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老板的“十四亿人茶餐厅”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enku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月2日,李凯瑚在深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李璐璐 / 摄)

  2020年1月1日,经历修例风波半年之久的香港迎来了新年,也让人有了新期待。尖沙咀海滨聚集了不少跨年的人,新年的氛围冲淡了笼罩在香港上空的阴霾。
  位于香港鲤鱼门一条小巷深处的银龙茶餐厅里,老板娘李凯瑚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新年。从一早开门到晚上11点多,小小茶餐厅被蜂拥而至的顾客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一进门就抱住李凯瑚,口中连连赞叹:“你是第一批站出来撑警的人。”“你让我们很感动。”说着,说着,很多人流下了眼泪。
  李凯瑚也感动得湿了眼睛,她半开玩笑地对《环球人物》记者说:“这是茶餐厅开业51年来生意最好的一天。支持警察是我应该做的,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支持。”

“阿 sir,我撑你!”


  自香港修例风波以来,李凯瑚一直关注着事态的进展。去年6月,她在脸书上看到有人发表不欢迎香港警察的言论,觉得很奇怪,怎么会不欢迎保卫安全的警察?她就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绝对欢迎警察,并付诸行动。
  6月30日,从不在节假日休息的李凯瑚决定关门歇业一天,去金钟添马公园参加“撑警队、护法治、保安宁”集会。在这之前,她的腿被严重烫伤,有半个多月都不能正常行走。周围人劝她:“你的腿伤还没好,怎么能去?”但她坚定地表示:“我一定要去。”
  当天下午2时,李凯瑚来到金钟添马公园。从下午3时到6时,许多团体和个人共计16万人,从香港各处前来,手举支持警方的标语,高呼“警队加油”等口号,表达对香港警察的支持。“那天下了很大的雨,所有人都被淋个透湿,但大家全都坚定地站在雨中。”李凯瑚回忆说。大雨中,她担心印有撑警标语的纸张被淋湿,就把标语放进外套里,晚上8时回到餐厅后,又将这些标语张贴在自己的店铺里。
  很快,麻烦就找上门来。7月1日,有客人来用餐,一进门看到墙上的撑警标语,就紧张地说:“你胆子太大了,现在气氛不好,不能贴这个,太危险了。”一个客人说,两个客人说,三个客人说……到了晚上,李凯瑚发现她的个人信息在社交媒体上被曝光,许多乱港分子留言漫骂,但她不为所动。
  更大的麻烦接踵而来。卫生局、消防局、食环署、劳工处等陆续上门来检查,告诉李凯瑚,很多人投诉她清洁欠佳、聘请黑工等问题。“我一下子有点蒙,我这家店营业51年都没人投诉过,怎么现在突然这么多人投诉。后来我才反应过来,是因为撑警标语。”面对这些恶意举报,李凯瑚一点都不担心。茶餐厅曾经获得食肆卫生比赛冠军和“清洁食具奖”;店铺由李凯瑚一手打理,从未聘请过店员,更谈不上黑工。
  但风波并未消停,银龙茶餐厅开始在各网络平台和食评软件上收到大量恶评,还有人打来电话辱骂她,甚至扬言要打她。时不时还有人来餐厅捣乱,站在小小的餐厅里放声大骂,并声称要打砸。“我觉得很难受,这是我爸爸留下来的店,我很担心他们会把店砸了,但我觉得我没做错,我支持香港警察。”李凯瑚倔强地说。亲身经历让她更深切体会到乱港分子的可恶。想到那些坚守岗位、保护市民安全,却遭到威胁的警察,李凯瑚更坚定了撑警的信念:“如果他们(乱港分子)一定要让我付出代价,那我就做好餐厅关门的准备。”
2019年12月,李凱瑚在香港西九龙警察局给警察送甜品、冲奶茶。
2019年7月21日,邓炳强来到银龙茶餐厅。

