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资 让我们生育了一个高价的孩子

来源 :创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t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口号是: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我们的信念是:我是龙,儿子当然也得是龙;我不是龙,儿子更得成龙
  我们的做法是:房子可以不买,车子可以不要,但不可以不送孩子进学校
  
  孩子的书包里装着一套房
  
  根据某银行最近关于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的目的调查中,子女教育费用位列养老和住房之前。据调查,从居民的储蓄目的看,“攒教育费”是居民储蓄的首要目的,依次才是“养老”、“买房装修”和“预防意外”。
  许多城市也有过相关的调查报告。
  
  ■ 在上海
  来自上海统计局的结果是,“教育消费是对未来的投资”观念已在上海人心中牢牢生根。为了让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许多家庭舍得投资。调查显示,2004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支出比五年前年均增长21.6%,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5.5%上升到7.8%。
  
  ■ 在珠海
  珠海市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珠海市民家庭每培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近20年中,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至少在12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请家教和不可预测的医疗费及日常的其他生活消费。这相当于中小城市普通居民购房的费用,真的是“孩子的书包里装着一套房”。
  
  ■ 在石家庄
  河北省石家庄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局对该市1200户居民家庭的教育消费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家长们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舍得为子女教育投资。在居民日常消费支出中教育费支出成倍增长,占20%的低收入家庭教育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29.5%;占20%的高收入家庭支出比重为15.2%。由此可见,教育费用支出的增加对低收入家庭的冲击远远大于高收入家庭,同时也说明在整个社会普遍重视子女教育的大环境下,低收入家庭宁肯压缩其他开支,也要满足教育消费需求。
  最近又有报道说,若将一个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大学毕业生,需要40-49万元人民币。
  子女教育费用需求已经成为家庭理财的第一需求。
  
  如流水的花费都进入了哪些河道
  
  1. 学杂费用不断增长。
  2. 积极进入“特长班”“兴趣班”。
  3. 选择中意的学校。
  按照当前的普通家庭的教育投资为:孩子年均2万元
  
  幼儿园:3年2万元
  家长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现在提倡教育从0岁抓起,于是,在孩子未出生前,父母就开始推行自己的教育计划了。幼儿园3年的费用,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开支每年4000 元外,最大的支出就是特长教育,同时还有家长为孩子择园的费用。3年下来,需支出2万元左右。
  
  小学:5年2万元
  现在一般的小学一学期的书费是200元左右,因为是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学费的开销自然可以省下。当然,除了书费之外,孩子每学期的兴趣班费用也要200元左右,再加上每个月所需的100多元的牛奶费、饭费和夜托班费,一个学期也要1000 元左右。但是,这仅仅是孩子学习上所必需的费用,还有一些非学习上的开销:包括玩具、课外读物及各类素质教育活动的费用。这样一来,每个月估计还需要一、二百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字,仅仅是针对大部分普通家庭的。现在小学也有很多转制和民办学校,收费也就高出很多。大致算来,小学生每年的开支在5000 元左右,5年共计2万元。这些费用尚不包括部分家长为进名牌小学所支付的赞助费用,这项费用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无法统计。
  
  初中:4年约15万元
  高中:3年12万元
  离开了小学阶段,教育的开销也自然增大。
  普通公立中学的学费一般为300元。再加之书费等,一个学期要600元。参考书一般来说分为自己购买和学校统一购买两种总共消费在200元左右。如果加上学生住宿每学期800元,校服500 元,春游秋游每次150 元,往返学校交通费每月90元。
  目前大多数地区取消了重点初中制度,有的民办学校就成了高质量教育的保证。现在一个民办学校一学期学费最高为5500 元。
  


  此外,用于非学习类的开销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孩子在不断成长,社交活动也增多。因此在平日生活中相互送礼成了很自然的事。一般一年同学间交往花费在100元左右。这项消费在调查中波动比较大,随年龄增长,其投入也变大。一般的消费每年450元左右。手机在如今也成了大家的必备品。一部手机1000-2000 元,每月的手机费也在50-80 元左右。平时服装上花的钱在900元左右。
  现在不少家庭,电脑也都是必备品。一般电脑在4000 元、其他音像器材在2300 元左右。还有与之相关的音乐CD、 DVD 、电脑光盘这类花费每年也在500元。除了这些投入外,一些家长喜欢为子女在兴趣上加强投入。比如学个乐器、或是在某个方面做出特色。这样就有了兴趣班的补课,此类花费普遍都在每课80元左右。当然相关的一些器材也都在400元左右。还有就是学生本身在校学习课程的补习。通常在初三会投入比较大。粗略计算四年的花费在57600 元。当然还有一个孩子在家的开销,比如电话费、餐费等,基本也就在每月500元左右。
  如此,粗略统计一下。初中四年的开销,公立学校的学生总共在13.5 万元,而一个私立学校学生四年共计17万元,平均为15万元。
  
