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成像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来源 :中外健康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o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重点分析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MRI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5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MRI表现,常规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WI,FSE—T2WI及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均有失状位和横断位成像,14例患者做了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8例患者做了T1WI—SPIR增强检查;结果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较多,尤以胸段及胸腹段脊柱多见,腰段次之、颈段少见,常为多椎体变扁,呈鱼椎状,轻重程度不一,椎体附件无受累,骨折灶旁无软组织肿块,老年人多见;脊柱转移瘤性骨折较少,多为腰段,颈、胸及骶尾椎段受侵无明显差异,椎体形态明显不规则改变并常累及附件,但不侵犯椎间盘,中年多见。脊柱骨折的诊断从影像学检查为首选,传统的X线平片,CT扫描通常可以明确诊断,但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转移瘤性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骨折性质的鉴别诊断、早期椎体形态轻轻微改变性骨析的诊断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MRI像技术以其没有电离辐射,主要依靠不同组织的T1、T2和质子数目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脉冲序列特点,能够提供关于脊术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转移瘤性骨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椎体形态无明显改变的早期轻微骨折信号进行分析。笔者总结56例无明显外伤诱因脊柱骨折患者的MRI成像不同序列信号改变,旨在提高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在造影术及微导丝的配合下对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瘤腔完全栓塞86例,占89.58%,栓塞≥90%的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3例)和观察组(11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哮喘治疗,在对照组
目的讨论糖尿病前期的早期干预方法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结果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首要目标,也是降低其他危险因素的重要指标。结论对糖尿病前期进行早期干预并使之逆
随着四手操作观念深入人心,对其提高口腔工作效率,增强患者满意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本文就口腔临床工作中四手操作重要性及体会进行阐述。
目的探讨胃息肉的临床及胃镜下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胃息肉患者在胃镜下治疗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85例胃息肉患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于由于脑梗死导致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的成像检查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50例脑梗死导致脑出血患者,研究通过核
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在产后出血症状治疗中的药效。方法研究206例存在产后出血高危诱因的产妇,治疗组103例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催产素治疗,用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对产后
目的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支原体肺炎病例,所有病例确诊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
采用羊毛醇为起始原料,经改性修饰、酯化、磺化和复配,得到的磺化琥珀酸酯化羊毛醇加脂剂MLA,具有很好的乳化性、稳定性及与革纤维较强的结合能力.应用试验证明,该加脂剂加脂
对于难治性的伤口的愈合一直是外科治疗的难点之一,常规换药方法很多,疗效各异,为了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外科换药的基础上,试用把纱布做成圆圈垫子的形状来进行换药,在17例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