  欣慰的是,在遭到乱港分子威胁时,鲤鱼门的街坊自发地前来帮助李凯瑚。他们有的当起了服务员,有的当起了大厨。随着“撑警女老板遭报复”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李凯瑚的遭遇,来自大陆各地甚至加拿大、新加坡的爱国同胞从四面八方过来支援她。一时间,银龙茶餐厅成了“网红打卡地”。很多人说,他们想让李凯瑚知道,她不是一个人。
  7月21日,时任香港警务处副处长邓炳强来到了银龙茶餐厅,一进门就握住李凯瑚的手,说:“谢谢你支持警察。”两个星期后,邓炳强又带着太太来到了银龙茶餐厅,热情地和李凯瑚聊天。“邓炳强人很好,很亲民。他先后来了4次,每次来都点奶茶、西多士、公仔面。大家戏称这是‘一哥套餐’。”
  在各方的支持下,李凯瑚继续撑警活动。她多次前往警局,为警察送上甜品和奶茶。“我的力量很小,但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群人,阿 sir,我撑你!”

为了妈妈,重新开张茶餐厅


  在遭到乱港分子攻击的时候,李凯瑚虽然做好了茶餐厅关门的准备,但对她来说,这小小的茶餐厅承载着特殊的意义。“我开茶餐厅,是为了我的妈妈和弟弟。”
  上世纪60年代末,李凯瑚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开了银龙茶餐厅,维持一家六口的生计。小时候,在李凯瑚的印象中,父母不分节假日,永远都在餐厅里忙碌。“过年时,别人家小孩都换上新衣服去拜年,父母还会带着他们出去玩,但我爸妈从早到晚在餐厅里忙,所以我一开始特别讨厌餐厅,从未想过要自己开餐厅。”
  长大后的李凯瑚,做着与餐厅完全不相干的行业。20年前,李凯瑚的父亲去世,弟弟接手了银龙茶餐厅。2014年的冬天,弟弟又突发意外去世,餐厅无人经营,关门停业了。那时的李凯瑚,在广西南宁做罗汉果生意,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弟弟留下的孩子,她回到了香港。   “弟弟的去世对妈妈打击很大,那时候她总是喃喃自语:‘我的丈夫和儿子都没了,餐厅也关门了。’她每天都站在电梯口问:‘为什么我的儿子还不回家?’甚至每天在餐厅外徘徊。”医生告诉李凯瑚,如果要让老人好起来,一定要给她足够的安慰。
  有一天,母亲问她:“可以让餐厅重新开门吗?”李凯瑚意识到,这间餐厅是母亲的回忆和精神寄托,也许,只有让餐厅重新开张,才能给母亲慰藉。但她从来没有做过餐饮,不知道该怎么做,为了母亲,她决定试试。于是,银龙茶餐厅在停业9个月后,重新开张了。
  “刚开始很艰难,我不懂怎么运营,甚至怎么冲奶茶、做甜品都不熟。餐厅重新开业后,只有熟悉的友邻会来捧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客人。”李凯瑚回忆说,“但我看到妈妈的精神一点点好了起来,她每天都来餐厅,非常高兴的样子,我就决心要把餐厅继续开下去。”
  那时,李凯瑚是银龙茶餐厅唯一的老板娘、厨师、服务员。她每天凌晨五六点起床,晚上很晚才回家,但餐厅一直没有起色。每年,她还要对抗台风带来的损失,之前积攒的一点积蓄全都投入到餐厅,很快就没了资金。李凯瑚好几次想对母亲说,餐厅支持不下去了,但一直没有说出口。街坊亲友问她:“你的餐厅生意不好,为什么不关门?”她说:“为了妈妈,我要把餐厅开下去。”
  转机总是留给默默坚持的人。慢慢的,李凯瑚的冲奶茶手艺越来越好了。在亚太酒店协会与香港捷荣集团2017年举办的“至尊奶茶王大赛”中,李凯瑚现场制作的奶茶夺得了“奶茶王”大奖。香港无线电视台的一名记者来到银龙茶餐厅,喝了奶茶后,非常喜欢,就和她聊了起来,得知了银龙茶餐厅背后关于亲情的故事。这段故事播出后,感动了很多人,不少顾客特地前来喝奶茶,银龙茶餐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因为店里只有她一个人,网友亲切地称茶餐厅为“一人茶餐厅”。

