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探究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355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大多都注重山水的意境,寄情于景,“以形写形”,“以貌写形”,这不仅使他们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同时也为其山水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通过对传统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进行对比,阐述了中国山水画审美特征的发展与改革,为繁荣社会主义新时代绘画艺术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山水画;现代山水画;审美;特征
  中国绘画艺术中最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的一大绘画种类应该是山水画。自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画作产生以来,中国山水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历经几千年的继承、创造和陶冶,开创了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优秀传统。随着山水画的不断发展,历史和民族传统不断的进步,审美特征的演变也是必然的。
  一、传统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审美特征的相同之处
  第一,无论是古代山水画家还是现代山水画家都注重山水的意境。更为具体地说,意境的根源在于自然和现实,意境的组成因素是生活中的景物和情感。想要画面更有意境,画家就必须做到情与景的融合,因此,物对情感的刺激,心灵对物的感受对于画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山水画的写生不仅仅是将现实景物根据画面的要求描绘到画面上,同时也必须融入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感受与自己所要描绘的景物相结合,让画作看起来更加生动富有色彩。时代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也截然不同。这种精神世界和思想意识的差异,不论在古代还是近代的山水画作品中,都明显地表露出来,这就是“生活偶画,以显示精神”。
  第二,在创作中,传统山水画和现代山水画的审美思想都要要融合各个方面的知识。古人强调提高绘画的格调,平时要注重文学修养,提高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山水画家不但要注重文学素养,还要加强光学、几何学、色彩学等等很多专业知识的积累,将美术学与多方面的知识相结合,融会贯通,才能更真实的用绘画来描述出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传统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审美特征的區别
  第一,可以说人类对于色彩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一件艺术作品的色彩使用对这件艺术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南齐的谢赫曾提出了“随类赋彩”的绘画观点,继谢赫之后,画家们逐渐丰富了色彩的运用,以情赋彩、借彩抒情,将色彩主观化、人情化作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基本要素;现代山水画突破了传统山水画黑、白色彩的单一性,将红、黄、蓝、绿等色彩融入到作品中,使得现代山水画更鲜活、富有生命力,山水画家将不同的颜色与传统墨色融合到一起,对比强烈而又统一。
  第二,中国山水画又名“文人画”,其中文人士大夫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一直以来,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核心都是“文”而不“画”,其主要目的是能更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体现自己的审美。因此,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而现代山水画的笔墨从以往的隐逸性走向了现实性,现代的山水画更多的是直击社会的真善美或抨击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现代山水画不再只是抒发画家自身的主观情趣,更多的是将社会现实用笔墨、画面呈现在大家眼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古代的社会是安逸的,所以大家追求的境界是与世无争,线条随意;而现代社会则是竞争激烈,所以大家的审美也就不由得向精致、细腻、写实上发展,这也是时代使然。
  第三,在中国古代,后世文人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非常大,儒家的思想本意是治国平天下,所以反映在文艺上的也是政治和绘画的结合,一些文人借中国画来迎合上层社会。然而道家本在不问世事、隐居山林,他们旨在陶冶情操,自娱自乐。而现代山水画家既不是迎合上层社会人物的审美,也不仅是为了怡悦性情,而是利用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将中西方绘画技术更为巧妙的融为一体,如近现代优秀山水画家黄宾虹、石鲁、何海霞、赵望云、李可染等。李可染在《漫谈山水画》中说:“人民爱山水园林,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对山水的爱寄予了一种理想和愿望。山水给人最好的休息,孕育智慧,所谓‘钟灵毓秀’,她给人的精神以崇高的启示。因此,山水画发展至今不是其发展与否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她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表现人新的生活面貌、新的思想感情。”
  第四,传统山水画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摹古”“仿古”而现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与其截然不同。现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是传统山水画审美特征的延续,但在延续的基础上也会有创新,如石鲁、何海霞、赵望云、黄宾虹、李可染、贾又福等。李可染总结了山水画创作必须认真观察大自然,提出了“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认真总结传统山水画的优点,从传统的审美特征中找到突破口,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达到创新,深入生活与大自然并从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审美境地。
  三、结语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仅是中国美学审美特征的核心,也是山水画创作思想的精髓。山水画创作首先应突出一个“新”字.要求山水画家以新的情感、新的姿态、新的山水模式去描绘现代的生活,去真实地反映时代精神。古代画家和现代画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我们只有在不断的继承、丰富、创新中才能将中国山水画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阴力溥.浅析山水画的审美特征[J].艺术教育,2015,(11):86.
  [2]马媛.中国传统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审美思想之比较[J].美术教育研究,2014,(04):12-13.
  [3]杨为先.山水画的审美特征与时代精神[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7,
  (01):53-56.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去规范物资采购的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是采取有效的招标采购管理。基于此,本文对电力企业招标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为电力行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力公司;招标采购;管理;问题;策略  在物资采购管理中,招标管理是重要环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有着直接联系,能在充分保证物资的质量和可靠供应的前提下,减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流通速度逐渐加快,风险发生的概率也明显增加。因此,买卖合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日渐普遍。本文对买卖合同风险负担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当前我国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改善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买卖合同;风险负担;问题;意见  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制度直接涉及合同双方当事人最切身的利益,一旦处理不当,必然会引发双方之间的纠纷。所以,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日趋完善,开展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其发展与人民群众
期刊
摘 要:我国供电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受到国家的引导和制约,再加上固定资产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愈大,财务管理与其他企业相比存在明显的特点,例如筹资风险、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过大等,这就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简单分析了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并分析了有关对策。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挑战;对策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电力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对于我
期刊
摘 要:盈余管理作为衡量一个企业发展业绩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而对于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以及探讨也从未间断。相反对于信息环境则提的较少,尤其是新股刚上市时期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明显,而此时进行盈余管理得到大多数经理层人员的青睐。本文主要说明信息环境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根据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的现状来看,都存在进行过度盈余管理的行为,这样反而不利于外部投资者,内部信息使用者以及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管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猛,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的提高,这对于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现阶段,我国电力市场的营销管理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工作,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用电户的用电需求,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主要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新时期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对策等两个方面进行简单
期刊
摘 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逐渐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正逐渐受到创新发展观念的冲击,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本文对我国石油企业政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石油企业政工管理创新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说明了政工管理对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石油企业;政工管理;创新发展  一、我国石油企业政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 要:会计系统主要涉及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部分,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其融合的形势不断加剧。因此,面临形势的需要,企业管理者应该积极构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体系。基于此,本文将从概念入手,通过对融合原因的阐述进一步分析关于两者融合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原因;策略  就目前发展阶段而
期刊
摘 要: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有了“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成为发展的动力,而品牌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累积起来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五力措施;品牌;社会认知度  “十一五”时期,是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05年1月,在国网公司工作会议上,时任国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高瞻远瞩地提出,积极打造统一的国家电网品牌,助力“一强三优”现
期刊
摘 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的基础、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主体,企业党建同样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考验。这也对企业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生命力之所在。  关键词:基层党建;工作方法;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再次向全党发出警示。国有企业作为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