  4. 出国留学
  随着中国教育国际化、外向化的深入,送孩子“留洋”读书也成为许多家庭投资的选择。自费留学生的队伍不断增大,一些嗅觉灵敏的国外教育机构看中了升温中的中国市场,大力展开生源争夺战。留洋“低龄化”也成为一种趋势。
  这样的花费一般是要几十万或几百万的投入。
  
  这样的投资有多少支持
  
  有人说:“美国人的钱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资料表明,占美国人口不足4%的犹太人,拥有全美国20%的财产。海涅、贝多芬、门德尔松、马克思、爱伦堡、爱因斯坦、卓别林等一批伟人和名人都来自犹太民族。1948年至1989年迁往以色列的犹太移民中,具有博士和博士后、教授头衔者不下10万人。以数量论这个民族并没多少优势,但它以在世界各地取得的非凡成就而令人瞩目。
  犹太人的以教育为本成为了子女教育的范本,被世界许多国家的民众纷纷效仿。
  在我国,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他的前途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所以即使每年要花上我们收入的1/2也是值得的。”一位家长如是说。更多的家长则表示,现在的投入是为了孩子的将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高素质人才的重视,今后的竞争其实更多的是文化水平的较量,所以教育的产出还是要从长远看。74.5%的家长十分明确地为孩子的将来选择做长线投资。
  父母把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了孩子的身上,期待着收获一个聪明健康、前途无量的孩子。若是成为一个爱因斯坦、贝多芬或者比尔·盖茨这当然也是令许多父母梦寐以求。
  即便知道产出不大,仍愿意投入大笔资金,估计只有在教育投资上,才会出现这样违背经济学常理的投资者。调查中,有64.4%的家长认为如果教育投入大但产出不大,也是值得的。
  自费出国留学是大家的重要的议题。
  有人认为当属明智之举,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尽可能给孩子创造出国学习机会,着力培养一口流利外语、一个开阔视野、一种开放人格,以多元化知识背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参与未来全球化竞争。
  但是有多少孩子可以完成如上的任务呢?
  我们注意到了一个新词汇:“留学垃圾”。主要指那些不学无术,仗着父母的经济实力得以出国“深造”的小留学生。他们在国外不思进取、打架斗殴,败坏了中国留学生群体形象,在国内外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留学咨询专家分析并指出,从留学之初就应该防范几个误区。
  
  误区一出国自然能够学好语言
  “留学垃圾”的产生,多数情况是因为小留学生语言不过关、学习压力太大以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所致。在国外学语言不仅花费甚巨,而且在语言过关之前连生活都会成问题。有的小留学生虽然很想努力学好,但因为语言交流太困难而屡战屡败,这样会极大地打击成长期青少年的自信,久而久之就会甘愿投降了。
  
  误区二 家里没钱咬牙留学
  留学不仅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留学生的整个家庭。因为它涉及到家庭的经济投入、留学规划、未来目标等。因为国外中小学一般没有奖学金,相对于大学毕业后再出国的留学生而言,中小学阶段的低龄留学要求家庭经济投入更大。留学一定要量力而行,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不应硬撑让孩子去留学,否则容易因为经济窘迫而导致孩子在国外无法安心学习,甚至铤而走险从事非法行当。
  
  误区三 家里有钱随意挥霍
  缺乏理财能力是中国小留学生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问题,许多留学生靠着家里有钱,不断挥霍来炫耀自己。不但养成奢华的坏习惯,而且容易惹祸上身。
  留学专家建议父母不要一次性给学生太多钱,而应委托监护人通过舍监定期发放零用钱。从长远来说,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才是上策。
  