“让香港的年轻人多了解祖国”


  “奶茶王”李凯瑚走红后,很多商家想和她合作,愿意出资开分店,条件是让她去站台,现场表演冲奶茶来招揽生意,但被李凯瑚拒绝了。“我开店的初衷是为了让我妈妈开心,我如果去别的地方站台,现在的店就没人来管理,我不能离开这里。”有些商家说:“我们可以给你钱,雇个人照顾你妈妈就可以了。”但李凯瑚不这么认为:“有了钱,我妈妈就能开心吗?老人要的不是钱,而是陪伴,这是我回来开店的初衷。”
  如今,因为撑警刷屏后,又有内地商家找到她,希望她能在內地开一家奶茶店。考虑再三后,李凯瑚同意了。
  “以前的我只希望能守着妈妈,脚踏实地开间务实的小店,但香港修例风波让我意识到,作为香港市民,我应该为香港的建设发展做些什么。在内地开店,如果盈利,我们的餐厅将拿出一部分利润来支持那些愿意在内地工作、创业的香港年轻人,借此激励香港青年多来内地看看,来了解我们的祖国到底是什么样的。”李凯瑚还表示,餐厅开业后,将招募一批香港青年参与运营,给更多香港青年提供在内地工作、生活的机会。
  李凯瑚决定将自己的茶餐厅地址选在深圳。“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来过深圳,那时的深圳还是个落后的地方,而现在,它的发展之快,早已超出了香港人的想象。而且香港和深圳之间的交通非常方便。”现在,李凯瑚隔三差五便来深圳,准备新店开张事宜。为了和内地网友多多交流,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李凯瑚开通了新浪微博。去年12月中旬,李凯瑚通过微博宣布了新茶餐厅定址深圳南山区的消息。得知她将在深圳开店后,很多网友亲切地把这个新店称为“十四亿人茶餐厅”。
  从“一人茶餐厅”到“十四亿人茶餐厅”,李凯瑚寄托了很多期望:“在香港,有许多像银龙茶餐厅这样的普通餐厅,也有许多像我这样的普通市民,那些乱港分子使得市场不能正常营业,普通市民无法正常生活,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香港能早点恢复和平,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李凯瑚 1968年出生于香港,曾在广西做罗汉果生意,现为银龙茶餐厅老板,2019年因支持香港警察而走红网络。
其他文献
本刊驻韩国特派记者 陈尚文  近日,在朝韩非军事区内唯一的学校——韩国京畿道台城洞小学,5名学生迎来了毕业典礼。学校位于韩国台城洞自由村,是韩国最北部的村庄,离板门店只有1公里,离韩朝军事分界线仅有400米距离,普通韩国公民一般不能入内。村中共有230多名村民,但村内外到处都是军人、钢丝围栏、军队的检查站和反坦克路障,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将这里称为“地球上最可怕的地方”。  台城洞小学的窗户是用石砖
《读书》一九八四年第八期杨武能《“中国的书和关于中国的书”》一文,其美中不足之处,作者也作了说明:“有的书名我无法还原为中文,只能列出(德文)原名,已译出的名称也可能不准确”。这种不强不知以为知的虚心态度,使人很受感动。因此我不自揣愚浅,愿尽菲薄之力,协助作者给这个书目做些拾遗补阙的工作:  1)Yeh-k’ots’ungschu,作者未译为中文。我认为应是《野客丛书》,南宋王撰,三十卷,前有庆元
读《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同志的《冬天里的春天》,是部振奋人心、给人力量的小说。正如短篇小说《月食》这题目含有“虽然暗淡,但光明终究会到来”①的意思,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的题目显然也是一种寓意。  有人说,这个题目不算新鲜。当然,这样说是可以的。我们没有忘记,《春天里的秋天》和《秋天里的春天》曾是两部中篇小说的篇名;我们也没有忘记,雪莱的“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的名句,曾经鼓舞了百
