查。  研究表明,哪怕只是家庭共进晚餐都會对学生的幸福感和学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经合组织PISA测试负责人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在有关学生幸福感的PISA研究报告中多次强调了这一点。“我可以明确地说,父母做到这点并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心思。”
8月2日,江苏省泰州市南舍村,村民划着菱桶采摘菱角  今年,中国(含香港、台湾)共有133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历史上第一次超过有121家企业上榜的美国。  大多数人的目光都盯在能源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上,这些来自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国企和民企有一种极大的象征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既有工业大国的重器“坐镇”,又有科技大国的“先锋”出征—而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农业”,只是个毫不起眼的配角。  如果
5月份以来,两岸经济关系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发生着变化。两岸产业合作协商取得了积极进展,LED(液晶显示器面板)、太阳能、中草药开发等具体产业接续展开交流互访,相关平台也陆续成形。同时,大陆赴台采购团络绎于途,预计半年内将有超过10个大陆团赴台采购。  仅仅一年多前,人们还只能在纸上谈论两岸直接“三通”的问题,仿佛也只是在为不可能的事情心中块垒。而现在,不仅是大陆专业人士不绝于途,就是每天赴台的大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