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背皮瓣在拇外伤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掌部离断,根据病情及再植的特性可分为五型:掌远段离断、掌中段离断、掌近段离断、混合性离断及毁损性离断。各型的血管、神经、肌腱和骨骼的解剖各不相同,再植时须加区别对待。本文讨论各型断掌的手术要点。对毁损性离断,用残存手指异位再植于前臂远端重建部分手功能。本组再植各种断掌46例,49只掌,失败5只,总成活率89.8%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踝周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皮瓣最大面积25×17cm、最小6×5 cm。7例全部成活,2例皮瓣前缘局限性坏死,但未影响最终效果。文章分析了坏死的原因,并提出皮瓣前界不宜超越小腿中、上段的前外侧肌间隙。这9例的经验表明,进入皮瓣中、下部的任何1~2支腓动脉皮支都足以维持全瓣的血供,一旦找到这样的皮支并予小心保护之后,手术即可安全进行。此外,没有必要将小隐静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了用高频双极电凝吻合小血管的实验研究。应用高频双极电凝吻合大白鼠颈动静脉120根,与用无创伤缝线吻合大白鼠颈动静脉70根作对比,分别于术后第1、3、7、14、30、45、60天取材,肉眼观察和光镜电镜检查。实验组120个吻合口,术后即时通畅率为100%,远期通畅率为98.3%,对照组70个吻合口,术后即时通畅率为100%,远期通畅率为98.6%。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
我们于1980年12月~1985年3月对11例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病人进行带血管蒂的髂骨骨膜移位及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皆获治愈,随诊2~6年(平均4年)未见股骨头坏死。为进一步了解骨膜对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实验。说明带血管蒂的骨膜移植为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和股骨头的血运重建提供了新的条件。
本实验以肌腱为移植体,分别采取腱桥缝接及腱管形成法,引导周围神经再生。实验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修复1cm的神经缺损,但腱管法的结果优于腱桥缝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