方立天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收集了作者自六十年代以来发表的佛学论文十篇。  《论丛》不是一本系统、完整的中国佛学思想专史。但是,它透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佛教大师思想的研究,剖析佛教的宇宙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寻觅佛教思想和儒家、道家的思想关系,探求佛教哲学的理论思维教训,涉及这一时期佛教哲学思想的最基本内容,并且阐明隋唐时期佛教学派的形成和思想特点,论述中国佛教对中国哲学史的影响。所以,从这些
游记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风采别具的艺术珍品,可是这种文学样式,自古以来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古代有许多类聚区分的文学选本,却似乎不曾有过独立门户的游记选,有关游记的专论也显得寥若晨星。多年来各种文选层出不穷,却不见一本堂皇的游记选。本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个不足,给读者开辟了一个新鲜的古典文艺欣赏领域。  本书选入了上自盛唐元结、下至晚清林纾等三十六位作家的五十八篇作品,其中不少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作。书
读了《连环画报》上的很多作品,深感这个刊物植根于群众之中    有朋友给我送来几本《连环画报》,主要是因为从《连环画报》八一年第五期起,连载了根据荷马史诗编绘的《伊利亚特的故事》,从第九期起,又连载了《奥德赛的故事》,而我又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有过一些兴趣的。由于这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这本画报,读后感觉耳目一新,很后悔过去没有读过这本编得非常好的美术刊物,所以想写几句读后的感想,也想向读者们介绍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哭的多于笑的:屈原披发行吟时,已是长歌当哭;墨翟悲素丝,杨朱泣歧路,阮籍哭穷途,伤心当不止一次;杜甫诗十篇有九篇带着“涕泪”,唐衢则活活哭死……  也有笑死的人,比如传说中的程咬金、牛皋,但那是“福将”,他们斗大的字也识不得一箩,可作别论。文人中第一个懂得笑的还是庄周,他说: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庄
读了今年第六期《读书》中董乐山文内《一名之立,旬日踌躇》一节,颇有感触。汉语翻译外文名词,确实遇着很多困难;自从音译减少、意译增多之后,困难更大。现在不兴译“伯理玺天德”只能译“总统”;不兴译“德谟克拉西”只能译“民权”,“民治”,最后定为“民主”。最后的,也不见得是最好的。说“一名之立,旬日踌躇”的人严复,确实耗费了不少心血,给我们立了许多很好的译名,可是大部分并不通行,通行的却是沿袭日本的译名
《世说新语》一书,内容颇为复杂。刘义庆在编纂此书时,除了杂采前人记载外,又记录了一些当时的传闻。后来刘孝标作注,又搜集了许多有关史料。这些关于魏晋名人的言行、轶事,有些是事实,有些则与史实不符。余嘉锡先生遗著《世说新语笺疏》,博采众说,对前人怀疑《世说》而有根据的,就加以采用。如《自新篇》关于周处向陆云求教事,劳格已辨其说。对前人怀疑《世说》,而事实上并非不可能者,则予以驳正。如《言语篇》王羲之登
一九八○年第八期《长江文艺》上《纵横豪宕慷慨悲歌》一文,在解释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无人会登临意。”句中“吴钩”一词时说,(吴钩)是“闲置无用的佩带”。这是不对的。辛词中的“吴钩”指一种弯形的刀。李贺“南园”诗有句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望文生义,即可知为武器(刀)。《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有“吴,作钩者甚众”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