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区别了“真”与“真的”的用法与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山大学中介语语料库留学生作文的分析,对留学生使用“真”“真的”的情况做了考察,归纳并总结出留学生使用这两个词时会出现的偏误,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真 真的 留学生 偏误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55-03
“真”“真的”在现代汉语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学术界对两个词的讨论也是由来已久,包括对两个词的词性、含义、差异等。朱德熙先生(1982)认为单音节形容词加“的”只能做定语,但“真的”是例外,它可以做状语。侯学超(1998)、张斌(2001)则认为“真的”是一个副词。此外,张斌还认为,“真的”有表示对事物或情况的确认。另外,刘勇(2003)重点探讨了状语位置上“真”的词性问题。此外,宫下尚子(2002)、厉霁隽(2003)、方清明(2012)对“真”和“真的”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都做出对比分析,方清明(2012)更是从留学生的使用频率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然而,尽管学术界很多学者对“真”“真的”的区别做出过讨论和分析,但关于留学生使用的偏误情况却几乎无人关注。笔者认为,通过中介语语料的收集与分析,并对留学生“真”与“真的”使用偏误进行归类,有利于找出留学生学习两个词的难点所在,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一、“真”与“真的”的对比
(一)作为区别词
区别词又叫非谓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做定语,不能做谓语的词。朱德熙先生(1982)也认为“真”符合区别词的标准,它只能在名词前或者助词“的”前面出现的粘着词。“真”作为区别词,记为“真1”,可直接修饰名词,例如,真男人、真学历、真面目、真感情、真心等。“真”与所修饰名词性词语往往结合得比较紧密,属于构词的范畴。
根据构式语法理论,笔者认为“真的”并非由“真”加“的”派生而来的,而是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相对凝固的词,且“真的”作为区别词,与“真”有所不同,它作为修饰词比较自由。我们将作为区别词的“真的”记为“真的1”,它一般多用于判断句中,比较少修饰名词性短语。此外,真的作为区别词,常常与“假的”对举。例如:
(1)“真”的构词:真心、真人、真迹、真丝、真理等。
(2)这件事是真的。
(3)这张钱是真的,不是假的。
(4)真的杀人凶手还逍遥法外,关在里面的是无辜的。
(二)表示确认义的语气副词
“确认”就是对某个已经存在的事实或者情况进行的认定和认可。我们将表示“确认”义的“真”记为“真2”。“真2”一般修饰的成分可以是普通的形容词性成分,也可以是普通的动词性成分。“真的”同样可以作为具有表示确认义的语气副词,我们将它记为“真的2”。在表示确认的语义中,二者是可以互相替换的。例如:
(5)如父母担心的一样,嫁给他之后,她的生活真挺难的。/如父母担心的一样,嫁给他之后,她的生活真的挺难的。
虽然“真2”和“真的2”作为表示确认义的副词时可以互相替换,但在修饰形容词时,往往又受到了所修饰的形容词的韵律的影响。所修饰的形容词是单音节、双音节的,则多数用“真的”。而在修饰超过双音节的词或词组时,则多“真的”。例如:
(6)她今天做的菜真香。
*(7)她今天做的菜真的香。①
(8)早有耳闻,今天一看,这件衣服真漂亮。
*(9)早有耳闻,今天一看,这件衣服真的漂亮。
(三)表示强调义的语气副词
“真”单独使用时一般不具有表示强调的意义,但有一种情况比较特别,那就是当“真”与“是”构成“真是”时,它才具有表示强调的含义。因此,方清明(2012)认为,“真”不能做表示强调义的语气副词。在表示强调义的语气时,我们常常用副词“真的”(记为“真的3”)。“真的3”多用于包含高程度副词的结构前面,如含有程度副词“非常、很、特别、太、好”等结构。例如:
(10)这水晶杯,真的是我家的牛奶杯。
*(11)这水晶杯,真我家的牛奶杯。
(12)这水晶杯,真是我家的牛奶杯。
(四)作为程度副词
“真”作为程度副词,记为“真4”,它常常存在于感叹句中,多用于修饰形容词,有时也用于修饰心理动词和部分能愿动词。例如:
(13)转承起合真煽情。(也可以:转承起合很煽情。)
(14)我真喜欢游泳。(也可以:我非常喜欢游泳。)
(15)他真会表演啊!(也可以:他特别能表演。)
方清明(2012)认为“真的”不能用做程度副词,尽管“天气真不错”可用“天气真的不错”替代,但“真的”表示的主观评述,具有强调和确认义,但不具有表示程度的功能。
(五)作为话语标记
话语标记在语篇中起着停顿、过渡等作用。在日常交际中,能独立运用,起到依赖语境,又推动语境发展的作用。“真的”由确认义、强调义虚化为话语标记,可以相对独立地用于句首、句中或者句尾,此时,“真的”已经高度虚化,因此认为它可以作为话语标记,记为“真的5”。而“真”没有此类用法。例如:
(16)“这件事是真的吗?”“真的!”
