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民:“汉字梦想”的传播者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chin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电脑全是英文,我们怎么样进入下一个世纪,怎么样进入高科技时代?”
  1988年,在济南举行的全国计算机大会上,一个研究主题让与会者困惑不已:汉字能够进入电脑吗?将来要不要改变中国的文化,把汉字去掉,要么英文,要么拼音?
  其实,在此次大会召开的5年前,河南南阳一个叫王永民的人已经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使用西方的原装键盘,一个螺丝钉也不用动,每分钟就能输入100多个汉字。即使不识字的人,只要熟悉“字根表”,也能在最多不超过四次的敲击中,将一个个汉字输入电脑。
  “五笔字型带领我们顺利进入21世纪,才有我们的今天。”多年以后,“杀毒王”王江民提起“码王”王永民,仍然敬佩不已。
  
  对抗汉字大键盘
  
  很难想象,如果今天中国人使用的电脑都配上一个汉字大键盘,将会是什么怪样子。但是,在王永民之前,主流的汉字编码主张,就是要专为汉字输入设计大键盘。这一主张甚至在王永民发明26键五笔字型输入法数年之后,依然被国内一些专家坚持着。
  1943年12月,王永民出生于河南南阳南召县。1962年,他以南阳地区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学习微波天线和激光技术专业。1977年10月,几经周折的王永民从待了8年、病了6年的四川永川调回南阳,被分到地区科委工作。
  当时,南阳引进了一台日本人发明的汉字照相排版植字机,但在汉字输入时不能校对。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能将汉字变成穿孔纸带的输入键盘。于是,南阳科委拨给王永民3000元,由他带领一个工作组开始科技攻关。
  要做键盘,首先要找到一种输入方案。于是,王永民跑到上海、苏州等地的科委情报所翻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可他能够看到的不是王安99键的三角编码输入法,就是国外各种各样的大键盘。没有找到好的汉字输入方案,王永民决定自己来做,从此便踏上了压缩键位的艰难里程。
  1980年7月15日,王永民把键位压缩到了62个,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功。但是,键盘通过鉴定将要投入使用时,却发现这个键盘缺少编辑功能键,王永民被迫拓展键盘。
  焦头烂额之时,王永民突然想到:“为什么要自己做功能键,如果能用原装键盘上的功能键该有多好。以前,只想着怎样把标准键盘上的功能键搬到汉字键盘上来,为什么不能把汉字搬到标准键盘上去呢?我数了数标准键盘中间有48个键可用。62键和48键也就是一步之遥,如果我能把62键变成48键,那么,我就可以用标准键盘了,就用不着费尽心力设计什么键盘了。”
  一年以后,48键果然成功了。可是,这时的王永民还不满足,他要向36键冲刺,“但怎么做都做不成。”
  1982年6月2日,王永民见到了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兼科委主任的罗干。半个小时之内,王永民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自己要干的是个什么样的事儿。“他一听就明白,问我需要多少钱。我想了半天,告诉他我需要16.5万元。”其实王永民当时压根不清楚具体需要多少钱。
  罗干就问下面,还有多少机动经费,听说还有10万元,罗干当时拍板:“全给永民了。”王永民激动万分,向罗干立下“军令状”:一年为期,完成任务,完不成就跳黄河。
  1982年冬,王永民从48键摸爬滚打到36键。当他在键盘上用自己的编码把汉字敲进计算机的时候,眼泪都出来了。但是,36键方案因为字根占用了数字键,输入数字时,需要换档,还是很麻烦。“我是A型血,追求完美,上机成功那天,我就决定否定它。”
  否定36键方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又要从头做起,有没有这种能力?在当时,36键方案已经是国内第一了。王永民想了两天两夜,最后毅然决定放弃36键,搞26键!“和我同来的人都愣了,说王老师,你疯了。”
  1 982年农历腊月二十四,26键方案的五笔字型第一次在计算机上输入了汉字。
  多年后,王永民跟王码公司的员工说“一项科研活动,不管它持续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或是更久,除了成功的最后一天外,每一天面临的都是失败。”这是王永民的亲身体验。
  
