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平板纸片法分离嗜血杆菌的实验与评价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nuq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和方法
  材料:①菌株: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ATCC49766、ATC49274,由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临床分离2株流感嗜血杆菌,由卫生部临床试验中心提供;临床流感嗜血杆菌19株和其他嗜血杆菌51株,均由本院临床分离。②分离培养基:5%羊血肉液血琼脂平板(牛肉汤,1%蛋白胨,0.5%NaCl,1.5%琼脂和5%羊血,pH7.2),VBC巧克力平板(制作方法参见文献[1]),普通肉汤巧克力平板(牛肉汤,1%蛋白胨,0.5%NaCl,1.5%琼脂消毒后,80℃时加5%羊血制成巧克力平板,pH 7.2)。
  方法:①细菌鉴定:可疑菌落同时接种于血平板和M-H平板上进行卫星试验,补步鉴定流感嗜血杆菌和其他嗜血杆菌,用PAINH嗜血杆菌鉴定板(梅里埃公司产品)进行最终鉴定。②分离嗜血杆菌纸片的研制:通过观察比较各成分不同浓度对嗜血杆菌的影响,确定纸片含各种成分的最终浓度(含万古霉素45μg,杆菌肽300μg,辅酶1700μg和酵母粉150μg)。干燥后,30℃保存备用。对不同纸片的形状进行观察和比较后,发现长条状纸片优于圆形纸片。它可同时贴于划线平板的不同区域,即从原始划线处到分出单个菌落处,这样有利于提高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其最终大小为25mm×4mm。③纸片法分离各种嗜血杆菌的操作方法:将各种欲分离嗜血杆菌的标本,如痰、生殖系统拭子和脑脊液等标本,用常规方法接种于营养丰富的血平板上,将分离嗜血杆菌纸条一端贴于原始划线处,另一端贴向低浓度划线区(采用三区划线法时,纸条从一区向二、三区方向贴)放入CO2培养箱中过夜培养,第2天观察结果,选择纸片周围生长而远离纸片不能生长的菌落。嗜血杆菌菌落多细小、透明、光滑,一些菌株较湿润,同时注意细菌的溶血情况。然后用血平板和M-H平板卫星试验进行初步鉴定。如果24小时观察难或细菌生长不良,需48小时后继续观察。④模拟阳性标本的配制:将上述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ATCC49766、ATCC49274,临床分离的2株流感嗜血杆菌,分别制成0.5个麦氏管浓度的菌悬液,定量加入嗜血杆菌阴性痰标本中(痰标本经VBC巧克力平板培养鉴定为阴性),制成流感嗜血杆菌不同浓度的模拟阳性标本。
  纸条不同成分对嗜血杆菌生长的影响:制备3种纸条,纸条一含万古霉素45μg,杆菌肽300μg,辅酶粉150μg;纸条二含辅酶粉1700μg;纸条三含万古霉素45μg,杆菌肽300μg,酵母粉250μg。将流感嗜血杆菌同时接种血平板和M-H平板上,3种纸条分别贴在表面,37℃5%CO2环境培养24小时,观察3种纸条周围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情况。在血平板上,纸条一周围有非常小的抑菌环,在抑菌环外有大量流感嗜血杆菌生长环;纸条二周围有流感嗜血杆菌生长环;纸条三周围无流感嗜血杆菌生长。M-H平板上,3种纸条均无流感嗜血杆菌生长。
  流感嗜血杆菌在3种培养方法上的生长情况比较:对传统的巧克力平板法、VBC巧克力平板法和自建的血平板纸片法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情况进行观察。以其在传统的巧克力平板上每cm2形成的菌落数为100%进行比较,观察单位内菌落数和菌落大小。其中传统的巧克力平板上单位菌落数为100%,菌落较大,约为1.5mm;VBC巧克力平板上单位菌落数为92.4%,菌落较传统巧克力平板的菌落略小,约1.2mm;在血平板纸片法上,其菌落的多少和大小均随纸片间的不同距离而变化,在菌落生长较好的区域,其单位菌落数为其95.6%,菌落大小约为1.2mm。
  比较不同培养方法对模拟流感嗜血杆菌阳性痰标本的分离情况:用传统的巧克力平板法、VBC巧克力平板法、自建的平板纸片法和血平板上金葡菌划线法,对100株不同浓度的模拟流感嗜血杆菌阳性痰标本和50株嗜血杆菌阴性痰标本进行分离比较。
  