(17)我没有骗你,真的!
*(18)我没有哭,真!
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真”和“真的”在语义上既有重合之处,又有不同的意义与用法。由此推断,外国留学生对“真”“真的”的语义比较难以把握。为了明确“真”与“真的”的语义与用法,笔者根据两个词的义项分类及功能归纳如下对照表1。 二、留学生“真”“真的”的使用情况
本文所研究的语料库取自“中山大学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经检索,一共获得1348条有关“真”“真的”的语料,其中,使用“真”的语料562条,使用“真的”的语料355条。无效用例431例,如罗慧真、认真、天真等。具体的使用情况如下:
(一)“真”的使用情况
共搜得语料562例,其中初级142例(包括正确使用的124例和偏误18例),中级193例(包括正确使用的173例和偏误20例),高级227例(包括正确使用的211例和偏误16例)。使用较多的有“真 形容词”表示程度、“真 形容词”做确认义、“真 动词”做强调义。例如:
(19)星期四天气真好。[初级]
(20)这个考试的星期真累。[中级]
(21)真倒霉,天气突然变了,风雨交加。[高级]
(二)“真的”的使用情况
共搜得语料355例,其中,初级115例(包括正确使用的95例和偏误20例),中级164例(包括正确使用的143例和偏误21例),高级76例(包括正确使用的69例和偏误7例)。使用较多的有“真的 形容词性成分”“真的 动词性成分”表示确认,还有“真的 形容词”表示强调。
(22)真的好辛苦,一直到我14岁那年。[初级]
(23)火车站真的很拥挤,到处都是人。[中级]
(24)我离家以已经十一个月了,可以说我们分开的时间不短,我真的很想你们。[高级]
三、留学生“真”“真的”使用偏误
学习者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目的语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偏误。分析留学生在汉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可以发现学生使用时的难点,使教学建议更有针对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我们对留学生“真”“真的”用例进行了逐一的考察,发现与“真”有关的偏误54个,与“真的”有关的偏误48个。具体分类如下:
(一)“真”的使用偏误
1.“真”作为区别词时的偏误
“真1”作为区别词时,部分与所修饰的名词已经结合得很紧密,不能拆开表达,但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构词的意识还不强烈,因此常常出现将这类结合紧密的词语分开表达。此外,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使用“真1”常常出现语序上的错误,这可能由于留学生不知道“真1”是充当定语成分所引起的,如:
*(25)我试了一下,粽子的味道真的好。[初级]
*(26)天气预报说今天热,真天气热,所有我们开了空调。[初级]
*(27)我爸爸真是男人,他的心很好,还很强。[初级]
2.“真”作为程度副词的泛用
如上文所述,“真4”可做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但做程度副词的“真4”多出现于感叹句中,而留学生学习“真4”时,常常泛用,替代了其他的程度副词,此类偏误多出现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的作文中。例如:
*(28)我长大的时候,这个人给了我很有真有用的建议。(应为:很有用)[初级]
*(29)你们可以认识到,悲观的人收到最好的礼物,都不认识到那是真价值的礼物。(应为:最有价值的礼物)[初级]
*(30)他是个真踏实的人,每次考试都考得特别好。(应为:他是个很踏实的人。[初级]
3.表示确认义的“真2”与“真的2”的误用
受到现代汉语韵律的影响,尽管“真”与“真的”均有表示确定义,但缺乏韵律语感的留学生在使用时却常常出现二者的误用。例如:
*(31)“当~!”书生和毒蛇同时吃了一惊。一时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那股声音是真钟声。(中级)
*(32)他们大概每天吵架,而且吵架的题目是真很小的事情。[中级]
*(33)来到之后发现,奈良真的美丽。[中级]
4.将“真”误用于表达强调义
由前文可知,只有“真3”有表达强调的意义,而“真”没有此类用法。留学生在习得“真”与“真的”时常常产生误用,用“真 程度副词 形容词”来表示强调,此类偏误多出现在中级和高级留学生的作文中,如:
*(34)公园、路边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看起来真很漂亮。[中级]
