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初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如能将体育教学活动处于创设的最佳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贴近生活的感受,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功能,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怜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我在“快乐体育”实验课中对怎样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让音乐进入体育课堂
  体育教学的场地便是学生的课堂、要布置得赏心悦目,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喜欢上体育课。同时,从组织学生进课堂便配以雄壮的《进行曲》,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悦气氛外,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针对体育活动的单位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二、游戏教学法
  快乐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快乐的体育课将会扼杀人的天性。游戏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也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经常做同一种游戏,小学生会感到乏味和厌倦。因此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月月花”、“击响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滑雪橇走”等等。游戏方法较其它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如游戏“抓舌头”、“给球打气”、“参观自然保护区——模仿各种小动物”、“风吹雪花飘”等,这些游戏具有简单,有趣,运动量小的特点。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三、情境教学法
  体育课大部分是在户外进行的,因此,组织教学历来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难点。小学生缺乏自控能力,集队中常你推我挤,吵吵嚷嚷,对有举的活动争先恐后,对不感兴趣的一个劲推别的同学上场……针对这种善,单凭训斥、指责是难奏效的。教师可巧打比方,借物喻理,学生易于接受。如守纪律的雁群;听指挥的鸭子,按顺序走的驼队……教师可运作丰富生动的语言,形象逼真的动作表情,使学生进入角色,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情境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作为渗透思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设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一位教师设计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模仿红军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解放军叔叔那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四、唱游教学法
  1、一年级新生入学前两周的学前教育期间。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前,通常要经过两周的常规教育,体育也不例外。如果一上来就教学生稍息、立正、队列等课堂常规,学生会感到枯燥且不适应。通过唱游教学法,可以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觉得“上学、上课”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打消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促使师生情感和谐融洽。
  2、经常作为准备活动的手段。准备活动总是做一种徒手操,学生会感到很枯燥很厌烦。如果结合教材经常变换一些新操,如“小动物模仿操”、“劳动模仿操”、“垫上操”、“圈操”、“球操”、“绳操”等,学 生在优美的乐声中即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3、作为整理活动的手段。整理活动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巩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运用唱游教学法,可以克服整理活动中教学呆板、单调的现象,增加娱乐性、实效性,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疲劳。唱游教学法,切实可行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身心负荷较宽松的欢乐气氛中,接受体育的启蒙教育。
  五、儿歌教学法
  教师的语言修养,是体育教育艺术的体现之一。体育运动生活气息很浓,从客观上给体育教学的讲解提供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以简练的语言讲清动作的概念和要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儿歌教学法正是如此。它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记忆,深受学生喜爱。如齐步走的儿歌:挺胸抬头,摆臂有力,横排对齐,竖行对正,自视前方,先迈左脚。前滚翻儿歌:下蹲低头手撑垫,蹬地提臀向前翻,肩背着垫抱小 腿,蹬地团身是关键。
  六、模拟法
  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起来津津津有味,感到快乐无比,才能越学越爱学、越会学,才能学得好,让学生模拟表演是学生乐而愿为的活动。体育教学要投其所好,开展教学活动。如训练学生用前脚掌先着地跑,我们可根据儿童关于模仿的特点,组织学生模拟南极企走路,模拟草原儿童骑马舞蹈表演……学生在有趣的模拟表演中掌握了要领。失去了趣味性,快乐体育亦不复存在。
  总之,在“快乐体育”中,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乐中学,趣中练,由兴趣变志趣,即激“情”、激“趣”、激“志”,从而扩展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窨;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潜潜移默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与身体的发展,即激“疑”、激“思”、激“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 ,这样也可以为学生终身体育做铺垫。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蔡集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实践与研究的历程,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正确态度,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下面,根据本人的理解和实践,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谈一些想法。     一.恰当确定实践课的内容  上数学实
现实生活是课程资源开发取之不竭的源泉。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为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曰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精彩地描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我把学生乘公共汽车的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模拟、再现乘公共汽车的情景,通过公共汽车上上、下客
一、利用音乐教学  教师的语言修养,是体育教育艺术的体现之一。体育运动生活气息很浓,从客观上给体育教学的讲解提供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以简练的语言讲清动作的概念和要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体育教学可以利用儿歌和音乐来教学的方法正是如此。它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记忆,深受学生喜爱。  如齐步走的儿歌:挺胸抬头,摆臂有力, 横排对齐,竖行对正,自视前方,先迈左脚。前滚翻儿歌:下蹲低头手
摘要:本篇论文主要讨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回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实现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被及时提出。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化;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彻底变革了原有课程体系与课程理念,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教育管理经验,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现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基本思路与最新成果。在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些与传统教育中教师熟悉并运用自如的理念有所区
在每年一届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一个重要项目就是科学论文评比。竞赛规则中规定,科学论文是指科学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以及探究性学习中优秀的课题研
我是一名在教学一线工作了23个年头的体育教师。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工作也是我成长和幸福的源泉,是我生命价值的体现。下面就体育课程标准改革有着自己的理解,也做了大胆的尝试,在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的前提,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重点、把握新课的内容,加强听课的针对性。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课前预习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预习问题,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认为预习作为一种活动方式,在新课改理念的背景下,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意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是一门艺术。
我们的著名文学家巴金曾经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做老师的首要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的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  在数学课上,学生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课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