  误区四 盲目出国毫无规划
  低龄留学生盲目出国,有些孩子在国外既不能学习,也不愿打工,整天上网聊天或者玩电脑游戏,这种不求上进的现象让国外老师深恶痛绝。
  有关专家指出,出国留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盲目跟风,一厢情愿,一定要理性。
  而在国内子女教育的投资中,有相当部分并不是必需的。他们认为,教育投资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投资,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不必增加开销,硬挤市区重点中学,考不进重点大学,也不必去“复读”。专家还提醒,家长关心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身教言教也是无形的投入,而且是更重要的投入。
其他文献
水上步行球,是风行欧美的水上运动项目的改良产品。该产品安全、环保、时尚、操作简单,集运动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能锻炼运动者肢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目前已在国内大城市掀起一股水上运动的热潮,将引领2007年水上运动的新潮流,成为时尚的平民运动,极为适合在城市内水面进行布置,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水上步行球采用进口的防弹高强度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耐老化、抗拉力、不破损的特点,无毒、无味达到欧洲环
期刊
1、红豆琥珀饰品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支。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根据当时社会的民俗风情写就的脍炙人口的《相思》诗,它反映出那个历史时代的青年男女在确定终身大事时,以红豆作为情物相赠情人的动人情景,从此,红豆成了纯洁爱情的象征。  爱情无价,红豆无价,相思红豆最美好,要把最美好的构想变成现实。“花之恋”经过精心设计和策划的“红豆情缘”系列产品,别出心裁,匠心独运,它以对美
期刊
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有的人抓住了,从此改变了一生;有的人漠视了,却后悔一辈子。锅巴馒头项目与读者见面后,在餐饮行业掀起了一股强烈的革新旋风,更如同一股清新拂面的新鲜空气,激荡着各地的面食市场,让千百年吃惯了蒸馒头的老百姓,纷纷更换门庭,成为锅巴馒头的忠实拥趸。    刚知韦光贤 又遇徐克军    在重庆继万锅巴馒头的总店,天津、烟台的学员前脚刚离开,南宁和昆明的学员便接踵而来了。南宁的韦光贤自己做点
期刊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上帝位后,因为是农民出身,下属臣子的很多生活习惯都没有改变过来,包括太子。太子册封后,还是不爱洗脸。朱元璋便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召开专题研讨会,给太子专门打造了一个脸盆,这便是流传已久的“龙洗盆”,后成为皇家御用物(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栏目曾做过介绍)。  “龙洗”也称“聚宝盆”,用青铜铸成。盆沿图案由回纹和龙纹构成,盆底有四条龙,盆沿有两只盆耳,盛上水后双手摩擦盆耳,铜
期刊
2006年对于蓝托安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2005年下半年,蓝托安推出了自己研发的“蓝托安”牌擦鞋纸,以其方便、快捷、时尚,擦鞋同时能对皮革起到上光、养护等独特功效,一推出便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这之后,2006年蓝托安对擦鞋纸产品进行了不断的技术创新,使产品功效、质量日趋完善。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进,今天的蓝托安擦鞋纸已经彻底解决了使用过程中易拉断、使用后粘灰尘等缺点。最新科技的蓝托安牌擦鞋纸为一
期刊
新时代的游戏规则就是要学习能力强、能创新、应变快、拥有现代知识,而且最好是浑身散发领袖气质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宠儿。想想这些游戏规则,想想自己的特质,它也许就决定了你的输赢,你的未来。  ──崔慈芬    “你像哪一种蛇?决定你的未来!决定你的输赢!” 这句话似乎有点无厘头。以往我们所听到的都是“你是哪一种人?决定你的前途。”今天希望你能跟着我把自己蛇化,与蛇共舞,从蛇的世界中发掘新经济时代致胜的关
期刊
结婚是件多么圣神与纯洁的事,每对新人都希望能留下值得终生回忆的瞬间。而结婚喜报虽然不大,但它印刷精美,色彩艳丽,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有新郎新娘幸福的合影,他们结识的日子、谈恋爱的经过,情侣间互赠定情物的时间,都记录在上面。  陈梅1980年出生于湖北谷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的原因,高中毕业的她无奈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去了武汉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平面广告设计。毕业后到浙江台州打工,自从到台州这块富
期刊
7月13日下午,北京众媒体与各界人士陆续步入位于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的会场,参加由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和搜狐网女人频道共同主办,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协办的“第二届2005中国创业女性魅力风尚盛典”新闻发布会。  当女强人褪去那份职业表情,她们就是女人味十足的女人,女人都是爱美的,也希望自己懂美。为了引导成功的创业女性、女企业家这一群体在创造财富、拥有财富的同时,能够关爱
期刊
为自己取一个漂亮的英文名字,不仅在工作中十分必要,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相对中文名字而言,英文名字似乎更简洁、上口,容易书写,当然在开放的今天,也更具广泛适用性。它和E-mail一样,是构成现代社会沟通交流的要素。对于活跃在职场中的闪光女性而言,惬意的名字还是一种优雅含蓄的包装。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一个合意的英文名字,那么就请参看这组时下颇受欢迎的名字,来挑选一二吧!  Ashley 意
期刊
职场女性要想在频繁的商务活动中,体现,巩固和提高自己,就必须从尊重客户、体谅上司等细处着手,并让每个细节都熠熠生辉。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很简单,只要熟读,牢记,灵活运用以下的职场宝典,一切问题将应刃而解。    着装  1服装要以上司或女性主管为蓝本,但是不要比她们招摇。   2 越保守的企业,越以套裙为主。非正装场合,可以接受套裤装。外国公司,以保守程度排列:英国最保守,其次是日本、北美国家、欧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