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对休闲农业的内涵和相关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接着对洛阳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具有代表性的洛阳市现存的休闲农业园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了洛阳市目前休闲农业园区发展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这些不足结合洛阳市目前的发展现状制定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休闲农业园区;全民健身;问题及对策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同时社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渴望在休息之余能够有一个放松、休息、亲近大自然的地方。
人们逐渐对休闲生活有了新的理解,逐渐更加倾向于回归田园,回归自然。自十九大召开以来,人民对幸福生活赋予了新的定义与内涵,人们对回归大自然的渴望越来越迫切,休闲农业的诞生与发展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愿望。
洛阳市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休闲农业园区数量明显增多,同时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也极大提升了本地居民的运动热情,然而,洛阳市大部分的休闲农业园区都没有设置标准尺寸的运动场地,无法满足当地市民运动健身的需求。
二、休闲农业的内涵
休闲农业一词最早来源于台湾,休闲一词来自休闲产业[1]。然而在我国大陆内更多的被称作为观光旅游产业。它是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全新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休闲农业已经在众多的旅游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休闲农业就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是包括了生产、加工、休闲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休闲农业是对农业资源进一步开拓,农业结构的合理性调整,农业环境的良好改善,并使农民收入 得以增加的新途径[2]。
三、中国休闲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一)民俗旅游模式
将具有能够充分展现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的风俗习惯融入到休闲旅游活动当中,开展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二)农业观光园模式
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展示其核心旅游功能,借助科技设施等创新性的规划、设计,从而形成的集聚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以及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园区[3]。
(三)“农家乐”模式
指的是当地的农民通过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纯天然,无公害的农副产品以及营造具有乡土气息的农家小院来吸引游客在这里进行游玩、吃、住等休闲娱乐活动。
四、洛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洛阳市政府重视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目前洛阳市的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园区数量上和质量显著提升,截止2017年5月,洛阳市休闲农业项目总数达到3501个,其中,休闲农业园区291个,休闲农庄104个,农家乐3106家,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安排就业人数9.8万人。
五、洛阳市主要休闲农业庄园
樱桃庄园园林山溪谷度假村:主要的功能是休闲与度假,主要配套有观光、住宿和餐饮。主要的客源是洛阳市及周边旅游、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主要特色有入口塔楼、祈福钟楼、会所餐厅、拥有万亩无公害樱桃种植基地。
洛阳凤翔山庄:以休闲、保健、度假为主要功能,温泉、住宿以及娱乐为主要配套,主要接待人群是经济实力优越,追求生活品质者。其主要特色有温泉养生、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娱乐健身。
洛阳银杏嘉年华生态园:以休闲、保健。度假为主要功能,主要配套有温泉、住宿、娱乐。主要的接待人群和洛阳凤翔山庄一样是经济实力优越,追求生活品质者。主要特色有生态餐饮、养身温泉、窑洞宾馆、木屋别墅和精品采摘。
银滩休闲农业观光园: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主要的配套设施有观光、住宿和餐饮,主要的接待人群是洛阳市民以及外地旅游、摄影等户外运动爱好者。主要的特色有特色餐饮、荷花节摄影、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木屋别墅。
汝阳大虎岭农业公园:以休闲、户外、运动为主要功能,主要配套有观光、住宿和娱乐。主要特色有大田景观、观光畜牧、风情小镇、户外运动基地高端温泉、乡村酒吧、特色旅馆。
六、洛阳市休闲农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洛阳市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在前期的规划设计中选址盲目,缺乏统一的管理,前期场地调研不充分,没有独具特色的产业。大部分的园区发展模式相似,互相模仿,没有亮点,基础设施配套也不完善。
在一些休闲农业园区内,交通问题和卫生问题较为显著。在旅游高峰时段,人流量,车流量巨大,由于道路狭窄和卫生处理的不及时,导致车辆拥挤,垃圾遍地,阻碍了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
服务管理人员素质欠缺,缺乏系统的管理培训,大部分的园区缺乏专业的活动健身场地,只能满足游客体验农事采摘,农耕文化等需求,当游客想进行体育锻炼时,却因园区内没有设置健身活动场地而无法实现。
七、洛阳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要根据当地人文特点,结合自然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开发文化资源。如台湾休闲农业呈多样化模式,有综合性的休闲农场,也有田园式的观光农园,教育农园还有旅游胜地。并且要突出明确的主题,如“绿色旅游”“健康旅游”等。
洛阳市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同时政府又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应当在休闲农业园区未来的发展中,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提高自身的休闲农业品牌优势,打造独居特色的产业特色,突出农业特色。
2013年10月,洛阳市政府印发《关于洛阳市创建河南省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体育健身需求。可以在休闲农业园区中增设专业的体育活动健身场地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促进园区的发展。
完善園区内部的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对服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服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一支专业的服务管理团队。
八、结语
近年,洛阳市居民运动健身热情高涨,但是市区内健身活动场地不足,通过对洛阳市目前现存的休闲农业园区在主要功能、配套设施、接待人群和主要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发现了洛阳市休闲农业园区存在基础服务设施配套不齐全,缺乏产业特色,没有设置专业的健身活动场地,无法满足游客健身活动的需求,可以在休闲农业园区内设置专业的活动健身场地,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特色,吸引更多的客源,促进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然.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研究[J].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2,06.
[2]孙慧,王彻,王岜.创意农业的内涵和景观分类及其表达——以“北大荒”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2:194-197.
[3]陈琳.休闲农业园区主题文化表达研究[J].哈尔滨,2015,06.