*(35)我真很欣赏你的性格。[中级]
*(36)我觉得今天是真很有意义的一天。[高级]
*(37)真很难忘,也永远忘不了。[高级]
(二)“真的”的使用偏误
1.表示强调义的副词“真的”的语序错误
“真的”作为表示强调义的语气副词,一般置于谓语动词前,但学生常常出现不知道如何放置的情况,随便放置而出现了语序上的偏误,此类偏误在初级阶段留学生的作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如:
*(38)一天,他见到真的狼来了村子。[初级]
*(39)这样,对我来说,她是真的一个好朋友。[初级]
2.将“真的”作为程度副词使用的偏误
如前文所述,“真的”不能做程度副词,但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却常常将“真的”置于形容词前,当做程度副词使用,出现了偏误。如:
*(40)海边的水真的清亮。[中级]
*(41)错过我爱的汉拿山的景色,真的遗憾。[中级]
3.作为区别词的“真的1”使用偏误
“真的1”作为区别词,置于名词前,在句子中充当定语成分,尽管这类的使用频率极低,但在高级中,我们仍发现了两例这样的例子,但两个句子都出现了表意累赘、不清等现象。例如:
*(42)还可以看到真的俄罗斯民风民俗。[高级]
*(43)来到真的中国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人,也看到了很多外国人。[高级] 通过对留学生“真”“真的”的使用情况的分类,我们没有找到“真的5”作为语法标记的例子。这应该是由“真的5”多存在于口语,色彩较浓,因此在留学生的作文语料库中没有发现。
四、教学建议
通过对中介语语料库中语料的分析与归纳,可以对留学生使用“真”“真的”的情况有全面具体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留学生习得“真”“真的”容易犯的错误。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教学建议:
第一,“真”与一些名词已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词汇,从构式语法理论出发,这些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意义,将其割裂则难以理解该词的含义。因此,要求在初级阶段,教师在进行词类词汇教学时,应注意此类词汇的整体性与稳定性,不应割裂其整体关系。例如“真心”不应割裂成为“真的心”“真理”不应割裂为“真的道理”等。
第二,只有“真2”能作为程度副词,“真的”没有程度副词的用法,学生常常忽视这一点,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这点讲解上要多花点工夫。而作为程度副词“真”的使用,有时学生又出现了泛用的情况,因此,在如何使用程度副词“真”上,还有待斟酌。
第三,中级阶段的留学生,在“真 形容词”“真的 形容词”表示确认义时,容易产生混淆。如上文所述,词类偏误主要受到了现代汉语韵律语法学的影响。由于外国留学生的母语并非汉语,因此不能像中国学生一样,具有使用母语的语感,因此教师应对此类偏误进行强调与讲解,避免出现如“真好朋友”(应该为“真的好朋友”)、“真的好看”(应该为“真好看”)的现象。教师应注意教学过程中“真”与“真的”的区别,告知学生正误。
第四,“真的”常常是作为副词出现的,但置于句子当中,外国留学生常常不知道其位置所在,出现“真的狼来了”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学生没有了解到“真的”的词性所导致的。而汉语句子成分的排列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区分词性,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句子成分的排列。
五、小结
“真”“真的”不仅是作文中高频出现的两个词汇,而且是非常口语化的词。两个词尽管在一些用法上是相通的,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上又有细微的差别。如果能更好地区分两个词,并多掌握留学生对两个词使用的偏误情况,将对学习两个词有积极的帮助。
注释:
①带星号的句子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参考文献】
[1]宫下尚子.关于“真”与“真的”作状语情况的考察[J].汉语学习,2002(6).
[2]方清明.再论“真”与“真的”的语法意义与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2012(5).
[3]陈颖.“真的”的虚化[J].语言研究,2010(4).
