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查及分析Vav3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并建立2008至2012年间1 015例前列腺癌患者及1 068例无瘤健康对照,通过NCBI dbSNP (http://www.ncbi.nlm.nih.gov/projects/SNP)以及SNPinfo (http://snpinfo.niehs.nih.gov/snpfunc.htm)数据库,分析并筛选Vav3单核苷酸多态位点,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所选位点与前列腺癌发病的相关性,并进行位点多态性与前列腺癌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生化复发相关性分析。
结果Vav3 rs12410676 G>A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呈负相关[相加模型OR=0.80 (0.69~0.93), P=0.003;显性模型OR=0.81 (0.68~0.97), P=0.022;隐性模型OR=0.54 (0.36~0.82), P=0.004]。同时Vav3 rs8676 G>A与rs12410676 G>A的联合效应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存在负相关,随着变异位点数量的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越小(P<0.05)。在分层分析中,相对于Vav3 rs12410676 GG组,携带AA/AG的人群在体质量指数≤25 kg/m2组,或吸烟组,或Gleason评分≥7分(4+3),或高侵袭性前列腺癌中都具有保护作用。运用假阳性报告概率法对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假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先验概率(0.25,0.1,0.01)的情况下,上述结果具备不同的统计学效能。
结论Vav3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效应较低,尚需在大样本量、多中心、不同种族的前列腺癌研究中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