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间布鲁菌病监测报告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tisbianbi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现状和疫情动态,为布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在新疆选定巴州4个县的30个乡镇,抽取不同职业接触人群,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血清学检测,描述布病患者的职业、年龄、性别分布及临床表现等。血清学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参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诊断。

结果

共调查4 804人,抽检血样1 977份,阳性384份,阳性检出率为19.42%(384/1 977);检出新发患者374例,新发病率为7.79% (374/4 804),患者均与牲畜及畜产品密切接触。农民血清学阳性检出率为25.24%(258/1 022);学生和牧民分别为24.39%(20/82)、15.11%(50/331)。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学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3.15,P < 0.05),其中< 10岁年龄组较高,为29.82%(17/57);其次为10~ < 20和50~ < 60岁年龄组,分别为26.87%(18/67)、23.02%(58/252)。男、女人群血清学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64%(246/1 192)、17.58%(138/78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1,P > 0.05)。

结论

巴州人间布病疫情有回升态势,边疆农牧民缺乏对布病的认知,当地实验和防治力量亟待加强。

其他文献
个性化医疗对病人的治疗进行了革命性的推进,根据药理学和药物信息并结合患者自身的遗传信息推出针对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使针对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检测日渐重要。但检测项目和技术的多样化也为实验室管理和质量保证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简单介绍了药物基因组学和个体化药物检测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靶基因位点检测项目中4种常用检测技术的质量保证要素,并进一步讨论了药物代谢相关基因检测的标准品研究进展,最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自身抗体对不同筛查方法检测HIV病毒结果的影响,为临床中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分析及不同检测方法出现不一致结果的解释提供依据。方法按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分类标准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内科收治的RA患者10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79例,年龄(50.5±16.5)岁,病程1~23年。根据抗体滴度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各类病症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除了实验室检查(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学、病原学及基因学等)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流式细胞术(FCM)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成为当代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
目的探讨NT5C2 mRNA和外显子突变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骨髓中表达及意义。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近4年安徽省肿瘤医院诊治的ALL患者骨髓标本,分为初诊组、缓解组和复发组。其中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初诊组36例、缓解组36例和复发组16例,儿童急性T系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初诊组15例、缓解组15例和复发组9例,成人B-ALL初诊组18例、缓解组18例和复
目的分析2012—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中间型、重型及复合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病例的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间1 084例地贫基因分析病例。基因分析采用跨越断裂点PCR检测α珠蛋白常见3种缺失突变、PCR-反向点杂交检测α珠蛋白常见3种点突变及β珠蛋白常见17种突变,同时,采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血红蛋白电泳、血细胞分析仪及血涂片染色进行血常规和红细胞形态分析。结果702例被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复杂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不同类型的MDS具有不同的病态造血表现。由于缺乏特异性标志物,这给MD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测带来了很大困惑。近年来,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进展,MDS中越来越多高频异常基因突变相继被发现。通过MDS相关分子标志物在临床诊断、预后评价及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一步完善MDS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估体系,促进根据分子靶标为MDS患者制定个体化诊
期刊
目的应用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建立血友病A(HA)的F8基因致病突变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法学建立。应用长距离PCR(LD-PCR)对9例HA患者进行F8基因22号内含子倒位和1号内含子倒位检测,倒位阴性患者应用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检测F8基因致病突变,对发现的致病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对8个家系中11例女性受检者进行HA携带者检测,并对其中1例
期刊
作为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齐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带来的分子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并直接导致体外诊断技术革命性突破。目前,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遗传病、出生缺陷、血液病、感染性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器官移植等领域广泛应用。分子诊断新技术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检测对临床医疗决策的贡献。对于医学实验室而言,随之而来的是临床对实验室检测期望值和质量要求的空前提高。医学实验室需进一步加强风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