作者简介:胡云,河南科技大学。
(通讯作者:李东升)
关键词:休闲农业园区;全民健身;问题及对策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同时社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渴望在休息之余能够有一个放松、休息、亲近大自然的地方。
人们逐渐对休闲生活有了新的理解,逐渐更加倾向于回归田园,回归自然。自十九大召开以来,人民对幸福生活赋予了新的定义与内涵,人们对回归大自然的渴望越来越迫切,休闲农业的诞生与发展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愿望。
洛阳市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休闲农业园区数量明显增多,同时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也极大提升了本地居民的运动热情,然而,洛阳市大部分的休闲农业园区都没有设置标准尺寸的运动场地,无法满足当地市民运动健身的需求。
二、休闲农业的内涵
休闲农业一词最早来源于台湾,休闲一词来自休闲产业[1]。然而在我国大陆内更多的被称作为观光旅游产业。它是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全新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休闲农业已经在众多的旅游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休闲农业就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是包括了生产、加工、休闲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休闲农业是对农业资源进一步开拓,农业结构的合理性调整,农业环境的良好改善,并使农民收入 得以增加的新途径[2]。
三、中国休闲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一)民俗旅游模式
将具有能够充分展现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的风俗习惯融入到休闲旅游活动当中,开展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二)农业观光园模式
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展示其核心旅游功能,借助科技设施等创新性的规划、设计,从而形成的集聚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以及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园区[3]。
(三)“农家乐”模式
指的是当地的农民通过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纯天然,无公害的农副产品以及营造具有乡土气息的农家小院来吸引游客在这里进行游玩、吃、住等休闲娱乐活动。
四、洛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洛阳市政府重视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目前洛阳市的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园区数量上和质量显著提升,截止2017年5月,洛阳市休闲农业项目总数达到3501个,其中,休闲农业园区291个,休闲农庄104个,农家乐3106家,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安排就业人数9.8万人。
五、洛阳市主要休闲农业庄园
樱桃庄园园林山溪谷度假村:主要的功能是休闲与度假,主要配套有观光、住宿和餐饮。主要的客源是洛阳市及周边旅游、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主要特色有入口塔楼、祈福钟楼、会所餐厅、拥有万亩无公害樱桃种植基地。
洛阳凤翔山庄:以休闲、保健、度假为主要功能,温泉、住宿以及娱乐为主要配套,主要接待人群是经济实力优越,追求生活品质者。其主要特色有温泉养生、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娱乐健身。
洛阳银杏嘉年华生态园:以休闲、保健。度假为主要功能,主要配套有温泉、住宿、娱乐。主要的接待人群和洛阳凤翔山庄一样是经济实力优越,追求生活品质者。主要特色有生态餐饮、养身温泉、窑洞宾馆、木屋别墅和精品采摘。
银滩休闲农业观光园: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主要的配套设施有观光、住宿和餐饮,主要的接待人群是洛阳市民以及外地旅游、摄影等户外运动爱好者。主要的特色有特色餐饮、荷花节摄影、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木屋别墅。
汝阳大虎岭农业公园:以休闲、户外、运动为主要功能,主要配套有观光、住宿和娱乐。主要特色有大田景观、观光畜牧、风情小镇、户外运动基地高端温泉、乡村酒吧、特色旅馆。
六、洛阳市休闲农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洛阳市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在前期的规划设计中选址盲目,缺乏统一的管理,前期场地调研不充分,没有独具特色的产业。大部分的园区发展模式相似,互相模仿,没有亮点,基础设施配套也不完善。
在一些休闲农业园区内,交通问题和卫生问题较为显著。在旅游高峰时段,人流量,车流量巨大,由于道路狭窄和卫生处理的不及时,导致车辆拥挤,垃圾遍地,阻碍了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
服务管理人员素质欠缺,缺乏系统的管理培训,大部分的园区缺乏专业的活动健身场地,只能满足游客体验农事采摘,农耕文化等需求,当游客想进行体育锻炼时,却因园区内没有设置健身活动场地而无法实现。
七、洛阳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要根据当地人文特点,结合自然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开发文化资源。如台湾休闲农业呈多样化模式,有综合性的休闲农场,也有田园式的观光农园,教育农园还有旅游胜地。并且要突出明确的主题,如“绿色旅游”“健康旅游”等。
洛阳市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同时政府又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应当在休闲农业园区未来的发展中,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提高自身的休闲农业品牌优势,打造独居特色的产业特色,突出农业特色。
2013年10月,洛阳市政府印发《关于洛阳市创建河南省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体育健身需求。可以在休闲农业园区中增设专业的体育活动健身场地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促进园区的发展。
完善園区内部的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对服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服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一支专业的服务管理团队。
八、结语
近年,洛阳市居民运动健身热情高涨,但是市区内健身活动场地不足,通过对洛阳市目前现存的休闲农业园区在主要功能、配套设施、接待人群和主要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发现了洛阳市休闲农业园区存在基础服务设施配套不齐全,缺乏产业特色,没有设置专业的健身活动场地,无法满足游客健身活动的需求,可以在休闲农业园区内设置专业的活动健身场地,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特色,吸引更多的客源,促进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然.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研究[J].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2,06.
[2]孙慧,王彻,王岜.创意农业的内涵和景观分类及其表达——以“北大荒”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2:194-197.
[3]陈琳.休闲农业园区主题文化表达研究[J].哈尔滨,2015,06.
作者简介:胡云,河南科技大学。
(通讯作者:李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