  普天之下莫非王码
  
  1983年12月5日,首期五笔字型学习班在南阳举办,有60多个国家级大单位派员参加培训。王永民将软件、码本、资料和程序全给了这些单位,每个单位收1200元。这是五笔字型的第一笔收入,王永民把这笔钱悉数交给了南阳科委。
  1984年,王永民告别河南,来到北京,原因很简单,“在河南连台电脑都找不到,怎么推广产品?”
  在北京府右街的一间地下室,王永民一住就是两年。他早出晚归,一个部委接一个部委地讲他的五笔字型,“谁请,我都去讲;有饭去,没饭我也去讲三天、五天都行。全部费用自理,一分钱不要。”王永民说,“别人都说我口才好,就是那个时候练就的。”
  1986年,五笔字型已成为中国最受用户欢迎的汉字输入技术。然而,令王永民没有想到的是,在全国汉字输入方案评测中,五笔字型却被挤出了11个“A类”方案名单。随后,全国首届计算机应用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王永民拉着机器挤在“A类”之外的一个角落里,向用户演示五笔字型,依旧造成了轰动效应。
  正当王永民在地下室受穷的时候,全球第二大电脑公司DEC出价20万美元购买了五笔字型专利使用权。1987年3月6日,王永民从地下室搬到远望楼宾馆,成立中文电脑研究所,经营他在地下室开发的汉卡。之后,王永民成立了王码公司。
  “在当时风险投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是王永民把五笔字型直接改叫王码,然后成立王码公司,自己当老板,把公司一直搞下去。”王永民的商业敏感,让王志东称道不已。
  1990年,IT市场开始走向成熟,国内掀起学五笔的浪潮。是否会使用五笔字型,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一项关键要求,以至于很多人如此惊叹:“普天之下莫非王码”。
  王码在大江南北名声非常响的时候,传说有一次,王永民在饭馆吃饭。一人走上前问:“你是王码吗?”王永民起身说:“我就是王永民。”谁知那人连忙道歉:“对不起,我认错人了,我找王码。”
  然而,王永民和他的王码公司却并没有获得与其发明相匹配的财富。1 992年,一场先赢后输的官司,让王码公司开始走了下坡路。
  
  一场先赢后输的官司
  
  “如果不是因为盗版,我应该是中国的比尔·盖茨。”王永民说。
  当时,台湾出过一本名叫《红色中国的亿万富翁》的书,想当然地把发明五笔字型的王永民列于其中。但是,王永民的财富与该书作者的想象相差甚远,因为尽管中国几乎所有的电脑里面都装有五 笔字型,但没有几个是交过钱的。
  1990年以后,中关村的多家公司开始对五笔字型实行“共产”,非法地在各式“汉卡”上装用五笔字型,或者大量盗版印刷五笔字型教材和码本资料。
  1992年,王码公司净利润达到1000万元,挣的却几乎都是“洋钱”,因为支付给他专利使用费的大多是微软等外国公司。这年4月,王码公司向非法预装五笔字型软件的近百家厂商发送律师函和通知书,要求这些厂商向王码公司支付五笔字型知识产权使用费。但律师函并没有给王永民带来专利费,反而带来了一场官司。
  1993年12月24日,这场侵权官司在新成立的北京市中院知识产权庭开庭,一审判定侵权者败诉,需支付王码公司24万元人民币。王永民旗开得胜。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了结,因为中关村同样侵权的公司有一大串,这些公司意识到,如果王永民赢了,必将在所有侵权的公司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个个都得输,家家得交钱。所以,他们在海淀体育场成立了中关村“倒王俱乐部”,誓言“要把五笔字型连根拔掉,要把王码公司搞垮,要把王永民摆平”。
  这时,颇有些书生意气的王永民却赴美学习,直到1997年5月才回国。
  等到王永民回国的时候,侵权者已通过“有效的运作”,使二审法院推翻了北京中院的判决。后来,侵权者得寸进尺,又反诉王永民侵犯了他们的名誉权。事情越闹越大,直闹到王码公司要被查封的地步。最后在有关领导的过问下,王永民才渡过了难关。
  多年的诉讼案让王永民筋疲力尽,王码公司也一度陷入难以想象的困境。但是,王永民坚信自己能够做成五笔字型,就能战胜一切。在应邀第五次去联合国讲学时,王永民在联合国的长城壁毯前照了一张相,他手里拿了两样东西,一是五笔字型书籍,一是家乡的一包黄土。
  “18年的农村生活培养了我的坚韧和吃苦精神。如果我不是农民出身,就干不成五笔字型。”经历王码沉浮的王永民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介书生,半个农民。”
  
