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研究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气自动化始终是电气工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讨论了电磁干扰在电气工程使用自控设备时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其中,着重讨论的是对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如何通过抗干扰技术来减少其负面作用。所有问题的解决以及相关对策的实施都需要立足实际,但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对今后研究和提高抗电磁干扰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电气工程;自控设备;抗电磁干扰
  中图分类号 T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7-0182-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电气工业的进步,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应用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我国电气工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和行业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普及率也逐渐提升。我国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要求以及自动化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加强对自控设备的研究,尤其是对其抗电磁干扰能力的研究,不仅是电气工程解决现实施工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提升电气工程的整体发展水平,更对我国电气工业的快速进步和长足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1 自动化设备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电气工程的设备自动化技术方面,现在已经能实现设备装备的自动检测功能和各种控制功能,一般的自动化装置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或远程的控制、管理和监控功能,以确保这种电力系统的高质量和操作安全性,以及最大化经济效益。自动化设备的在线监测功能以及智能化自动化操作功能,是电力工程的重大进步。但是,电力设备除了拥有上述的优势外,还有一些缺点,其中,电磁干扰是自动化设备的所有干扰中最重要的部分。针对电气工程采用的自动化设备所面临的障碍,本文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总结,发现如下。
  1)二次回路产生的干扰。在电气工程中,二次回路的设计不严谨,当二次回路与电感原件相互交接时,就会产生一种较强的电压。当二次回路与电感原件分离时,又会瞬间产生更厉害的干扰电压。干扰电压的生成,就会影响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作,甚至会造成危险。所以,这就需要电气工程的工作人员务必对二次回路产生的电压可能给自动化设备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重视,并认真分析,通过研究得出控制方法和措施,减少二次回路对电压的干扰,最终确保自动化设备能够高效率,低风险的完成操作。
  2)设备运行产生的干扰。因为变电站内部存在的各个地电位是完全不同的,地电位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整个变电站内部容易因为一些故障而产生极大的电位差,通常较大的电位差都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产生不好的影响。一定的差异,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也必须提醒电力工程的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在设备运行中有可能出现的,对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设备运作会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并通过科学手段,及时规避,减少对自动化设备的不必要伤害。
  3)信号产生的干扰。相较于其他因素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干扰,信号干扰更直接,并且杀伤力最大。信号产生的干扰主要有共模干扰与差模干扰这两种模式。其中,共模干扰,就是通过地电位的变化,而进而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差模干扰则更直接,是在长线路的传送过程中会发生互感耦合,而产生的干扰。差模干扰不仅能让自控设备无法正常运作,甚至会对整个电气工程的系统产生极差的影响。
  4)辐射以及传导产生的干扰。能致使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无法正常运作的另外两个干扰因素,就是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之所以说辐射干扰与传导干扰是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运作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因为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之间会互相转换。两者通过电磁波和电压分别进行传播,但是又能通过一种特点的方式进行相互转换,进而干扰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作。
  5)电磁产生的干扰。电磁干扰又被称作内外干扰。由于电磁干扰的来源和模式不同,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干扰。外部干扰一般是高电压或者电流以及一些电缆线和相关设备向外部产生的辐射。内部干扰的产生来自系统内部的各个零件和结构的布置等。
  2 自动化设备抗干扰的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设备的研发技术和研发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针对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也逐渐受到相关领域的不断重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设备的产品设计师,立足于自动化设备的现实情况,和已经凸显的问题,可以考虑并尝试从设计源头规避和减少干扰因素,并提高自动化设备在运作中的抗干扰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干扰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性,整体提升电气工程事业的质量和水平。
  1)提高印制电路板的布局工作。要提高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性,具体措施体现在印制板和电路的布局上。有科学算法和理论依据的布线工作,能大大减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所受的干扰。首先,电力工程的工作人员,要通过整理设计和核算,用集成电路的布线方式,尽可能的减少布置线,有力地提升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水平;其次,电气工程的设备设计者,在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之初,可以把器件串扰之间的距离和器件之间的走线距离缩短。一些电子器件可以收放到合适的仪器中;然后,陶瓷电容是必备的,将它放置在电源和地之间,可以有效减少电偶作用。最后,在严谨的科学的布线之后,相关工作负责人要定时的对已成线路进行排查检修,及时处理可能对自控设备带来干扰的
  因素。
  2)做好开关电源保护工作。通常一件设备的电源,都会在其打开和断开瞬间,都与之连接的设备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也许还会对临近的设备带来损坏。因此电气工程的相关工作者要把开关可能带来的影响考虑周全,在一开始的电源开关的相关设计工作中,就要依据科学的,合理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设计。对布线的设计要嚴谨,对电源开关的进出线合理布置。首先,要合理地设计开关的布线,严格的监管布线的实施工作,尽量规避开关布线对电源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其次,针对屏蔽层的设计也要科学合理;然后,指示灯的布线也要细致且考虑周全。总之,影响设备的电源开关的正常运行的因素不少,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不仅要高度重视还有在具体实施和操作中谨慎细心。
  3)做好信号传输工作。信号传输工作的管理也是电气工程中比较难的一项,因为能影响信号传输工作的因素实在很多。包括线缆的长短、线缆的粗细甚至线缆的绝缘性都能影响信号的传输工作。电气工程的相关工作者,在选取线缆和布局线路时,就需要考虑的更细致更周全。需要分开的线路一定要分开设置。要依据线路的特性进行线缆的选择和线路的布局。尽量选取和采用类似金属隔板和其他屏蔽性较强的
  材料。
  3 结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人们对电力的巨大需求。电气工程事业是实现电力传输的重要事业。要想快速并急剧的满足人们迅猛增长的用电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气工程也要提高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和工程的专业性。其中,自控设备就是电气工程提高水平的关键。由于,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虽然电气工程事业已经快速发展,但实际水平却亟待提高。电气工程企业的设备落后,自控设备不足,自控设备受电磁干扰影响大。甚至,存在自控设备操作和实施过程中问题频发。经营电力工程的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正视现实情况和相关问题,增加自控设备,并提高自控设备的质量,增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能力。
  参考文献
  [1]罗震宇.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分析[J].民营科技,2016(12):260,263.
  [2]王人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21.
其他文献
目前,电视和报纸作为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广播因自驾群体的扩大而展现出其独特的发展势头。自2014年起,沈阳市气象局在沈阳广播电视台下属的FM98.6和FM103.4频道上开展气象连线工作
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提供各种消毒灭菌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基层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临床科室提供高
摘 要 新时期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对于电力系统的依赖程度也明显增加,为此,应在充分发挥电力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安全性。基于此,对设备稳定性的要求有所提升。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而言,稳定性十分重要,能够保证其在特定环境下满足程序功能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不可控的因素,严重影响其运行的稳定性。所以,文章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作为研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各33例,采用门冬胰岛素30每日3
目的:旨在探讨化痰活血方调节发病时LDL-C/HDL-C数值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对照组与中药治疗组,分别于入院时我院神经专科医师应用mRS及NIHSS量表进行评
摘 要 PLC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是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主要应用于内部存储程程序,执行顺序控制、计数以及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是通过数字输入或输出的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工程。基于PLC的PCB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工作质量,对实现数控机床机械制造的重要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基于PLC的PCB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研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PL
近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七届三次秘书长工作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课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院士,副理事长郑永春,秘书长陈玲,副秘书长王大鹏、王原、吴欧、张志敏;秘书处成员列席会议。会议由理事长周忠和主持。  本次会议的议题包括协会2017年度年会暨七届三次理事会议议程审定,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评审工作安排,协会期刊平台调整和建设等。与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