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学科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笔者从思维训练的题型设计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溯源题名,学以致用
示例:
某校实验楼落成后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几经筛选,最后确定为“躬行楼”,试问取名的文化内涵?
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人们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取名“躬行楼”,旨在强调要高度重视实验操作训练,大胆实践才能有更多的真知灼见。
简评:
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目的,命题人可谓煞费苦心。我们亦可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尝试为学校文学社、阅览室,为社区广播室、健身房,为集镇的道路、市场取名,通过一定次数的练习,学生的创新激情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二、词句锤炼,妙笔生花
示例:
“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贾岛琢磨再三为何觉得“敲”字精妙?“春风又(吹、过、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几经推敲,王安石为何最后还是用“绿”呢?
“敲”显示居处幽静,来客有礼。“绿”涵盖“吹、到”之意,更重要的是用了拟人化的笔法,使读者感触到春风到处,江南一派生机葱郁,这种景象同诗人的心境构成巨大的反差,让人无不生发悲悯之情。
简评:
自古道:“为着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斟词酌句虽费尽心思,但个中快感亦非常人所能体会。创造就是这么神奇,过程艰辛,结果让人心花怒放。作为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学科,必须把对词句的润饰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切入口。
三、转换角色,生成灵感
示例:
刘霆,浙江林学院学生,为照顾患尿毒症的母亲,毅然“背起妈妈”上大学,其孝心感动师生,感动社会。假设邀请刘霆做一个事迹报告会,需要布置会场,你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拟一条体现刘霆精神的宣传语。
简评:
通过角色的假想换位,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人翁意识增强,学习兴趣倍增。
四、想象推断,凸显灵性
示例:
仿造下面句子,续写结构相似、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适应是什么?适应是泰山悬崖上迎风劲舞的青松,是_______,是_______。(是寒冬腊月里傲雪盛开的腊梅,是电闪雷鸣中高傲飞翔的海燕。)
简评:
看似写上简单的两句话,但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感悟。通过仿句、扩句、假想的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挖掘。
五、挑战权威,推陈出新
示例:
1.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寓言旨在歌颂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人定胜天。可是用现代人遵循的自然法则,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则故事,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愚公?
愚公移山的精神固然可嘉。可是不能为了一己之目的,仅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而置自然规律于不顾,子子孙孙挖山不止。大自然给予人类社会的种种教训足以提醒人们:愚公做事还是幼稚的,认识上的肤浅最终会尝到苦果。
简评:
我们崇拜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墨守成规或抱残守缺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对已知的事物要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辨别,只有学会去伪存真,勇于求新求异,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六、擂台较劲,出奇制胜
示例:
端午节学校放假一天,同学们约你去参加划龙舟比赛。妈妈说:“还有20天就中考了,端午节年年过,但中考只有一次,哪儿都别去了,在家做习题吧。”非常想参加比赛的你怎样回答妈妈?
简评:
上述设计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机智答辩能力。答辩要求学生在占据雄辩的事实和道理,严密的逻辑和推理的基础上,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厚积薄发才能胜出。显然,擂台较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呼唤着具有多样化的思维和创造力的人才,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己任,努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质疑、追求真理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这一目标,我们要不断探索更多、更新、更完善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式,毕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需要量的积累。
(责任编辑 吕 行)
一、溯源题名,学以致用
示例:
某校实验楼落成后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几经筛选,最后确定为“躬行楼”,试问取名的文化内涵?
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人们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取名“躬行楼”,旨在强调要高度重视实验操作训练,大胆实践才能有更多的真知灼见。
简评:
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目的,命题人可谓煞费苦心。我们亦可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尝试为学校文学社、阅览室,为社区广播室、健身房,为集镇的道路、市场取名,通过一定次数的练习,学生的创新激情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二、词句锤炼,妙笔生花
示例:
“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贾岛琢磨再三为何觉得“敲”字精妙?“春风又(吹、过、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几经推敲,王安石为何最后还是用“绿”呢?
“敲”显示居处幽静,来客有礼。“绿”涵盖“吹、到”之意,更重要的是用了拟人化的笔法,使读者感触到春风到处,江南一派生机葱郁,这种景象同诗人的心境构成巨大的反差,让人无不生发悲悯之情。
简评:
自古道:“为着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斟词酌句虽费尽心思,但个中快感亦非常人所能体会。创造就是这么神奇,过程艰辛,结果让人心花怒放。作为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学科,必须把对词句的润饰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切入口。
三、转换角色,生成灵感
示例:
刘霆,浙江林学院学生,为照顾患尿毒症的母亲,毅然“背起妈妈”上大学,其孝心感动师生,感动社会。假设邀请刘霆做一个事迹报告会,需要布置会场,你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拟一条体现刘霆精神的宣传语。
简评:
通过角色的假想换位,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人翁意识增强,学习兴趣倍增。
四、想象推断,凸显灵性
示例:
仿造下面句子,续写结构相似、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适应是什么?适应是泰山悬崖上迎风劲舞的青松,是_______,是_______。(是寒冬腊月里傲雪盛开的腊梅,是电闪雷鸣中高傲飞翔的海燕。)
简评:
看似写上简单的两句话,但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感悟。通过仿句、扩句、假想的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挖掘。
五、挑战权威,推陈出新
示例:
1.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寓言旨在歌颂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人定胜天。可是用现代人遵循的自然法则,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则故事,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愚公?
愚公移山的精神固然可嘉。可是不能为了一己之目的,仅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而置自然规律于不顾,子子孙孙挖山不止。大自然给予人类社会的种种教训足以提醒人们:愚公做事还是幼稚的,认识上的肤浅最终会尝到苦果。
简评:
我们崇拜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墨守成规或抱残守缺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对已知的事物要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辨别,只有学会去伪存真,勇于求新求异,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六、擂台较劲,出奇制胜
示例:
端午节学校放假一天,同学们约你去参加划龙舟比赛。妈妈说:“还有20天就中考了,端午节年年过,但中考只有一次,哪儿都别去了,在家做习题吧。”非常想参加比赛的你怎样回答妈妈?
简评:
上述设计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机智答辩能力。答辩要求学生在占据雄辩的事实和道理,严密的逻辑和推理的基础上,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厚积薄发才能胜出。显然,擂台较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呼唤着具有多样化的思维和创造力的人才,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己任,努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质疑、追求真理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这一目标,我们要不断探索更多、更新、更完善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式,毕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需要量的积累。
(责任编辑 吕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