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教材在编写上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及其学习领域为思路,教材反映了课标的目标体系,在内容上较好地反映了育人宗旨与健康价值,把主体与教材的关系放在首位。但教材的弹性较大,内容总体较单薄,教学中应重视教材的补充与拓展,关注认知过程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
  【关键词】 教材探析;结构内容
  新教材实施几年来,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往往实践多于研究,而深刻了解教材的内容、性质和意义,对于贯彻新课程、创造性地教学以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
  新教材在内容形式与结构上都较老教材有很大的变化,新教材注重“育人”的宗旨,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的理念下设置各类教材,教材强调主体作用、“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课标》精神。
  1.教材的结构。新教材主要分为体育基础知识和实践两大部分,两个部分与《课标》的五个学习领域相联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课标》的目标体系。教材以五个学习领域为架构安排教材内容,五个学习领域是《课标》目标体系的延伸,又反映了目标的引领作用。与老教材相比,教材的科学性与选择性、灵活性与个性化更强,留给学生和教师的空间更多,这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充分注意到这五个领域的教材分布情况和助学策略,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合理分配教学时数、比例、以及主次的合理选择,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学的主体与主导作用,不偏离课程的目标体系。
  2.教材的内容。教材的基础知识包括了《课标》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四个学习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这部分知识结合体育锻炼实际,从形态、生理的基础认识到科学地参与体育锻炼,了解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调控情绪,认识和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与养身知识,并结合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沟通、合作与竞争,从而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与体育精神,为终生体育与健身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联系很大,它与教材的实践部分是息息相关的,是学生在理性上的认识,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知识条件,因为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锻炼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应结合技能领域的学习全面考虑,合理选择与搭配,让五个学习领域的知识技能相互渗透融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与实践作用。
  从实践部分看,重点是体现运动技能领域,这是实现课程目标体系的关键与实体。这部分教材主要由田径、球类、体操等七大类组成。从教材的性质看,变化不大,然而在运动技术与技能的要求上更强调技能的培养,对基本技术要求有所淡化;在学习上更注重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与创造性,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与体验;在情意上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审美情趣,但其教材在这方面的显性不强,这就是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区别。而教材主要通过五个领域的内容与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学习动机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感受与行为等的建立与经历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责任、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应高度重视。
  二、思考与建议
  新教材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与锻炼指导,如教材的前言所说:“为你科学地从事体育锻炼的实践活动提供具体指导”,但实践中我们也感到教材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建设。
  1.关于教材的补充与拓展问题。作为初中的全册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不足,特别是实践部分的教材,需要大量的补充。在基础教材中,如田径、篮球、体操等项目,对基本技术、要求与描述比较少,有“淡化”因素。然而教材是学生学习与探究的主要学习资源,教材在这方面的不足必然给学生的自练与自学带来一定不便。从运动学原理看:“运动技能的形成是按一定技术要求完成的”,如果我们只强调技能,忽略基本技术,如何形成技能呢?对于“淡化”问题不能片面理解,关键是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在学生个体“差异”上,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对学生的基本技术的指导、练习。一些常用的教材,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没有在教材中出现,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应得到补充。
  2.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记录与评价”的指导。教材中设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记录与评价”是学生对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数据,以定性与定量形式记录其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过程,我们应高度重视。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的记录与评价,督促学生完成这项学习。在操作上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与主导作用,利用室内课的时间检查指导、分析评价,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这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发展以及整个学习历程与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3.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问题。新教材与老教材的最大区别是不仅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但在教学中我们比较习惯对学生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强化,往往弱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这是一个很大的缺失。我们应从教材内容与学习过程入手,发挥主体与主导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如何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因素,并达到与认知的统一,值得我们思考。
其他文献
一个没有在上午犯过困的高中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    情景一:上学如拍电视剧    “6:58!该死,又迟到了!”我躲在楼梯拐角,往高二(2)班的方向迅速窥了一眼,吓出了一身冷汗,老班脸拉得像长白山,旁边整齐地站着一排背着书包、耷拉着脑袋、睡眼惺忪的学生。  过去还是不过去?内心开始挣扎,又偷偷瞥了一眼,老班半个身子挪进了教室里,貌似在跟谁讲话,好机会,上!我一个健步冲到队伍的最后一个位子
本文通过对某发动机曲轴滚压工艺的详细分析,并经过长时间的工艺调试,总结出一套采用曲轴伸长量、R槽下沉量、曲轴跳动和R槽表面粗糙度四因素综合控制来代替曲轴疲劳寿命验证的
伞——母爱  福建省安溪县湖头中心校湖三小学四年一班 李锦诗  这是一把普通的伞,它很破旧了,甚至一根伞骨都折了,妈妈好几次都要把它扔了,可我舍不得,宝贝似的藏着。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把伞让我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刚要去上学,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孩子,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雨,带把伞吧!”我一肚子不高兴,这么晴朗的天空,怎么会下雨?带雨伞多麻烦啊!于是,我假装没听见,把伞丢在
车间厂房的嘈杂述说着社会底层劳工生活的无奈与现实面前的压力;列车在大山中穿行,压过轨迹,碾出年轻人青春色彩的流失与成长的迷茫。范立欣导演的纪录片《归途列车》以其丰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