[4]厉霁隽.“真”和“真的”论析——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及其语法化过程和机制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3.
[关键词]真 真的 留学生 偏误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55-03
“真”“真的”在现代汉语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学术界对两个词的讨论也是由来已久,包括对两个词的词性、含义、差异等。朱德熙先生(1982)认为单音节形容词加“的”只能做定语,但“真的”是例外,它可以做状语。侯学超(1998)、张斌(2001)则认为“真的”是一个副词。此外,张斌还认为,“真的”有表示对事物或情况的确认。另外,刘勇(2003)重点探讨了状语位置上“真”的词性问题。此外,宫下尚子(2002)、厉霁隽(2003)、方清明(2012)对“真”和“真的”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都做出对比分析,方清明(2012)更是从留学生的使用频率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然而,尽管学术界很多学者对“真”“真的”的区别做出过讨论和分析,但关于留学生使用的偏误情况却几乎无人关注。笔者认为,通过中介语语料的收集与分析,并对留学生“真”与“真的”使用偏误进行归类,有利于找出留学生学习两个词的难点所在,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一、“真”与“真的”的对比
(一)作为区别词
区别词又叫非谓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做定语,不能做谓语的词。朱德熙先生(1982)也认为“真”符合区别词的标准,它只能在名词前或者助词“的”前面出现的粘着词。“真”作为区别词,记为“真1”,可直接修饰名词,例如,真男人、真学历、真面目、真感情、真心等。“真”与所修饰名词性词语往往结合得比较紧密,属于构词的范畴。
根据构式语法理论,笔者认为“真的”并非由“真”加“的”派生而来的,而是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相对凝固的词,且“真的”作为区别词,与“真”有所不同,它作为修饰词比较自由。我们将作为区别词的“真的”记为“真的1”,它一般多用于判断句中,比较少修饰名词性短语。此外,真的作为区别词,常常与“假的”对举。例如:
(1)“真”的构词:真心、真人、真迹、真丝、真理等。
(2)这件事是真的。
(3)这张钱是真的,不是假的。
(4)真的杀人凶手还逍遥法外,关在里面的是无辜的。
(二)表示确认义的语气副词
“确认”就是对某个已经存在的事实或者情况进行的认定和认可。我们将表示“确认”义的“真”记为“真2”。“真2”一般修饰的成分可以是普通的形容词性成分,也可以是普通的动词性成分。“真的”同样可以作为具有表示确认义的语气副词,我们将它记为“真的2”。在表示确认的语义中,二者是可以互相替换的。例如:
(5)如父母担心的一样,嫁给他之后,她的生活真挺难的。/如父母担心的一样,嫁给他之后,她的生活真的挺难的。
虽然“真2”和“真的2”作为表示确认义的副词时可以互相替换,但在修饰形容词时,往往又受到了所修饰的形容词的韵律的影响。所修饰的形容词是单音节、双音节的,则多数用“真的”。而在修饰超过双音节的词或词组时,则多“真的”。例如:
(6)她今天做的菜真香。
*(7)她今天做的菜真的香。①
(8)早有耳闻,今天一看,这件衣服真漂亮。
*(9)早有耳闻,今天一看,这件衣服真的漂亮。
(三)表示强调义的语气副词
“真”单独使用时一般不具有表示强调的意义,但有一种情况比较特别,那就是当“真”与“是”构成“真是”时,它才具有表示强调的含义。因此,方清明(2012)认为,“真”不能做表示强调义的语气副词。在表示强调义的语气时,我们常常用副词“真的”(记为“真的3”)。“真的3”多用于包含高程度副词的结构前面,如含有程度副词“非常、很、特别、太、好”等结构。例如:
(10)这水晶杯,真的是我家的牛奶杯。
*(11)这水晶杯,真我家的牛奶杯。
(12)这水晶杯,真是我家的牛奶杯。
(四)作为程度副词
“真”作为程度副词,记为“真4”,它常常存在于感叹句中,多用于修饰形容词,有时也用于修饰心理动词和部分能愿动词。例如:
(13)转承起合真煽情。(也可以:转承起合很煽情。)
(14)我真喜欢游泳。(也可以:我非常喜欢游泳。)
(15)他真会表演啊!(也可以:他特别能表演。)
方清明(2012)认为“真的”不能用做程度副词,尽管“天气真不错”可用“天气真的不错”替代,但“真的”表示的主观评述,具有强调和确认义,但不具有表示程度的功能。
(五)作为话语标记
话语标记在语篇中起着停顿、过渡等作用。在日常交际中,能独立运用,起到依赖语境,又推动语境发展的作用。“真的”由确认义、强调义虚化为话语标记,可以相对独立地用于句首、句中或者句尾,此时,“真的”已经高度虚化,因此认为它可以作为话语标记,记为“真的5”。而“真”没有此类用法。例如:
(16)“这件事是真的吗?”“真的!”