  结 果
  100株模拟阳性痰标本,4种方法的分离率分别为64%、76%、84%和28%。巧克力平板法与VBC巧克力平板法进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X2=7.56,P<0.01,其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巧克力平板法与血平板纸片法进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X2=16.3,P<0.01,其结果要差异也有显著性。
  临床痰标本分离嗜血杆菌比较:用VBC巧克力平板法和自建平板纸片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患者162份痰标本同时配对进行分离培养,后对79份痰标本用自建的血平板纸片进行分离培养,其中VBC巧克力平板法分离痰标本162份,分离流感嗜血杆菌7株(分离率4.3%),其他嗜血杆菌18株,血平板纸片法分离痰标本241份,分离流感嗜血杆菌12株(分离率4.98%),其他嗜血杆菌33株。进行卡方检验后,其结果X2= 0.9,P<0.05,结果无差异。
  
  讨 论
  提高嗜血杆菌分离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实验往往忽略嗜血杆菌的培养。从流感嗜血杆标准菌株的菌液在各培养基上生长状况看,传统的巧克力平板上生长情况更佳,而VBC巧克力平板和纸片法血平板上生长相似,后者可能与抗生素的加入有关。但在有正常菌群影响的情况下,传统巧克力平板就不能很好地分离嗜血杆菌,通过对150份模拟痰标本的临床标本的检测说明,在有正常菌群的情况下,采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VBC法和纸片法较不加抗生素的方法效果好,这同国内外的报道相似。在血平板上用纸片法分离嗜血杆菌属,操作简单,不需要增加更多的培养基,减轻了接种的工作量,但阳性菌落尚需用卫星试验或Ⅹ、Ⅴ因子试验鉴别到种,即区别流感嗜血杆菌和其他嗜血杆菌各种。
  
  参考文献
  1 Chapin KC,Doem VG.Selecive media for recovery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from specimens contaminated with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microbial flora.J Clin Micro-biol,1983,17:1163-1165.
  2 公允,何永山,崔月花.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基地的研究.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6,19:105-105.
  3 项明洁,江勇,徐蓉,等.两种培养基对嗜血杆菌属分离鉴定的比较,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32-34.
其他文献
针对Split场景下,家乡代理不支持EAP协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iameter-EAP协议的认证方案。认证服务器在对移动节点进行认证时,通过支持EAP协议的接入路由器对移动节点进行身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八湿膏外敷治疗压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40处)和对照组26例(30处)。对照组常规消毒清创后用庆大霉素浸湿无菌纱布外敷、包扎;观察组在常规消毒、清创的基础上,采用八湿膏外敷创面。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八湿膏外敷治疗压疮,操作方法简单、实用,效果安全可靠。  关键词 压疮 八湿膏
<正> 我们采用单扩(RID)法〔方法见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5.8(3):151〕检测了467例肝病患者血清前清蛋白(PA),并与常用肝功能试验做了比较。结果如下.一、材料1.健康成人88例(体检无异
<正>Multimedia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39;biggest big data&#39;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valuable source for insights and information.It covers from every
文章介绍了南通蛎蚜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实施远程视频监控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了在海洋恶劣环境中实施视频监控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并对系统实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
黄瓜是棚室蔬菜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在黄瓜生长期间,如受到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在植株或瓜条上,会表现出病害症状,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黄瓜果实生理病害的原因
期刊
目的探讨利尿剂降阶梯治疗中节点选择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数字法随机分组模式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综
目的:消除失去药物流产最佳时机的非意愿妊娠者的惧痛心理,达到终止11~14周妊娠的目的。方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按照服药剂量第1~3天序贯分次口服,对药物敏感性不强的少数妊娠
目的比较大剂量奥曲肽分别联合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7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大剂量奥曲
资料与方法    2000~2007年收治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22~72岁,平均43岁。肾衰原发病包括慢性肾炎10例,痛风1例,糖尿病肾病1例,狼疮性肾炎1例,2次肾移植1例,术前血透13例,腹膜透析1例。  术前护理:①病室准备:做好消毒隔离制度,保持环境舒适。②病人准备:病人术前最好有不少于3个月的透析准备,2~3次/周,4~5小时/次。术前全面体检,检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