  做好输入法一件事
  
  在王码公司,王永民更习惯被称为“王老师”,而不是“王总”或“王董事长”。他说,“搞发明才是我的长项,我总是在琢磨发明个什么东西,可不愿整天琢磨着怎样管理公司。”
  在美国的两年,也是王永民专心研究的两年。在他出示的一份专利列表中,有“阅读声译器”、“可输入文字的鼠标器”等。虽然手握多项专利,王永民却说,“王码公司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做好输入法。”
  2000年之后,电脑已经广泛普及,不仅专业人员要用电脑,一般的老百姓也开始使用电脑。王永民发现,让人们都学用五笔字型,确实有点难。年龄比较大一点的人,手指不能灵活地打26个字母键,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与此同时,手机出现了,很多数字化产品包括电话机,各种电子词典也要打汉字,汉字输入成为一种更为广泛的社会需求。“能不能在数字键上,仅用0到9这10个数字键,也能得心应手输入汉字呢?”
  但是,要把成千上万个汉字压缩到10个数字键上,对王永民而言,其难度不亚于当年发明“五笔字型”,可王永民却做到了。
  2004年6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发明协会和王码集团联合召开了“王码数字系列专利技术研讨会”,发布了王永民包含5项专利在内的“数字系列汉字输入法”。为了方便使用,王永民还把“数字王码”整套输入法的软件与硬件结合,发明了一个可以“解决打字难”的微电脑——王码打字鼠标。
  去年,王永民又推出了经过6年研究的最新发明——“大一统五笔字型”。
  但是,对王永民来说,“汉字的问题”远远没有完全解决。由于拼音输入法的盛行,汉字正面临着“弃形留声”的威胁,“提笔忘字”、“同音错字”屡见不鲜。已过花甲之年的王永民,如今的梦想是将“数字王码”普及到中小学教育之中,让汉字的输入、查字和写字问题从根本得到解决。
  网络上传播最广的王永民的一张照片,是20多年前他坐在办公桌前拍摄的。现在的王永民已经比照片上的他苍老了很多。经历过“一码当先”、“万码奔腾”和群雄割据的年代,王永民感叹七十二行,干好任一行,都得忙乎一辈子。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应以"应用"和"技能"为主,而基础英语的教学也应当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的基础英语教学在实
<正> 蝮蛇抗栓酶(Svate)是从我国江浙地区蝮蛇毒中提取制成的一种新药,具有抗凝、去纤、溶栓、降脂、降血小板和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多种功能。国内1981年开始研制,并试用于脑
从《雀之灵》到《云南映象》,从《藏谜》到《云南的响声》,她在舞者的路上,一走就是40年。中国西部美轮美奂的原生态文化,因为她的挖掘和传播,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精品。她说,她从来没有将舞蹈当成一种职业,而是当做一种生活状态,当做一种信仰,“当舞蹈成为信仰,走在朝圣路上,一步一叩首,就是幸福。”    8月8日晚,云南昆明。一场答谢晚宴,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晚宴的主角是杨丽萍,她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得到优化调整的同时,也将促使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教育是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扩展、分布与质量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机制各不相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在我们当今社会不妨视为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刚起步
当前中小学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主要原因是缺乏德育实践,从而导致德育内容空化,精英教育使多数学生被德育边缘化.应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德育行为能力为重点实现德
自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148例临床分析潘海清,陈芳霞(怀宁县人民医院246100)无胃部手术史的胆汁返流性胃炎称之为自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1].1992年5月至1993年12月我们在胃镜检查中发现慢性胃炎者917例,其中自发
为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预测其气道高反应性(AHR)程度的可行性,对10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行FVC、FEV1和最大呼气容量流量-容积曲线(MEFV)测定及支气管激发
黄陵煤化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黄陵矿业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坚持“安全至高无上”理念,深入开展“安全为了谁、依靠谁、谁负责”大讨论活动,不断
树在深圳有一种特殊的含义,1992年1月22日,邓小平同志到深圳仙湖植物园参观时亲手种下了一株榕树,如今这株榕树已长得枝繁叶茂,亭亭如盖,每天都吸引众多的游人驻足参观。“邓