(17)我没有骗你,真的!
*(18)我没有哭,真!
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真”和“真的”在语义上既有重合之处,又有不同的意义与用法。由此推断,外国留学生对“真”“真的”的语义比较难以把握。为了明确“真”与“真的”的语义与用法,笔者根据两个词的义项分类及功能归纳如下对照表1。 二、留学生“真”“真的”的使用情况
本文所研究的语料库取自“中山大学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经检索,一共获得1348条有关“真”“真的”的语料,其中,使用“真”的语料562条,使用“真的”的语料355条。无效用例431例,如罗慧真、认真、天真等。具体的使用情况如下:
(一)“真”的使用情况
共搜得语料562例,其中初级142例(包括正确使用的124例和偏误18例),中级193例(包括正确使用的173例和偏误20例),高级227例(包括正确使用的211例和偏误16例)。使用较多的有“真 形容词”表示程度、“真 形容词”做确认义、“真 动词”做强调义。例如:
(19)星期四天气真好。[初级]
(20)这个考试的星期真累。[中级]
(21)真倒霉,天气突然变了,风雨交加。[高级]
(二)“真的”的使用情况
共搜得语料355例,其中,初级115例(包括正确使用的95例和偏误20例),中级164例(包括正确使用的143例和偏误21例),高级76例(包括正确使用的69例和偏误7例)。使用较多的有“真的 形容词性成分”“真的 动词性成分”表示确认,还有“真的 形容词”表示强调。
(22)真的好辛苦,一直到我14岁那年。[初级]
(23)火车站真的很拥挤,到处都是人。[中级]
(24)我离家以已经十一个月了,可以说我们分开的时间不短,我真的很想你们。[高级]
三、留学生“真”“真的”使用偏误
学习者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目的语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偏误。分析留学生在汉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可以发现学生使用时的难点,使教学建议更有针对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我们对留学生“真”“真的”用例进行了逐一的考察,发现与“真”有关的偏误54个,与“真的”有关的偏误48个。具体分类如下:
(一)“真”的使用偏误
1.“真”作为区别词时的偏误
“真1”作为区别词时,部分与所修饰的名词已经结合得很紧密,不能拆开表达,但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构词的意识还不强烈,因此常常出现将这类结合紧密的词语分开表达。此外,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使用“真1”常常出现语序上的错误,这可能由于留学生不知道“真1”是充当定语成分所引起的,如:
*(25)我试了一下,粽子的味道真的好。[初级]
*(26)天气预报说今天热,真天气热,所有我们开了空调。[初级]
*(27)我爸爸真是男人,他的心很好,还很强。[初级]
2.“真”作为程度副词的泛用
如上文所述,“真4”可做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但做程度副词的“真4”多出现于感叹句中,而留学生学习“真4”时,常常泛用,替代了其他的程度副词,此类偏误多出现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的作文中。例如:
*(28)我长大的时候,这个人给了我很有真有用的建议。(应为:很有用)[初级]
*(29)你们可以认识到,悲观的人收到最好的礼物,都不认识到那是真价值的礼物。(应为:最有价值的礼物)[初级]
*(30)他是个真踏实的人,每次考试都考得特别好。(应为:他是个很踏实的人。[初级]
3.表示确认义的“真2”与“真的2”的误用
受到现代汉语韵律的影响,尽管“真”与“真的”均有表示确定义,但缺乏韵律语感的留学生在使用时却常常出现二者的误用。例如:
*(31)“当~!”书生和毒蛇同时吃了一惊。一时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那股声音是真钟声。(中级)
*(32)他们大概每天吵架,而且吵架的题目是真很小的事情。[中级]
*(33)来到之后发现,奈良真的美丽。[中级]
4.将“真”误用于表达强调义
由前文可知,只有“真3”有表达强调的意义,而“真”没有此类用法。留学生在习得“真”与“真的”时常常产生误用,用“真 程度副词 形容词”来表示强调,此类偏误多出现在中级和高级留学生的作文中,如:
*(34)公园、路边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看起来真很漂亮。[中级]
*(35)我真很欣赏你的性格。[中级]
*(36)我觉得今天是真很有意义的一天。[高级]
