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041294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理论分析,本文利用2007~2017年260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土地资源错配显著抑制了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稳健性与内生性分析支持该研究结论;(2)基于不同城市区位、不同城市规模、不同资源禀赋,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性;(3)土地资源错配通过增加污染排放、抑制技术创新与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而不利于城市绿色经济效率,这三种机制在土地资源错配抑制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总效应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8.30%、8.48%、32.50%;(4)城市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负面影响越大;城市环境规制强度、市场化水平越高,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负面影响越小.
其他文献
基层政府通过政务行为参与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并维护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秩序,其政务行为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即为基层政府公德.在社会公德治理的理论深处,基层政府公德作为评判社会公德水平的风向标,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日益凸显.新时代我国基层政府公德失范现象,从表面上看,滥觞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所带来的失序公德环境的强烈暗示和政务人员的从众模仿,但事实上,它根源于片面功利观、官本位思想的深重影响,以及有效监督和惩罚机制的不完善.新时代基层政府公德治理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整体推进:加强政务责任文化建设,推进政务责任意识治理
鉴于文化政策对欧洲认同的重要作用,欧盟努力将其打造成欧洲文化保护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同时也逐步重视文化因素在欧盟内外关系开展中的独特作用.在文化外交实践中,欧盟注重凸显增强“欧洲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一核心目标,将文化外交作为加强“软实力”的一种资源,同时也是推动内外联动发展的一种工具.在欧盟文化外交战略及其运行机制下,业已运行的相关文化外交项目,几经调整优化,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国际行动网络,在国际教育文化领域中发挥重要国际影响力.欧盟的文化外交实践及跨国文化关系治理机制,能为中国文化外交及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具体开
继2017年世界上第一款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免疫疗法产品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上市之后,人们正式迎来了CAR-T细胞疗法的新纪元[1].作为首个含有基因工程成分的免疫疗法,CAR-T细胞免疫疗法具有亲和力高,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非依赖性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非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奖励措施的规范化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应急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推进应急管理方式创新.实践表明,在我国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中,诸多奖励措施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奖励措施在规范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奖惩制度配置不成比例、柔性规范供给不足、奖励措施法律化程度不高等.基于此,有必要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奖励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并在程序和实体上确保奖励措施的积极功能得到切实发挥.
脑积水是由于颅脑疾患导致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循环、吸收障碍导致颅内脑脊液量增加,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进行性扩大的一种病症.由于发生原因或者进展机制的差异,脑积水可出现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能致残、致死[1].虽然临床上脑脊液分流术或者脑室造瘘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也使大多数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到控制或缓解,但是手术相关并发症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部分手术成功的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2].
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更加觉醒,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积极表达意见.与此同时,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关系复杂化以及网络社会的兴起,使得民众的意见表达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表达工具逐渐社会媒体化.民众意见的正确表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能发挥的作用与功效.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民众意见表达存在失序、失真和失效的问题,这与其缺乏正确的引导有重要关系.引导民众以合理、合情和合法的形式表达意见,既要固本培元,筑牢民众的思想基础,强化动因,激发民众意见表达的
新时期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文献整理受到空前重视,成就也很卓著,优秀的古籍整理著作,广泛分布于多个领域.近年,好的古籍整理著作不断涌现,不少年富力强的学者,在从事戏曲文学研究的同时,也不废文献整理之功.湖南科技大学刘奇玉教授最新出版的古籍整理著作《明清女性戏曲作品集》也有这样的特点.
期刊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常见疾病.截至2017年,全球BPH患病人数超过7.4亿;在全球用于治疗BPH的费用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1].以前的研究普遍认为BPH的发生是年龄、遗传和种族等不可逆转的危险因素引起的.目前研究发现一些BPH的可逆转的危险因素,这为BPH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机遇.本文对BPH的可逆转危险因素研究进行综述.
1临床资料rn患者,女,48岁,体质量59 kg,务农,有饲养家禽(鸡)史.因“左侧腹股沟、左侧胸壁红色斑疹伴疼痛4个月,斑疹溃疡、糜烂2个月”于2020年11月3日入院.2020年7月,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腹股沟出现数个融合的红色斑疹,伴局部皮温升高、烧灼样疼痛,斑疹肿大、疼痛进行性加重致坐立和行走困难,无皮肤瘙痒、麻木感,无全身发热、畏寒、乏力等症状.
期刊
1临床资料rn患者,女,48岁,因“触及颈部包块伴压痛7+月”入院.患者7+月前无明显诱因触及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体格检查示颜面部、双眼睑中度浮肿,左侧胸廓可见皮下红斑,未超过前后正中线,局部可见一簇小水泡,部分已结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