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村中心小学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概况
  田村中心小学成立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坐落在海淀区的西南部,是一所环境优美、学风严谨的现代化学校。1995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小学实施成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使“自主成功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多年的“成功教育”探索之路上孜孜追求。 2011年结合校情明确提出以努力打造“绿田文化”为重点,以“田有界,春无限”为办学愿景,以实现“每个人都能享受成功快乐”为目标的办学理念。
  学校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
  1.依托信息化设备搭建数字教学平台
  互动反馈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教师能够在即时反馈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学习方式,实现了教学反馈的全面、高效,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主动学习。教室由多媒体触控一体机和高清实物展台替换了原有笨重的多媒体机柜、维护费用较高的投影机、清晰度差的幕布、分辨率较低的实物投影。学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教师出示的文字、图像和视频,教师可以用自带的互动软件在一体机上绘制复杂的图形,完成原有教学多媒体上很多不可能完成的操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新概念互动教室的使用允许教师与学生实现全方位的互动,学生体验着全新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优越性与成功感。
  2.网络办公体系和学习空间
  “无纸化”、“数字化”办公是学校办公发展的方向,教育教学资源的储备标志着学校发展的进程。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及时沟通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朝着这一目标,学校逐步搭建起了服务于教师的网络办公平台、文件资源管理平台和与学生及家长网络通讯平台。同时,学校实现了全面无线网络覆盖,拓展了学习和办公空间。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办公和学习的便利。校园无线网络促进了办公室办公、教室学习环境的变革,寻找到了更为宽松舒适、方便快捷的办公空间和学习空间。
  3.打造多元数字校园文化
  跟随海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脚步,学校校园数字化的发展在逐步推进。校园网站的开放以及校内外信息发布系统的使用使校外人员、家长、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校的发展进程。校园电视台、少年议事厅、阶梯教室的综合使用为教师、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展示空间。少年议事厅的启动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
  学校信息化发展运作模式
  1.搭建数字教学平台形成学校特色
  课堂教学中的“按按按”互动反馈多媒体教学系统至今已升级到第四代。信息反馈技术提高了课堂教学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关联性,使全体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中,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知识信息、情感信息的互动交融,在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前景。学校引入海淀教育信息中心推出的电子互动教室项目“新概念互动教室”,教师以交互式电子白板或互动电视为控制平台,学生以平板电脑为操作平台,带给教师和学生全新的、超乎想象的教学模式和功能体验。这些数字教学平台的使用,践行了“每个人都能享受成功快乐”的办学理念。
  2.网络教育办公体系辅助教育教学
  在“NBC可视化协同办公系统”的帮助下,教师可以与校内、学区内任意领导或教师进行沟通,并实现无纸化办公或进行视频会议,大大提高了办公工作效率,成为了学区内教师不可缺少的网络办公平台;作为学校文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平台,“文件资源管理系统”为教师和学生建设资源、分享资源和管理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校互动系统平台”开通后成为了教师与家长最有效、快捷的沟通方式,实践证明,它可以使教师和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3.打造多元数字校园文化,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校园对外网站作为学校对外的第一信息窗口,下设“教学天地”、“德育阵地”、“科研之窗”、“缤纷校园”等多个栏目;校园电视台与阶梯教室能够实现实时直播与互播功能;多功能厅的录播系统可实现通过校园网络进行在线直播或点播功能;数字化电子教室应用到各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通过控制端可实现网络影院、视频直播以及教学演示功能。学生还可以通过“同步课堂”、“名校大讲堂”进行网上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同步备课”进行网上备课。“imo即时通讯平台”既可以作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通讯平台,还可以作为本班或同年级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事物咨询人员之间的交流平台。
  问题建议
  1.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学校数字化进程
  学校的信息化基本经费主要用于保障信息化设备的正常维护、维修、耗材、设备更新以及网络流量费用,而学校2010年以前的信息化建设费用主要来源于信息化基本经费,这就大大减缓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自2010年以来,在区教委及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功申报了网络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多系统数据整合、教师多维度评价系统、数字无纸化办公、数字信息发布、校园数字监控、数字图书馆等信息化设施,为学校个性化、特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2.加强学校教师信息技能培训力度,激发教师学习动力
  信息化设备的升级与更新导致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疑惑或问题,这就要求为教师安排更多的培训机会。在举行相关主题的赛课评比及展示活动中,教师们获得了学习的乐趣,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结合海淀区新概念互动教室的推广与新一代教学多媒体的投入使用,为了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和深度挖掘设备的使用技巧,发挥信息化设备的最大使用效用,也应进行全面、细致的培训活动,举办各式各样的竞技项目,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展示空间。
  3.用学校办学理念来指导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
  在未来五年中,学校将构建全面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新型的计算机教室,提高普通教室数字化功能,打造专业云教室、数字美术教室、专业音乐教室。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人为本,方便各级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和使用的统一数字化校园生活平台。
  注: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二五”群体课题《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和运作模式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田村中心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中心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其他文献
洞察是一种敏锐的觉察,洞察还是一种有深度的思考。洞察技术是指穿过技术的表层,直达技术的核心本质。在信息技术课中,简单的观察学习促成不了洞察力的形成,一味地模仿操作也难以成就洞察力。因此,洞察是需要“被教学设计”的。只有创造有深度的教学活动,对技术做到“明察秋毫”,才能让学生成功穿越技术理解的重要地带。  界面触碰——感悟技术的良苦用心  在以软件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课中,界面是映入学生眼帘的重要对
大学毕业生能否接受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毕业生能否读博士?近期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欲解决以上问题。  其实,对于职业教育和学科性教育的整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协同,目前很多培训机构已经在积极探索,而中国数字娱乐职业教育第一品牌——北京汇众益智科技公司推出的大学生就业保障工程最有代表性。  近期,
[摘要]应用写作课程是普通高校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必修课,这门课的教学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力求使学生学以致用。文章从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提高应用写作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必须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包括运用案例、设置情景、引入病文、借助多媒体和引导实践等。  [关键词]应用写作 课堂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李东(1979- ),男,甘肃平凉人,华北科技学院,
【摘 要】本文通过一节市级研究课的尝试,将枯燥的教材资源有效转化成多媒体形式的学材资源,并将这些分散的学材资源结合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搭建“学生自助学习平台”,让学生对学材的应用是在统一的、经过整合的、已进行梯度设计的教学软件上进行学习,尝试尽可能地突破机会不均等、交流不及时、参与不够多等核心教学难题,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材资源;学材资源  【中图
[摘要]实践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文章结合东营职业学院实践教学改革发展的实践,从实践教学的理念、师资队伍、基地建设、内容构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质量 途径与措施  [作者简介]张连峰(1964- ),男,东营职业学院教务处,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