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鞍外侧间隙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on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分析蝶鞍外侧间隙海绵状血管瘤(LSCC)的研究历程,重点阐述对LSCC的新认识和最新显微外科策略.方法 根据LSCC认识的不同时期,将其分为4个阶段,共102例病人,其中第1阶段32例,第2阶段18例,第3阶段36例,第4阶段16例.逐一分析各阶段研究的进展状况,包括神经影像学、解剖学、病理学等,重点总结相应阶段外科处理措施的利弊得失.结果 第1、2、3、4阶段肿瘤全切除例数分别为4、5、17及12,次全切除例数分别为3、4、10及2.余皆为部分切除.术中失血量及手术致残率均在第4阶段得到明显改观.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动眼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和三叉神经损伤.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随着LSCC认识的逐步深入,其外科治疗亦日臻成熟.术中控制性降压、硬脑膜外入路手术切除应为LSCC首选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道德教育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其他任何方面的教育一样,需要选好合适的载体,用好对路的方法。苏州市开展道德“评谈”活动,运用传统的评弹艺术形式广泛传唱身边的动人故事、凡人善举,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市民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这一做法拓展了道德教育的形式,提升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值得借鉴。  优秀传统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和崇高的道
人的经历,如所见、所闻、所为,都能引起大脑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的持久改变,并且这些改变是人类大脑编译信息的方式。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可能与成瘾行为有关的记忆存储的生物化学机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常见类型的卒中,多见于相对中青年人群,预后一般较差.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DIND)常出现于出血后4~10 d,是导致SAH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目前临床上使用尼莫地平防止SAH后血管痉挛以减轻DIND,但总的来说,疗效有限.最近有作者通过病理解剖学资料发现DIND与微栓子负荷有着明显的关联.有文献报道血小板活化与SAH诱导的血管痉挛和DIND相关,S
在现代战场上,因火炮、榴弹、火箭、手榴弹及地雷所致的弹片伤亡率逐渐增加,占伤亡总数的67%~75%,而死于头、胸、腹部位的占其中的82%~87%,远远超过了四肢部位的死亡率。医学统计表明,保护仅占人体表面积39%的头、胸、腹部位就可大大减少伤亡率,而防弹衣和防弹头盔可以起到防护这些关键部位的作用。美国声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装备钢盔至少保护了7万美军的生命。英国认为,穿防弹衣可使受伤率降低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