*(37)真很难忘,也永远忘不了。[高级]
(二)“真的”的使用偏误
1.表示强调义的副词“真的”的语序错误
“真的”作为表示强调义的语气副词,一般置于谓语动词前,但学生常常出现不知道如何放置的情况,随便放置而出现了语序上的偏误,此类偏误在初级阶段留学生的作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如:
*(38)一天,他见到真的狼来了村子。[初级]
*(39)这样,对我来说,她是真的一个好朋友。[初级]
2.将“真的”作为程度副词使用的偏误
如前文所述,“真的”不能做程度副词,但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却常常将“真的”置于形容词前,当做程度副词使用,出现了偏误。如:
*(40)海边的水真的清亮。[中级]
*(41)错过我爱的汉拿山的景色,真的遗憾。[中级]
3.作为区别词的“真的1”使用偏误
“真的1”作为区别词,置于名词前,在句子中充当定语成分,尽管这类的使用频率极低,但在高级中,我们仍发现了两例这样的例子,但两个句子都出现了表意累赘、不清等现象。例如:
*(42)还可以看到真的俄罗斯民风民俗。[高级]
*(43)来到真的中国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人,也看到了很多外国人。[高级] 通过对留学生“真”“真的”的使用情况的分类,我们没有找到“真的5”作为语法标记的例子。这应该是由“真的5”多存在于口语,色彩较浓,因此在留学生的作文语料库中没有发现。
四、教学建议
通过对中介语语料库中语料的分析与归纳,可以对留学生使用“真”“真的”的情况有全面具体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留学生习得“真”“真的”容易犯的错误。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教学建议:
第一,“真”与一些名词已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词汇,从构式语法理论出发,这些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意义,将其割裂则难以理解该词的含义。因此,要求在初级阶段,教师在进行词类词汇教学时,应注意此类词汇的整体性与稳定性,不应割裂其整体关系。例如“真心”不应割裂成为“真的心”“真理”不应割裂为“真的道理”等。
第二,只有“真2”能作为程度副词,“真的”没有程度副词的用法,学生常常忽视这一点,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这点讲解上要多花点工夫。而作为程度副词“真”的使用,有时学生又出现了泛用的情况,因此,在如何使用程度副词“真”上,还有待斟酌。
第三,中级阶段的留学生,在“真 形容词”“真的 形容词”表示确认义时,容易产生混淆。如上文所述,词类偏误主要受到了现代汉语韵律语法学的影响。由于外国留学生的母语并非汉语,因此不能像中国学生一样,具有使用母语的语感,因此教师应对此类偏误进行强调与讲解,避免出现如“真好朋友”(应该为“真的好朋友”)、“真的好看”(应该为“真好看”)的现象。教师应注意教学过程中“真”与“真的”的区别,告知学生正误。
第四,“真的”常常是作为副词出现的,但置于句子当中,外国留学生常常不知道其位置所在,出现“真的狼来了”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学生没有了解到“真的”的词性所导致的。而汉语句子成分的排列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区分词性,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句子成分的排列。
五、小结
“真”“真的”不仅是作文中高频出现的两个词汇,而且是非常口语化的词。两个词尽管在一些用法上是相通的,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上又有细微的差别。如果能更好地区分两个词,并多掌握留学生对两个词使用的偏误情况,将对学习两个词有积极的帮助。
注释:
①带星号的句子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参考文献】
[1]宫下尚子.关于“真”与“真的”作状语情况的考察[J].汉语学习,2002(6).
[2]方清明.再论“真”与“真的”的语法意义与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2012(5).
[3]陈颖.“真的”的虚化[J].语言研究,2010(4).
[4]厉霁隽.“真”和“真的”论析——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及其语法化过程和机制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