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也有利于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本文简要介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对策,希望能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高职 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3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深,人文基础知识薄弱;第二,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不成熟,道德观念不正确,行为不文明、不规范,意志力较弱,自杀、他杀等现象与普通高校相比较多;第三,部分学生遇事冲动,学生之间相处不和谐,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纪律观念淡薄。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较低的原因分析
第一,不能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不能够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指出,高职院校应当注意突出对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以培养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文为主要目标,这就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将教学资源的配置重点用在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
第二,过分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相輔相成的过程,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高职语文教师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实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条件不足。高职院校建校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且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量较小,人文社科类的书籍较少,难以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学生的人文意识较差,学校文化底蕴不足,难以将人文精神渗透到社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实践当中。
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高职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第一,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提高自身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到关系民族和国家兴衰的高度上,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二,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是在中专或技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师资水平较低,许多语文教师思维僵化,教学观念落后,文学素质较低,文化底蕴不足,对文学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属性、文情意趣等不能够敏锐洞察,教学形式单一。因此,学校应当注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开展语文教学交流会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学水平;教师应当注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构建灵活课堂形式
第一,语文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化的学习,而传统文化则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是提高学生人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法。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将文章的学习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特色与文化内涵,加强学生对人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高职语文教材致力于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课本中设置“交流与探索”、“阅读与研讨”等相关专栏,并设置启发性作业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多过于重视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这些部分。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通过共同研讨、网络互动等方式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人文素养。
(三)、创新考核方式,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一,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传统的语文考核大多以笔试和纸试为主,以理论知识的考察为主要内容,形式单一,无法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创新语文考核方式,将文学欣赏能力、学生学习态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语文应用能力等都纳入考核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人文素质。
第二,高职语文老师应当注意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学,它的答案是多元的、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固定的,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个性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人文主义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创新考核方式,尊重和鼓励那些有个性的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尊、自信、自强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语
人文素質是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一种主体品质,体现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修养以及法纪观念,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提高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构建灵活课堂形式,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枝梅,尹小小.人文教育语境中的高职语文教学:实践的路径[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33-135.
[2]唐娟.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102-103.
[3]黄晴.高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渗透[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9):46-46.
关键词:高职 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3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深,人文基础知识薄弱;第二,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不成熟,道德观念不正确,行为不文明、不规范,意志力较弱,自杀、他杀等现象与普通高校相比较多;第三,部分学生遇事冲动,学生之间相处不和谐,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纪律观念淡薄。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较低的原因分析
第一,不能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不能够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指出,高职院校应当注意突出对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以培养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文为主要目标,这就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将教学资源的配置重点用在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
第二,过分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相輔相成的过程,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高职语文教师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实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条件不足。高职院校建校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且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量较小,人文社科类的书籍较少,难以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学生的人文意识较差,学校文化底蕴不足,难以将人文精神渗透到社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实践当中。
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高职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第一,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提高自身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到关系民族和国家兴衰的高度上,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二,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是在中专或技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师资水平较低,许多语文教师思维僵化,教学观念落后,文学素质较低,文化底蕴不足,对文学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属性、文情意趣等不能够敏锐洞察,教学形式单一。因此,学校应当注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开展语文教学交流会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学水平;教师应当注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构建灵活课堂形式
第一,语文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化的学习,而传统文化则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是提高学生人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法。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将文章的学习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特色与文化内涵,加强学生对人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高职语文教材致力于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课本中设置“交流与探索”、“阅读与研讨”等相关专栏,并设置启发性作业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多过于重视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这些部分。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通过共同研讨、网络互动等方式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人文素养。
(三)、创新考核方式,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一,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传统的语文考核大多以笔试和纸试为主,以理论知识的考察为主要内容,形式单一,无法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创新语文考核方式,将文学欣赏能力、学生学习态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语文应用能力等都纳入考核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人文素质。
第二,高职语文老师应当注意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学,它的答案是多元的、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固定的,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个性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人文主义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创新考核方式,尊重和鼓励那些有个性的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尊、自信、自强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语
人文素質是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一种主体品质,体现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修养以及法纪观念,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提高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构建灵活课堂形式,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枝梅,尹小小.人文教育语境中的高职语文教学:实践的路径[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33-135.
[2]唐娟.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102-103.
[3]黄晴.高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渗透[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9):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